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常青科技拟投百億建高分子新材料項目,蹭熱點還是真投資?

作者:國際金融報

盡管二級市場反響熱烈,但從目前公告資訊來看,常青科技的百億投資項目仍缺乏規劃細節。

5月16日至17日,上市僅一年的常青科技接連漲停。截至發稿,該公司每股報35.42元,兩日累計漲幅達20%,總市值超68億元。

常青科技拟投百億建高分子新材料項目,蹭熱點還是真投資?

股價連漲源自一則百億擴産消息。公告顯示,常青科技拟投資100億元,分三期建設泰州高分子新材料生産基地。其中,一期項目初步規劃投資金額約30億元,遠超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總資産及淨資産金額,二期、三期項目尚無明确的投資規劃。

建設内容中還提及,一期項目規劃建設年産能偏苯三酸酐(TMA)8萬噸。在近期TMA概念熱度高漲的背景下,主營高分子新材料特種單體及專用助劑的常青科技,難道也想分一杯羹?

百億投資規劃模糊

盡管二級市場一片叫好,但從目前公告來看,這一百億投資項目缺乏規劃細節,可行性堪憂。

首先是投資金額巨大,資金籌措存在風險。常青科技表示,該項目将分三期建設,一期項目建設資金約30億元。但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總資産為22.98億元、淨資産21.69億元。顯然,僅一期項目投資已遠超公司目前總資産,項目總投資金額甚至超過公司目前市值。

關于資金來源,常青科技計劃向銀行貸款約20億元,使用自有資金10億元。其中,自有資金尚存在超5億元缺口。該公司表示,公司一季度末自有資金(含理财)約4.69億元,以前兩年平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1.6億元測算,2024年至2026年形成可用資金約4.8億元,剩餘0.51億元由本項目投入營運後回款繼續投入。

常青科技也提示稱,項目的投資支出可能導緻公司現金流量淨額減少或負債大幅增加,可能增加相關财務風險。

其次是建設内容的研發生産能力尚不明朗。據該公司介紹,一期項目将規劃建設年産能偏苯三酸酐(TMA)8萬噸、均苯三甲酸1萬噸、二異丙苯系列産品共計11萬噸、(間/對)苯二酚8萬噸、間甲酚2萬噸、芳香基二進制叔碳醇2噸、3,4二甲基苯甲醛0.5萬噸、甲基異丁基甲醇2萬噸以及聯産品等共計約8萬噸。

對于如此繁雜的建設内容,常青科技并未披露目前技術優勢、建設投産的規劃細節。相反,該公司提示稱,雖然已對項目標明的技術路線做了多方面論證,但仍可能因新技術應用尚需進一步完善,導緻項目建成後無法長期穩定運作,或無法達到預期運作名額等,存在一定技術風險,進而對項目營運效益産生不利影響。

盡管據公司初步測算,本項目達産後預計内部收益率超過20%;但其同樣沒有公布測算細節,并強調該資料不代表公司對未來業績的預測,亦不構成對股東的業績承諾。

最後是不确定性居多,項目落地風險大。目前,一期項目尚未通過環評、安評、能評等前置審批程式,但建設周期為2年,後續實施方面也面臨着市場變化、建設程序等多個因素。

欲搭TMA快車?

記者注意到,建設内容提及中的偏苯三酸酐(TMA)是近期熱門概念,但公司此前并未涉獵該領域。4月26日,常青科技還向投資者表示,公司目前并未生産TMA。

據了解,偏苯三酸酐(TMA)是一種重要的精細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産PVC增塑劑偏苯三酸三辛酯(TOTM)。後者為高端PVC制品的剛需添加劑,獨特的低揮發性、低移行性、良好的電子抵抗性及耐熱性。目前,行業産能集中于美國英力士(7萬噸)、意大利柏林(3萬噸)、正丹股份(8.5萬噸)、百川股份(4萬噸)、泰達新材(3萬噸)五家企業。

4月以來,因英力士永久停産消息,國内TMA價格高漲,正丹股份等相關企業股價也多次漲停。

隆衆資訊TMA分析師王帥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近期TMA價格變動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首先是供需變化,英力士停産消息令供給收緊,緻使TMA價格較年初大幅上漲。其次,TMA價格主要随原料偏三甲苯價格變動;而2022年-2023年,TMA利潤空間微弱,原料價格上漲推動了TMA價格的進一步上漲。目前,英力士停産情況尚未對外公告,是以後市價格走向尚不确定,但考慮到工廠排單緊張情況,預計短期國内市場價格仍将高位運作。

國聯證券也在研報中指出,全球TMA需求量約在18.1萬噸,而由于高溫液相氧化裝置危險系數高,産能負荷難達100%且必須定期檢修,行業此前開工率從未突破80%,2024年實際有效産能約為14.8萬噸。下遊剛需企業存在保供擔憂,并結合市場庫存新低的現狀以及采購人員的買漲行為,2024年實際需求約可量化為21.1萬噸,供給缺口達6.3萬噸,約占實際總需求的30%。疊加TMA的剛需屬性且短期無新增産能投放,TMA高景氣周期有望持續較長時間。

此次常青科技拟建TMA産能8萬噸,直逼頭部企業正丹股份2023年産能,也引發了投資者質疑。5月16日,有投資者在互動平台向常青科技提問:請問貴司跟正丹股份集團是否有業務來往,或者化工業務重疊?該公司回答表示:公司與該集團并無業務來往。

但一期項目建設周期預計為2年,彼時TMA行情尚未可知。另外,因TMA具有呼吸緻敏性,歐盟已于2018年釋出相關法規,要求五年内關停其境内所有TMA廠家。在環保政策收緊之下,相關産品出口或受到進一步影響。

家族控股存在管理隐患

公開資料顯示,常青科技成立于2010年,于2023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是一家專業從事石油化工及其衍生物的研發、生産及銷售的高科技外向型企業。公司主要生産經營甲基苯乙烯系列不飽和單體,亞磷酸三苯酯系列PVC助劑等高分子材料特種單體及專用助劑。

近五年來,公司業績呈現穩健增長态勢。2019年-2023年,常青科技分别實作營業收入5.43億元、5.63億元、7.58億元、9.64億元、10.19億元,分别實作歸母淨利潤0.77億元、1.28億元、1.44億元、1.91億元、2.13億元。但2019年-2022年上半年,公司均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稅率政策,減按15%的企業所得稅率計繳,對常青科技業績存在較大利好。

盡管業績面持續增長,或能為百億項目提供一定支撐,但公司還面臨着家族控股帶來的管理隐患。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孫秋新、金連琴、孫傑。其中,孫秋新持有公司21.16%的股份,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金連琴持有公司29.94%的股份,任公司董事;孫傑持有公司12.78%的股份,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孫秋新、金連琴系夫妻,孫傑為兩人之子,三人合計持股比例為63.88%。此外,董事兼副總經理雷樹敏持股8.87%,副總經理嚴大景持股1.18%。

在孫秋新家族、公司高管高比例持股下,常青科技多次出現資金拆借等内控問題。據媒體報道,僅2019年,因“公司為完成銀行存款任務以及幫助關聯方完成個人銀行存款任務”,孫秋新及其關聯方、雷樹敏及其關聯方、嚴大景及其關聯方分别從常青科技拆出資金,共涉及資金約1.2億元。

2017年,據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原鎮江市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黨委副書記、副主任顧偉剛利用職務之便,在專項資金項目申報方面為江蘇常青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系常青科技原名)謀取利益,先後兩次收受該公司總經理孫某人民币11萬元。

據業内人士分析,高度集中的股權結構容易導緻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失衡,易滋生利益輸送情形,中小股東利益難以得到保障。同時,家族控股的上市公司還面臨較大依賴風險,如若實控人或家族内部出現問題,将會對公司經營發展産生重大影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