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相丨從“理工男”到“文史通”:羅巍的博物館奇遇記

作者:西部網

視訊加載中...

世相丨從“理工男”到“文史通”:羅巍的博物館奇遇記

記者/李媛 杜鵬 王靖升

工作日内,他是民航業工程師,用嚴謹的專業度完成本職工作;而休息日,他則變身博物館志願講解員,用幽默的語言為遊客普及文博知識……作為一名文博重度愛好者,38歲的新西安人羅巍十幾年如一日,用上萬個小時的業餘時間,堅持自己的熱愛,也成了别人眼中的“斜杠青年”。

世相丨從“理工男”到“文史通”:羅巍的博物館奇遇記

記者初見羅巍時,是初夏的一個清晨,他身着紅色志願者馬甲,手裡拿着IPAD,穿梭在西安博物院内。隻要擴音器開機,他的身邊總是吸引着衆多遊客。在羅巍看來,遇到不同的遊客,需要用不同的語言風格為他們講解,不僅要時刻關注遊客的表情變化,也要為他們量身定做“文博知識”,因材施教、因材施講。用他的話說,這叫與遊客“對齊顆粒度”。因為專業的講解、風趣幽默的語言,羅巍受到了遊客的關注和喜愛。

世相丨從“理工男”到“文史通”:羅巍的博物館奇遇記

2004年,羅巍從湖北荊門來到西安上大學,四年的大學時光使他深深地愛上了這座古城。在他看來,西安曆史悠久,到處都是有趣的曆史故事。2005年,羅巍在老師的推薦下,利用課餘時間與同學們走進博物館,也就從那時起,他心中的文博種子開始萌芽。“我現在還記得在西安第一個走進的博物館是陝西曆史博物館,因為從小喜歡曆史,就對着展闆給同學們做起了講解,那會純粹是玩的一種心态。”

世相丨從“理工男”到“文史通”:羅巍的博物館奇遇記

大學畢業了,羅巍選擇留在了西安工作,也在西安安家。閑餘時間,仍然喜歡逛博物館、看文史資料,用行動不斷豐富着自己的文史知識廣度。2011年開始,羅巍在各博物館裡做志願講解,到2016年底,做了近120期。“那個時候,全國的文博志願講解員招募起步不久,而且以大學生志願者為主,像我這樣的業務愛好者還是比較少的。”同年底,看到西安博物院招募社會志願者,羅巍毫不猶豫地報了名。因為之前大量的訪古學習經曆,羅巍的知識儲備十分豐富,面試、考核、實習的過程十分順利。就這樣,羅巍正式成為了西安博物院一名志願者,正式開啟了“斜杠青年”的生活。

世相丨從“理工男”到“文史通”:羅巍的博物館奇遇記

前幾年,羅巍的講解團裡來了一位來自北京的國小生,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這個孩子在提問的時候,感覺比較專業,表達能力也很強,後來得知他在故宮博物院當志願講解員,我們現場交流了很多。”孩子回家後,經常跟羅巍請教,羅巍也會發一些文獻資料過去。在收到孩子給自己寄的一些博物館文創冰箱貼小禮物後,羅巍非常感動。“我們做的這些工作,能夠給一個個‘後浪’種下文博種子,這種收獲是非常有意義的。”羅巍坦言,未來的文博發展,是屬于“後浪”的。

世相丨從“理工男”到“文史通”:羅巍的博物館奇遇記

“學不完,根本學不完。”交談中,羅巍多次發出感慨,這也促使他不斷深耕文博領域,成為西安文博志願講解中為數不多的“高手”。博物館看展、國保世遺訪古、聽文化類播客、新講解方向最新研究成果的學習轉化……除了常年在陝西曆史博物館、西安博物院、碑林博物館等文物聚集地講解,生活中,羅巍喜歡在能抽出的大多數空餘時間去了解、深耕文博領域知識,這種熱愛無形中也讓他從一個愛好者變成志願講解員中的“專家型講解員”。在給遊客免費講解時,羅巍開玩笑地說,“其實我講解很貴的,一天下來價值5000塊”“文物是無價的,但知識是有價的嘛”。

世相丨從“理工男”到“文史通”:羅巍的博物館奇遇記

羅巍說,他已經記不清志願服務時間了,但從2019年電子化簽到啟用後,羅巍電子記錄的服務時間已累計達到1400個小時,這對于有正式工作的他來說十分難得。幾乎每個周末和節假日,羅巍都會抽出時間去博物館講解。奮鬥在博物館志願者的崗位上,收獲了一系列榮譽,讓羅巍在文博界也是小有名氣。在羅巍看來,文博志願服務并不隻是單向的知識輸出,它也是提升自身知識水準以及對博物館文化的了解與感悟,在不斷地深入了解和志願服務中,也可以擴大知識面,與人分享也是一種幸福。

世相丨從“理工男”到“文史通”:羅巍的博物館奇遇記

唯有熱愛能抵歲月漫長。“每一次訪古和參加志願服務就仿佛是在曆史與現實之間的一次遊走,漸漸發現除了工作與柴米油鹽,還有詩和遠方。目睹了不同的時間、空間和文明的碰撞,便更加意識到自己的渺小與人類曆史的厚重感。”羅巍說。

世相丨從“理工男”到“文史通”:羅巍的博物館奇遇記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博物館緻力于教育和研究”與羅巍的生活和工作特别契合。“基于目前最新已有的研究成果,怎樣把自己在博物館的講解、課堂上的宣教更好更深的表達出來,這個是特别重要的。”同時,基于考古和文獻,會有很多不确定或者有其他可能性的東西,講解時,羅巍會把這些分析都告訴聽衆,什麼時間誰的觀點認為這是怎樣的,這樣也留給聽衆思考的空間。

世相丨從“理工男”到“文史通”:羅巍的博物館奇遇記

“但對于已經得到業内認可、承認的觀點、史實和研究成果,我一定非常肯定的告訴遊客,因為志願者代表的是館方,我們要正确而清晰的傳播研究和教育的成果。”羅巍也時常會去思考,使用什麼樣的方式讓教育發揮更大的作用,讓更多遊客愛上文博,他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因為他的講解喜歡文博、愛上文博。

世相丨從“理工男”到“文史通”:羅巍的博物館奇遇記

世相,鏡頭裡的陝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