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魚躍醫療一季度業績雙降,85後董事長吳群迎新挑戰

作者:子彈财經
魚躍醫療一季度業績雙降,85後董事長吳群迎新挑戰

出品 | 子彈财經

作者 | 孟祥娜

編輯 | 胡芳潔

美編 | 倩倩

稽核 | 頌文

作為國内家用醫療器械龍頭企業,2023年,魚躍醫療交出了一份靓麗的成績單。

4月末,魚躍醫療披露2023年财報,全年營收79.72億元,同比增長12.25%;歸母淨利潤23.96億元,同比增長50.21%;扣非淨利潤18.26億元,同比增長46.79%。

但2024年第一季度,魚躍醫療業績開始“變臉”。第一季度,公司營收22.31億元,同比下滑17%;歸母淨利潤6.59億元,同比下滑7.58%。

過去四年,魚躍醫療趕上了疫情的紅利,營收規模不斷擴大,擺脫了過去多年在40億元左右徘徊的局面,2021年營收規模就接近70億元。

但後疫情時代,魚躍醫療能否繼續保持增長,是其面臨的主要問題。1988年出生的董事長吳群能否帶領魚躍醫療再創輝煌?

1、業績變臉

魚躍醫療産品主要集中在呼吸制氧、糖尿病護理、感染控制解決方案、家用類電子檢測及體外診斷等領域。這其中,呼吸與制氧闆塊是公司的營收大頭,呼吸機是該業務闆塊核心産品之一。

近十年,魚躍醫療的營收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但在2020年之前,公司營收沒越過50億元大關。

2020年,疫情影響下,魚躍醫療主營的制氧機、呼吸機、血氧儀等産品紛紛走俏,推動公司營收快速增長。當年,魚躍醫療營收67.26億元,同比增長45%。

近三年,魚躍醫療營收依然保持增長,但增速較2020年明顯放緩。2021年至2023年,公司營收分别為68.94億元、71.02億元、79.72億元,同比增長2.5%、3%、12%。

魚躍醫療一季度業績雙降,85後董事長吳群迎新挑戰

(圖 / 攝圖網,基于VRF協定)

随着營收規模的擴大,魚躍醫療也賺得盆滿缽滿。近三年,魚躍醫療歸母淨利潤共計54.73億元,這相當于過去九年(2012年至2020年)的歸母淨利潤之和。尤其是2023年,公司歸母淨利潤23.96億元,同比增長50%。

在公司業績有力支撐下,魚躍醫療也吸引了公募基金的青睐。2023年,華寶中證醫療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基金、興全商業模式優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紛紛加倉魚躍醫療。

此外,魚躍醫療還獲得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八零二組合、全國社保基金一一三組合的“偏愛”。截至2023年末,上述兩隻基金分别持有魚躍醫療1274.9萬股、1261.2萬股,持股比例分别為1.27%、1.26%,成為魚躍醫療的前十大股東。

但2024年第一季度,社保基金和養老保險基金卻開始減持公司股票,分别減持了3.28萬股、3.18萬股。雖然變動幅度不是很大,但也說明社保基金、養老基金對魚躍醫療的投資态度出現了微妙變化。

社保基金減持,公司業績也在“變臉”。2024年第一季度,魚躍醫療營收22.31億元,同比下滑17%;歸母淨利潤6.59億元,同比下滑7.58%。

令業界擔心的是,魚躍醫療此前的增長是否具有可持續性?在業績下滑的情況下,魚躍醫療又将如何纾困?

2、頻繁并購,商譽減值存風險

回頭來看,過去四年,魚躍醫療之是以能保持業績增長,離不開新冠疫情紅利。

在此期間,不少醫療物資出現過供應緊張、産品價格上漲的情況。作為中國醫療器械頭部企業,魚躍醫療的呼吸機、制氧機、血氧儀、霧化器、額溫槍、感控消毒等抗疫物資也在此期間銷量大漲。據媒體報道,2022年12月,魚躍醫療的血氧儀、制氧機還出現了短期内的缺貨情況。

一直以來,呼吸治療類産品是魚躍醫療的營收主力。2023年,呼吸治療解決方案産品給魚躍醫療貢獻了33.7億元營收,同比增長50.55%,該闆塊營收占全年營收的42%。

細分來看,制氧機産品業務規模同比增長近60%,呼吸機類産品業務增速超30%,霧化産品銷售業務增長超60%。

作為公司呼吸與制氧業務闆塊的核心産品之一,呼吸機業務收入規模增幅較為明顯,但呼吸機市場也面臨着較大的競争壓力。記者查詢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顯示,國内獲得呼吸機注冊證的産品數量就高達240個。

此外,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中國市場中,飛利浦與瑞思邁為家用無創呼吸機市場占比最高的生産商,在2020年分别占據了28.4%、26.6%的市場佔有率,怡和嘉業市場佔有率位居第三,占比15.6%。其餘國内企業則占比較小,相對分散。

由此來看,雖然呼吸機是魚躍醫療呼吸與制氧核心業務闆塊的核心産品之一,但在國内市場,強大的競争對手并不少。

魚躍醫療一季度業績雙降,85後董事長吳群迎新挑戰

(圖 / 攝圖網,基于VRF協定)

近年來,魚躍醫療也在努力拓展業務邊界。加速布局海外市場,是舉措之一,但成效甚微。目前,國内市場仍是魚躍醫療的營收主力,海外市場占比并不高。

2023年,魚躍醫療國内市場營收71.9億元,占全年營收的比例為90.21%。海外市場營收7.27億元,占比僅為9.13%。不僅如此,公司海外市場的營收規模還不及2019年。2019年,公司海外市場營收為7.97億元。

除了拓展海外市場外,魚躍醫療也在通過并購或投資形式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近年來,公司接連完成了對蘇州醫療用品廠、浙江凱立特、上海中優、德國曼吉士Metrax、上械集團、六六視覺的收購,拿下了“華佗”、“金鐘”、“安爾碘”消毒液和“潔芙柔”以及德國“普美康”等品牌,并參股江蘇視準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對隐形眼鏡産品領域進行戰略布局,完成了公司急救闆塊重要戰略投資者的引入工作。

通過并購、參股以及新設等方式,魚躍醫療并表公司數量正在一路狂奔。目前,魚躍醫療旗下擁有100多家分公司、子公司,産品品類達600多種,産品規格近萬個。這種方式,确實充實了财務報表。2022年、2023年财報中,魚躍醫療新增納入合并範圍的全級次子公司分别有48家、50家。

但高溢價收購方式也帶來了商譽減值風險。截至2023年末,魚躍醫療的商譽原值為12.34億元,賬面價值較高。其中,2023年,公司計提六六視覺商譽減值1305.26萬元,累計計提商譽減值9647.4萬元;計提浙江凱立特商譽減值2790.15萬元。

若收購标的業績不達預期,公司仍存商譽繼續減值風險。以愛倍你環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倍愛你環境)為例,2023年4月,公司花費5200萬元收購倍愛你環境65%股份,形成商譽3709萬元,并簽署了對賭協定。

但2023年,倍愛你環境并未完成業績對賭。營收完成率為54%、扣非完成率僅為35%。目前,倍愛你環境對賭期尚未結束,但若後續業績繼續不達标,仍存商譽減值風險,進而會對公司淨利潤造成不利影響。

3、三年分紅17億,業績考核承壓

除面臨業績波動、商譽減值等風險外,如何管理好一個擁有100多家分公司、子公司的集團,也考驗着公司高層的管理能力。

此前,魚躍醫療創始人吳光明因内幕交易被罰“下場”,2019年,其子吳群接手魚躍醫療。

資料顯示,吳群1988年出生,研究所學生學曆,曾擔任蘇州索尼液晶顯示器有限公司生産企劃部經理助理、雲南白藥控股有限公司董事。

吳群上任以來,魚躍醫療趕上了疫情紅利,業績迎來一波猛漲。2020年,吳光明、吳群父子以360億元身家,位列2020年胡潤富豪榜第130位,成為江蘇丹陽首富。

業績猛增,問題也接踵而至。因為血氧儀漲價一事,魚躍醫療曾被指發“疫情财”,并被開出270萬元罰單。此外,公司産品品質問題也引發監管關注。2020年,魚躍醫療生産的超聲霧化器先後被重慶、北京、上海市藥監局和國家藥監局通報存在産品不合格或不合規等問題。

雖然經營過程中并非一帆風順,但公司在吳群的帶領下,賺到了不少“真金白銀”。截至2024年3月31日,魚躍醫療貨币資金高達76.48億元。

賺到錢的魚躍醫療也舍得給股東分紅。2023年,公司拟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8元,合計分紅8.02億元。拉長時間來看,2021年至2023年,魚躍醫療分紅總額達17億元。

公司慷概分紅,吳光明、吳群父子是最直接的受益者。目前,魚躍醫療由母公司江蘇魚躍科技持股24.54%(由吳氏父子共同控制),吳光明個人持股10.32%,吳群持股7.72%。粗略計算,吳光明、吳群父子在魚躍醫療合共占股約42.58%,依此計算,2021年至2023年,吳光明、吳群父子共獲得了7.2億元分紅。

為調動公司核心人員的積極性,在員工管理方面,魚躍醫療也通過回購股份的方式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計劃,并且制定了2021年度、2023年度員工持股計劃。目前,2021年度員工持股計劃的股票已全部解鎖。

2023年9月,魚躍醫療釋出了《2023年員工持股計劃》。該計劃需要員工掏出真金白銀購買公司股票,且需承擔股票二級市場的波動風險。不過,此次員工持股計劃購買股票價格設定為17.3元/股,要低于股票當日收盤價32.32元/股。

魚躍醫療還制定了公司層面業績考核及個人層面績效考核目标。公司層面業績考核,公司設定了三個股票解除限售期。2023年、2024年、2025年,其淨利潤不低于20.007億元、20.31億元、23.39億元,員工持股股票解除限售比例分别為34%、33%、33%。

魚躍醫療一季度業績雙降,85後董事長吳群迎新挑戰

(圖 / 魚躍醫療财報)

可見,淨利潤是魚躍醫療考核的重要目标。2023年,魚躍醫療淨利潤23.76億元,完成了第一期考核目标。但「界面新聞·子彈财經」注意到,2023年,魚躍醫療扣非後淨利潤僅為18.36億元,還有5.55億元的收益源于非流動資産處置,主要是魚躍醫療旗下子公司在上海的土地被當地政府收儲所緻。

魚躍醫療一季度業績雙降,85後董事長吳群迎新挑戰

(圖 / 魚躍醫療财報)

但是,非流動資産處置收益并不具有持續性。從目前來看,2024年第一季度營收、歸母淨利潤雙雙下滑,魚躍醫療能否實作全年20.31億元的業績考核目标,仍存在較大壓力。

“藥二代”吳群能否帶領魚躍醫療再創新高,公司能否完成2024年業績目标,「界面新聞·子彈财經」将長期關注。

*文中題圖來自:魚躍集團官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