天天看點

聊聊森林狼 VS 掘金這場吊打局

作者:靜易墨

森林狼 VS 掘金 G6

聊聊森林狼 VS 掘金這場吊打局

這比賽好抽象。第二節初,約基奇沒有休息,追了一點分。他下場之後,森林狼再次把分差拉開,後面就純粹是森林狼的單方面乘勝追擊,人人奮勇,讓球員的全場資料沒有了解讀價值。重要的内容基本都在前一節半。

G6吹罰尺度再次放松,但我的感受是,第一節森林狼大部分給約基奇的低位對抗都可以接受,放在之前三場也未必會吹,約基奇沒有打進還是攻防兩邊各自狀态的起伏。第二節,約基奇突破戈貝爾的那次上籃被幹擾,倒更有争議一些,這次不中導緻被打反擊,讓約基奇下場前沒能把分差縮小到10分。但這也隻是比賽中很小的一部分。至于穆雷的拉胯,已經很難把問題歸結為尺度,那是純不做人。

看錄像感受最深的反而不是森林狼的防守,而是進攻做了一些調整。連續幾場賽後提的問題:

華子不要執着于找戈貝爾擋拆抓約基奇,隻要他能上線形成擺脫,殺入籃下面對護筐也有機會——華子起碼第一節是這麼做的,他有了更多的單打;

森林狼要利用好大吃小錯位,懲罰掘金用後衛防大個。這場唐斯和裡德單吃都更堅決了。

至于傑登回應這種事情,屬于X因素,不好分析。

聊聊森林狼 VS 掘金這場吊打局

狼在防守端做了一些疑似調整。比方說,應對掘金後衛的背掩護,狼的後衛會做一些強延誤,避免約基奇加速(康利滿分)。唐斯在遭遇掩護時也會走下線,避免自己被挂住。

之是以說是疑似調整,是因為狼部分球員起伏不定的防守智慧,很難解讀他們的行為哪些是故意的。

狼夾擊約基奇低位恢複了G2很有效的強側夾擊,弱側提前輪轉,沒有跟約基奇鬥心眼,而是讓約基奇出球,把決策權轉移到其他人。G3G4G5三場,馬龍都把波特按在了底角,除非能形成直接出手的機會,波特幾乎不在弧頂扮演接應的角色。G6紀律性有點放松,掘金在第一節中段突然開始追三分球,沒有了之前三場的耐心,雖然有些球确實是機會,但掘金一直投不進。

簡單說,跟天王山相比,掘金做不到這三件事了:

沒有辦法利用掩護、無球、擋拆、低位推土機、轉換落位,讓約基奇輕松去到近筐統治區。這裡面有森林狼政策與執行提升的因素,也有掘金打得莫名其妙的因素;

約基奇在近筐區域的個人表現也有所下滑,有被唐斯、戈貝爾單防成功的情況。雖然并非每次對抗都有犯規嫌疑,但寬松尺度和主場氛圍,或許鼓勵了森林狼内線上對抗的勇氣;

聊聊森林狼 VS 掘金這場吊打局

掘金有些投籃選擇值得商榷,處理球的合理性和耐心下滑,也沒辦法命中機會球。大霍樂迪的啞火是一個重要變量,這個點是之前幾場銜接段拉開比分的關鍵。

另外,這輪系列賽确實很看“勢”,而“勢”由很多不好控制的因素決定。比如犯規數字、對位随機性、球場氛圍、籃闆球落點、三分随機性等等。第一節和第二節,兩隊都出現過連續打不進,但長籃闆往手裡蹦的情況,沒辦法解釋這種回合。全場看下來,決定勢的關鍵回合主要在森林狼這邊,最典型的是,第一節狼在2比9落後叫暫停歸來,打了掘金一波20比0,而這20比0前面幾個球都有起勢性質,分别是:

傑登底角極限單打約基奇投進三分;

穆雷約基奇打手遞手莫名丢球,華子反擊扣籃;

傑登長籃闆上籃;

唐斯半快攻突破上籃;

華子反擊上籃。

與之對應的是掘金連續三分不中。

馬龍應該在森林狼追成9比9的時候就叫暫停,他起碼晚了兩個回合。在狼主場氛圍點燃之後,球隊進入了無所畏懼模式,而掘金卻一直在艱難自我調整中苦苦追趕,越急越不順,心态越失衡,導緻了繼續被滾雪球。

聊聊森林狼 VS 掘金這場吊打局

我們想象中的高端局應該是比分緊咬,交替領先,場場打到最後一個球。掘金和森林狼可能是另一種高端局,狼需要類似“月圓之夜”這類的條件去激活血脈,随機性、吹罰尺度、順風局的信心會讓他們一順百順。反過來,要抵抗狼的野性,掘金必須嚴陣以待,齊整列陣,不能松垮下來。狼的上限戰力也許有150,但他們有時候隻能打出80,你不能讓狼找到他們150戰力的形态,要早早壓制住,狼會自亂陣腳。反過來,掘金有約基奇托底,保底戰力或許就有120,但面對激活血脈的狼,這120并不夠,約基奇之外需要有人站出來。

終于還是約了G7。害得多寫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