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雀基金自購2000萬元、贖回2429萬元,基金“自贖”何時納入信披

作者:銀柿财經
朱雀基金自購2000萬元、贖回2429萬元,基金“自贖”何時納入信披

市場下行時期,不少基金公司會以自購來向投資者傳遞信心。今年2月,朱雀基金就公告将自購旗下權益基金2000萬元,成為今年年初為數不多的公告自購的公募。然而,銀柿财經從其旗下基金一季報中卻發現,朱雀基金在自購動作後反而加大了贖回。

銀柿财經不完全統計發現,一季度,朱雀基金自購了2000.2萬元,但贖回金額達到2429.03萬元。

左手自購、右手贖回

2024年2月,朱雀基金釋出公告,稱拟将使用固有資金申購旗下權益類公募基金不低于2000萬元,并承諾長期持有(1年以上)。但一季度末,其自購份額反而現整體縮水。

朱雀基金自購2000萬元、贖回2429萬元,基金“自贖”何時納入信披

一季報顯示,朱雀産業臻選混合2月6日被申購1000萬元,2月19日又被贖回645萬元;朱雀企業優勝股票2月5日被申購500萬元,2月19日分3筆被累計贖回1037萬元;朱雀企業優選股票2月5日被申購500萬元,2月8日贖回77萬元。

此外,朱雀産業智選混合、朱雀匠心一年持有期混合、朱雀恒心一年持有期混合一季度被分别贖回539萬元、65萬元、65萬元,這3筆贖回後,朱雀基金對其的持有份額清零。整體算來,今年2月,朱雀旗下基金被公司“減持”2429萬元,朱雀基金自持份額減少265.53萬份。

朱雀基金自購2000萬元、贖回2429萬元,基金“自贖”何時納入信披

銀柿财經就此聯系朱雀基金,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自購的份額均按照承諾長期持有(持有一年以上),部分産品持有時間超過三年,此次贖回的是2022年及之前買入的份額。此次贖回出于财務資金安排的考慮,屬于正常操作。

傳遞信心還是營銷套路?

梳理朱雀基金申贖曆史發現,其在2023年9月也發生了一次大規模贖回。當時,朱雀旗下6隻主動權益基金被不同程度申贖,總贖回金額達到4842萬元。但這次贖回悄無聲息,如果不翻閱季報,很難發現。

朱雀基金自購2000萬元、贖回2429萬元,基金“自贖”何時納入信披

排排網财富管理合夥人姚旭升曾在接受媒采訪時指出,基金公司贖回自購份額的原因複雜,不一定代表看空後市。但由于現行基金資訊披露制度對管理人的申贖行為缺乏明确的規定,基金公司更樂于披露基金認購、申購行為,而不願披露基金贖回行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資訊差。

有觀點認為,大部分基金公司在對外宣傳自購時都帶有“營銷”的成分,在不少投資者看來,基金公司自購産品,不僅是釋放對市場和自家産品的信心,也突顯了與投資者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态度。是以,不乏投資者會将基金公司的自購動作作為自己投資決策的重要參考因素之一。

但是,如果自購後又悄然贖回,投資者就很容易被誤導。

除了朱雀基金,此前中庚基金也曾出現類似“買新贖舊”的動作。2023年2月,有媒體從中庚基金披露的2022年四季報中發現,在宣布自購旗下基金經理丘棟榮管理的中庚港股通價值超6000萬元的幾乎同一時間,贖回了同一基金經理在管的兩隻基金,合計金額超5000萬元。

朱雀基金的前身是朱雀投資,曾是管理規模達到百億元的私募。2016年9月,朱雀投資向證監會遞交了設立公募基金的申請材料,2018年9月朱雀基金獲批成立,成為公募市場第5家“私轉公”的公司。

不過,“私轉公”之後,朱雀基金發展并不如意。據同花順iFinD資料,截至一季度末,朱雀基金在管總規模僅119.49億元,距其2021年四季度末294.29億元的高峰時候已縮水近六成。而在投資業績上,朱雀旗下多隻基金近三年收益率錄得負值,且淨值跌幅超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