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輕人為啥斷繳社保?

作者:金投網

人口負增長和土地财政的結果對國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看看最近發生的三件大事就知道了。首先,很多年輕人開始不繳社保了,甚至棄保。其次是,高鐵漲價了,我們的社會公共成本開始增加了。最後是,樓市開始第二波清庫存,杭州、南京這樣的新一線買房就能送戶口,這也讓中國流行上千年的戶口制度名存實亡了。

年輕人為啥斷繳社保?

這三件事看起來好像完全沒聯系,但歸根究底都是同一件事,人口減少和土地财政結束後宏觀經濟的轉型帶來了大家觀念上的改變,而且,這個觀念的調整才剛剛開始。

戶口貶值這個事情咱們前幾天剛寫過篇文章,那我們就先來說說高鐵漲價這事。

據官方公布,武廣高鐵、滬昆客專等線路的票價将從今年6月起調整,漲幅接近20%。具體來看,武漢至廣州南的二等座票價将從463.5元上調至553元,增加了89.5元;而從杭州東至長沙南的二等座票價也将從405元升至485元。此類價格調整不僅局限于單一路線,而是形成了一種廣泛的漲價潮。

這一漲價波動不僅僅是交通領域的局部現象,而是深刻反映了大陸目前宏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多重壓力。在水電瓦斯等基礎服務價格全面上漲的背景下,高鐵票價的調整可能預示着交通、醫療等更多公共服務領域成本的增加。

此外,這一漲價趨勢也可能會引發居民消費心理的變化,加速推高其他生活成本,進而對整體經濟運作造成影響。

年輕人為啥斷繳社保?

接下來,我們今天重點來講下社保。

我發現現在很多年輕人是甯願看病沒醫保,退休後沒養老金,也要斷繳社保。

單2023年第一季度,上海的參保人數減少了10.68萬人,這還算少了的,官方資料顯示,2023年,大陸養老保險的棄保人數達到了3800萬人,靈活就業人員的參保比例也不高。醫保局的資料,2022年,大陸的靈活就業人員超過2億,可隻有1/4的人交了社保。

要知道,社保可是一項惠及到所有人的福利,那咋這麼多人不交呢?

首先,對于靈活就業的朋友來說,他們要在北上廣這種一線城市繳納一份社保太難了。

目前大陸社保繳費年限都比較長,養老保險需要累計繳費滿15年,醫療保險則要求女性繳費滿20年、男性繳費滿25年,才能在退休後享受終身保障。而目前全國多數省份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都有所上漲,以基數最高的上海為例,根據2023年7月公布的資料顯示,上海的基數達到了12183元,即在上海工作生活的人每月至少要繳納2558.5元的社保費用。

正規公司上班的白領要在上海拿到終身俸每個月隻要繳納880元,一年繳納10000塊,交夠15年,也就是15萬元就OK了,退休後領幾年終身俸就能回本。

可靈活就業的朋友呢 ,他們每個月繳納2558.5元,一年就是3萬,繳納15年就要花46萬,足足比正常職工多繳納31萬才能領到一份上海地區的養老金,退休了也很難賺回來。

其次,年輕人确實交不起,這裡我們還是以上海為例。

上海2487萬人中,打勞工約1085萬,但是,在上海月薪過萬并不是大家想的那麼容易,不談平均工資收入,實際上上海一千多萬打勞工的工資的中位數是6906元。這個數字不足7k,這個工資水準下,哪怕發14個月薪資,年入也未必過10w。

年輕人為啥斷繳社保?

有的朋友可能不信,上海魔都咋可能工資這麼低呢。我就這麼說吧,假如你是大學畢業,入職了上海某不知名企業,起薪大概在6000;如果不是大學生,工資就更低了,進工廠做普工,一個月5000~6000差不多;如果你有一技之長的電工、木工,你每天差不多可以拿到五六百,但總會刮風下雨,也不是天天都有活幹,能月入過萬就是燒高香了;如果你是做餐廳服務員或者保安,一般4000塊錢一個月已經差不多了,如果你要來做保潔阿姨,那工資更低,可能不會超過3000塊,當然服務員和保安基本都是包吃包住的。

那我們經常看到的快遞小哥怎麼樣呢?

他們一個月辛辛苦苦賺個七八千應該不是問題,但是要上萬的話還是有點難度的,原因是配送費比以前少了,一個差評基本一天白幹了。

講完工資,我們來看看上海的生活成本如何?

上海市區一個普通的單間就要兩三千,如果加上社保,在上海市區一個月的最低生活成本要7000,是以很多剛來上海的大學生為了節省開支都選擇拼床,也就是2人睡一張床,租房一人一半,或者住在松江、青浦,每天花3小時擠地鐵公交,用時間換金錢。

你說這麼多人他連房租都交不起了,他還會為了将來在上海買房買車、孩子上學的問題來繳納社保嗎?肯定不會了呀。

年輕人為啥斷繳社保?

除此之外,還有個現實原因,80後、90後考慮的是養老問題,而00後、10後考慮的是“當下的我,活得是否開心”,與其攢錢繳納社保,不如将資金用于當下享樂,至于未來,那還是很久很久以後的事。是以,大多數年輕人, 都不喜歡繳納社保。至于政策,就不用多說了,都是延遲退休鬧的,如果未來的退休年齡延遲到60、65,甚至是70周歲,那麼退保、斷繳可能會成為普遍現象。

也就是說不管是高鐵漲價 、城市戶口的貶值,還是年輕人斷繳社保,表面上看起來都是民生,實際上都是經濟問題,這也帶來了大家消費觀念上的變化,從更注重外債的包裝到更注重成本效益和實用主義。

不過,對于社保這個事,雖然斷繳社保在短期内可能減輕經濟壓力,但從長遠來看,這可能會影響到個人在退休、醫療等方面的權益保障。政府和社會各界也在積極采取措施,提高社保意識,優化社保制度,以鼓勵更多人參加并持續繳納社保。

同時,我們也應該對年輕人多一份包容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