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懿,這個護甲咱是非戴不可嗎?

作者:壹讀

最近《如懿傳》又紅了,但是“黑紅”。

作為與“電子榨菜”《甄嬛傳》類似的宮廷劇,《如懿傳》免不了被網友拿來與《甄嬛傳》比較,結果不少網友發現,《如懿傳》裡女主如懿(周迅 飾)的護甲不對勁,如懿戴護甲的手也不似《甄嬛傳》中娘娘們的纖纖玉手。一時間,網上一大波對《如懿傳》護甲的吐槽聲。

如懿,這個護甲咱是非戴不可嗎?

圖源:《甄嬛傳》《如懿傳》截圖 如懿戴護甲,問題到底出在哪? 護甲要選對的,而不隻是貴的 看過清宮劇的人,對護甲都不陌生。 相比于護甲誕生之初的保護指甲之用,在清朝,護甲的裝飾功能被放大,工匠在上面雕琢華麗的紋飾,使其演變成為清宮獨特的奢華首飾,并漸漸成為貴族們标榜尊貴身份和優越生活的象征。 而《如懿傳》的護甲被吐槽的一點就是:不好看。 劇中很多時候,如懿都戴着一套銀色主體上鑲嵌着藍綠色寶石的護甲,被很多網友無情吐槽像藍環章魚。還有網友表示,銀色部分不夠亮,有些許發灰和暗沉,整個護甲看起來“舊舊的、不精緻”。

如懿,這個護甲咱是非戴不可嗎?

“藍環章魚”護甲|圖源:《如懿傳》截圖

其實這款“藍環章魚護甲”學名叫嵌寶花絲銀花甲。指甲套的最常見材質就是銀、銅等貴金屬,外表再加琺琅彩或鍍金。如懿這副鑲滿寶石的款式,是比普通護甲更貴重的存在。而且這款護甲是如懿在出冷宮後使用的,也對應了她重回高位之意味。 話又說回來,就算要鑲東西以顯示尊貴,也有很多絕美樣式可以借鑒。比如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的金鑲石珠指甲套、台北故宮博物院的玳瑁嵌珠寶花卉指甲套等。

如懿,這個護甲咱是非戴不可嗎?

圖源:中國國家博物館官網、台北故宮博物院官網 而且,若真要極緻奢華,那也可以選擇玉石和牙骨角。 玉石材質的指甲套一般選用和田玉、翡翠等材料,有時還輔以珍珠、珊瑚、瑪瑙等寶石裝飾,是以常常比貴金屬做的還貴。若用牙骨角,則主要選用玳瑁或犀角。玳瑁作為一種象征長壽的海洋龜類動物,取材于此既有祈願吉祥長壽之意,又因其得之不易而價格不菲,是以成為貴族權高位重和奢侈生活的象征。

如懿,這個護甲咱是非戴不可嗎?

護甲的主要材質|圖源:《清代宮廷指甲套的裝飾藝術研究》 但很多劇都沒用過玉石、牙骨角材質的護甲,《如懿傳》中也未見出現,不然應該也會出現在如懿手上。 除了樣式,如懿護甲的長度也被很多網友吐槽。 《甄嬛傳》中的護甲都是長長的,《如懿傳》裡其他嫔妃戴的也都是長款,但如懿經常戴很短的護甲,連第一個指關節都保護不住,再加上護甲看起來有點小,感覺就像勉強把手指戳進去了,護甲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不小心掉下去。

如懿,這個護甲咱是非戴不可嗎?

圖源:《如懿傳》截圖 相比之下,戴長護甲能更好地修飾手部線條,使手指看起來修長不少,比如如懿封後時戴的這一副點翠金絲護甲。

如懿,這個護甲咱是非戴不可嗎?

圖源:《如懿傳》截圖 其實要單論長度,如懿的短護甲也是沒問題的,古代的指甲套确實長短不一,長的能達到十五公分,短的則隻有三四公分。佩戴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指甲的長度選擇,不過短護甲确實更難戴好看,從整體妝造的角度來考慮,長護甲顯然更适合如懿。 如果說護甲長短很合理,那戴的位置不對,這一點就“沒得洗”了。 如懿的銀色護甲隻緊緊套住了她的手指尖,但事實上,一般在佩戴護甲時,會将其基部套到手指的第二關節處。如果是更長的護甲,也可以直接戴到手指根部。這既能使護甲與關節活動相适應,也會使整個手部線條比較優美。比如像嬛嬛和華妃這樣戴,給人一種驚豔感。

如懿,這個護甲咱是非戴不可嗎?
如懿,這個護甲咱是非戴不可嗎?

圖源:《甄嬛傳》截圖 而且,指甲套存在的最初意義就是保護指甲。如果戴的位置太靠近指尖,那不僅可能保護不了指甲,還會讓指甲更容易被刮到。 護甲有多挑手? 雖然隻是一種裝飾,但不同的人戴護甲的效果确實大相徑庭,手指纖細的人戴護甲會更好看。 我們常用“纖纖玉手”形容女子的手好看,其實在古代的選秀标準中,手指是否纖細、柔軟,也正是考量内容之一。是以,雖然相比于家世、學識等因素,手的樣子并非那麼重要的選擇标準,卻也是會被注意的一點。 相比之下,《甄嬛傳》中的娘娘們看起來都手指纖細修長,周迅的手也好看,但偏肉感,戴護甲的視覺效果就會略遜一籌。

如懿,這個護甲咱是非戴不可嗎?

圖源:《甄嬛傳》《如懿傳》截圖 退一步說,雖然手指是否纖長是先天的,改變不了,但手部儀态卻是可以後天控制和訓練的,而如懿的手部儀态也有些奇怪,總是翹着戴着護甲的兩根手指。 這種姿勢除了有刻意為之之嫌,還與如懿時時都要戴着護甲有關。在寫字、繡花時戴着護甲難免不便,為了不被護甲影響就隻能“翹着手”。

如懿,這個護甲咱是非戴不可嗎?

左圖為《如懿傳》中其他嫔妃的手,右圖為如懿 如懿也因為護甲佩戴的時機不對而被吐槽過。 前面說過,護甲除了裝飾作用,也可彰顯階級和地位。 實際上,護甲誕生之初,就是宮嫔為了彰顯階級地位和打發無聊時間的自娛行為。《燕京風土錄》就有記載:旗女子,多衣食無憂,閑來無事,則多以養長甲自娛。換句話說,“衣食無憂”且“閑來無事”的人,才會養長指甲、戴護甲。 當然,娘娘們有時也得幹一些活,比如抱抱孩子、給皇帝揉揉太陽穴等,一般這時候,将護甲直接取下就可以了。

如懿,這個護甲咱是非戴不可嗎?

圖源:《甄嬛傳》截圖 但如懿就算是進冷宮幹粗活,也“不能失了體面”,最終才有了戴護甲晾衣服的“名場面”。

如懿,這個護甲咱是非戴不可嗎?

圖源:《如懿傳》截圖 其實在原著中,作者寫道如懿因為被廢,許久不戴護甲。 一部好劇的成功,劇本、演員選擇及演技、妝造等缺一不可,下一次,可别忽視護甲等這些“小角色”了。 參考文獻:[1]劉珍妍.清代宮廷指甲套的裝飾藝術研究[D].山西大學,2019.DOI:10.27284/d.cnki.gsxiu.2019.001296.[2]張新甯.淺析清代飾品的制作工藝及其在指甲套中的運用[J].大衆文藝,2019,(17):144-145.

作者:敏敏 宋骐羽編輯:田納西值班編輯:敏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