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高降幅近94倍!1/3不賺錢!63家正極材料及原材料公司業績彙總

作者:電池網

摘要:據電池網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共有63家正極材料及上遊原材料上市公司披露2023年和2024年一季度報告。從資料來看,業績降溫成為這一賽道基本盤,其中,2023年企業淨利最高降幅超過90倍,超過三分之一不賺錢;2024年一季度企業淨利最高降幅近94倍。

最高降幅近94倍!1/3不賺錢!63家正極材料及原材料公司業績彙總

近年來,新能源産業的快速崛起為電池産業發展帶來巨大體量,賽道玩家持續湧入,競争日趨激烈。2023年以來,在下遊周期性增速放緩節奏下,電池新能源行業内卷已成為常态,正極材料及上遊原材料作為電池新能源的核心材料環節,亦是競争最為激烈的賽道之一。

相較于前兩年,受益于锂價的瘋狂上漲,上遊锂鹽及锂礦企業賺得盆滿缽滿,自2023年以來,大陸锂價逐漸回歸理性,正極材料及上遊原材料産業鍊利潤也随之重構。

據電池網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共有63家正極材料及上遊原材料上市公司披露2023年和2024年一季度報告。從資料來看,業績降溫成為這一賽道基本盤,其中,2023年企業淨利最高降幅超過90倍,超過三分之一不賺錢;2024年一季度企業淨利最高降幅近94倍。

最高降幅近94倍!1/3不賺錢!63家正極材料及原材料公司業績彙總

業績降溫 锂價尋底

營業收入方面,統計在内的63家企業,2023年營業收入總計約13,571.13億元,平均營業收入215.41億元;營業收入超百億元的有25家,其中,紫金礦業、洛陽钼業、四川路橋3家超千億元;營業收入同比正增長的有18家,其中隻有5家增長幅度超過10%,幅度最大的為59.68%;營業收入同比負增長的企業有45家,降幅超過10%的有34家,幅度最大的達到63.54%。

2024年一季度,63家企業營業收入總計2894.49億元,平均營業收入45.94億元;營業收入超10億元的有35家,其中,紫金礦業、洛陽钼業、四川路橋、正泰電器、華友钴業、中化國際、西部礦業超百億元;營業收入同比正增長的企業有20家,富臨精工幅度最大,達到106.34%;營業收入同比負增長的企業依然占據大數,43家,降幅最高達到87.88%。

淨利潤方面,統計在内的63家企業,2023年淨利潤總計787.2億元,平均淨利潤12.5億元;有38家實作盈利,超10億的有18家,其中淨利潤超百億的僅有紫金礦業1家;淨利潤同比正增長的有11家,同比負增長的企業52家,降幅最高達到9044.38%。另外,不賺錢的有25家,中化國際虧損18.48億元。

2024年一季度,63家企業淨利潤總計118.49億元,平均淨利潤1.88億元,有42家企業實作盈利,超10億的有4家企業,分别為紫金礦業、洛陽钼業、四川路橋、正泰電器;有21家企業出現虧損,20家企業虧損維系在5億元以内,僅天齊锂業1家虧損高達38.97億元。淨利潤同比正增長的有31家企業,其中,騰遠钴業增幅高達1705.74%;同比負增長的有32家企業,其中,天力锂能降幅最大,達9355.11%。

細究業績降溫背後,主要系锂電下遊市場需求增速放緩,國際、國内市場競争加劇等因素影響,原材料和産品銷售價格出現大幅下滑。2023年以來,碳酸锂價格震蕩下跌,由年初50萬元/噸到年末跌破10萬元/噸,進入2024年,碳酸锂噸位價格也在10萬元左右上下浮動。

在锂價的持續波動中,手裡有礦的锂鹽企業業績首當其沖。其中,相較2022年,國内锂礦雙雄天齊锂業和贛鋒锂業在2023年共計少賺323.85億元,淨利潤分别同比下滑69.75%、75.87%;鹽湖大佬鹽湖股份淨利同比下降49.17%。另外,盛新锂能淨利同比下降87.35%;雅化集團淨利同比下降99.11%;江特電機淨利同比下降117.06%……

有業内人士透露,由于碳酸锂價格已經擊穿了絕大部分企業的成本線,江西宜春大量涉锂企業已經停産,仍在開門營業的企業,也不約而同地大幅壓減産能。

相較之下,具備多業務布局的公司,所受锂價回落的影響相對更小。盛屯礦業2023年實作淨利潤2.65億元,同比增長127倍,主要受益于銅價上漲;華友钴業手握鎳钴锂資源開發,淨利潤降幅也低于行業整體水準,公司銅産品、鎳産品的營收分别增長11.16%、224.84%,對其業績構成一定支撐。

除了锂礦商和锂鹽企業,伴随锂價下跌,業績更為“受傷”的還是在價格高位“囤貨”的正極材料廠商們,尤以磷酸鐵锂企業表現最為明顯。其中,湖南裕能2023年存貨金額占比雖由18.81%下降至4.94%,在大量去庫情況下,2023年,公司淨利潤15.81億元,同比下降47.44%,公司稱,主要系行業競争加劇和碳酸锂大幅跌價,導緻毛利率下滑。

不止湖南裕能,德方納米年報資料也顯示,2023年,公司資産減值損失合計為10.42億元,其中存貨跌價損失及合同履約成本減值損失達9.44億元。2023年,德方納米虧損額達16.36億元,同比減少168.74%;公司銷售毛利率僅0.19%,産能使用率為69.54%。

像德方納米一樣,龍蟠科技、富臨精工、豐元股份、安達科技、合縱科技、萬潤新能等聚焦磷酸鐵锂路線的正極材料廠商在2023年也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

有機構指出,随着供需格局轉向過剩,預計2024年锂價都将處于尋底階段。業内普遍認為,從長遠和近幾年锂價走勢分析,總體來說今年碳酸锂價格以穩定為主,不會産生較大波動。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供需關系的階段性變化,并未颠覆長期需求依然向好的發展邏輯,是以,伴随高價材料存貨的逐漸出清,磷酸鐵锂正極材料市場利潤回溫似已在醞釀之中。僅從2024年一季度淨利潤來看,富臨精工淨利同比增長107.6%;德方納米淨利同比增長74.25%;豐元股份同比增長70.68%;龍蟠科技同比增長64.96%……

創新競放 出海争榮

技術創新是企業第一生産力,更是競争力。5月8日,工信部電子資訊司公開征求對锂電池行業規範條件及公告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其中提到,引導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産能的制造項目,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産品品質、降低生産成本。業内人士分析,這一新規将引導、規範锂電産業鍊有序發展,從提高能量密度和循環壽命等技術創新方面提高相關産品品質,以達到降本增效的效果。

目前,電池新能源賽道競争日趨白熱化,加碼技術創新和材料疊代,推動落後産能出清,進行降本增效已成為必然趨勢。

最高降幅近94倍!1/3不賺錢!63家正極材料及原材料公司業績彙總

從研發支出來看,統計在内的63家正極材料及上遊原材料上市公司中,有58家披露2023年和2024年一季度的研發投入。其中,2023年,35家企業研發投入過億,8家超過10億;研發投入呈現同比正增長的有23家,川金諾增幅最高達337.62%。2024年一季度,研發投入過億的企業有13家,呈現同比正增長的有21家,天力锂能增幅最大,至209.15%。

在研發投入的持續加碼下,锂電池正極材料技術研發熱點不斷出新,項目布局不斷落地。

由于兼具磷酸鐵锂的安全性和三元材料高能量密度的優點,高成本效益的磷酸錳鐵锂在2023年布局漸熱,容百科技、德方納米、湖南裕能、光華科技等均有相關項目規劃釋出。從進展情況來看,容百科技2023年在保持磷酸錳鐵锂出貨第一的同時,還開發了三元摻混的M6P産品、錳鐵比7:3的高容量産品,以及下一代固液一體工藝産品,并在車規動力電池上完成中試,2024年有望在車用市場實作突破;德方納米磷酸錳鐵锂也已具備批量化生産能力,并已率先裝車,正式開啟商業化應用程序;湖南裕能磷酸錳鐵锂材料已處于批量試生産階段,正積極推動磷酸錳鐵锂的産業化應用……

磷酸錳鐵锂帶動磷酸鹽正極材料技術市場攀升的同時,在高倍率快充、高能量密度等需求呼喚下,三元材料也正向着高鎳化、高電壓化、單晶化發展。不僅如此,在下一代電池技術引領下,鈉電池、固态電池正極材料創新的腳步也從未停滞,僅在固态電池領域,容百科技、廈鎢新能、振華新材、當升科技等已紛紛實作正極材料的相關技術布局。

除了發力技術創新,為了繞開當下“卷不動”的國内市場,尋求發展新路徑,更多材料廠商将目光看向了海外市場,海外市場也已成為目前锂電企業争相布局之地。

據電池網不完全統計,2023年,天賜材料、龍蟠科技、海亮股份、格林美、長遠锂科、比亞迪、華友钴業、璞泰來、諾德股份、廈鎢新能、道氏技術、新宙邦、華友钴業、中偉股份、當升科技、容百科技、杉杉股份、貝特瑞等企業均有海外項目規劃釋出。其中,正極材料企業包括天賜材料、龍蟠科技、格林美、長遠锂科、廈鎢新能、道氏技術、華友钴業、中偉股份、當升科技、容百科技、貝特瑞等。

進入2024年,格林美再次加碼印尼鎳項目;貝特瑞摩洛哥正極材料項目開工;容百科技披露南韓基地産能持續提升,北美、歐洲布局取得新進展。

展望未來,正極材料企業在新技術新工藝、出征海外等競争仍在繼續,研發熱點和發力方向也遠不止于此,正極材料相關上市公司業績也将随之持續變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