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墨爾本學術界的中心地帶,一股堅韌不拔的抵抗力量正逐漸壯大,以巴勒斯坦學生運動為核心,他們挑戰現狀,在高等學府的神聖殿堂中激起辯論,呼籲變革。
據澳媒5月17日稱, 莫納什大學的一個抗議營地雖已解散,墨爾本大學内的另一群學生卻誓言不離不棄,直至校方滿足他們的訴求。
莫納什大學克萊頓校區,位于城市東南部的繁華地帶,那曾經充滿巴勒斯坦團結之聲的抗議營地現已歸于沉寂。
據校方發言人透露,組織者于周五主動通知學校其解散計劃,校方随後協助完成了清理工作,確定了所有抗議标志:帳篷、橫幅和抵抗的象征在組織者與校方人員的共同監督下,被有序移除。
然而,這看似平和的表象之下,隐藏着強制與沖突的故事。
抗議學生Madeline Curkovic在接受ABC廣播墨爾本頻道采訪時透露,這一解散決定并非完全出于自願,而是校方通過暗示将對參與學生采取紀律處分,尤其是抗議活動與親以色列團體發生沖突後,所施加的壓力促成的。
Curkovic描述道,盡管學生反對,校園安保仍繼續拆除了營地,揭示出管理層與迫切發聲的學生之間存在深刻隔閡。
相比之下,墨爾本大學帕克維爾校區的抗争之火依舊熾烈。連續數周,學生們如潮水般動員起來,他們的腳步回響在學術走廊之中,要求校方斷絕與涉及以色列沖突的軍火制造商的一切聯系。
這一撤資呼籲跨越了單一校園的界限,德勤大學和莫納什大學也出現了類似的抗議營地,形成了一張橫跨城市的異議與決心之網。
本周三,數百名示威者占領藝術西樓,這一行動遭到了校方的嚴厲譴責。但面對行政壓力,不屈不撓的精神依然堅定。
本周五,占領學生重申,除非墨爾本大學響應他們的核心要求——撤資,否則他們不會離開。
“我們不會離開,直到墨爾本大學撤資。”一名抗議者說道,“校方試圖用威脅來恐吓我們,企圖用拖延戰術讓我們沉默……墨爾本大學的教職員工和學生不會接受這樣的答案。”
當天下午,雙方舉行會議,校方再次要求占領者撤離藝術學院大樓,但空氣中彌漫着堅定不移的決心。這次對峙不僅局限于校園内部,它代表了一場更廣泛鬥争的一部分,展現了青年行動主義的力量,他們利用教育平台作為倡導的舞台,并堅決要求機構對其投資行為負責。
随着占領行動的持續,它引發了關于大學在全球沖突中的角色、學術自由與機構責任的平衡,以及學生行動主義在多大程度上能影響機構政策的深刻問題。
當全世界都在關注時,墨爾本大學正處于十字路口,面臨着一個超越校園政治的決策。它會傾聽學生們的激情呼喊,重新考慮其投資組合,還是堅持立場,面對日益增加的壓力保持現狀?
隻有時間能夠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