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姨媽」不能叫了?倍舒特因用錯詞道歉

作者:言言雪

“30歲了,以這種方式上熱搜實在抱歉。”這是衛生巾品牌倍舒特道歉信的開頭。

「大姨媽」不能叫了?倍舒特因用錯詞道歉

字裡行間透着對長期積累的品牌聲譽的珍惜,以及無意犯錯之後的愧疚。

一詞之差惹上麻煩

惹麻煩的是倍舒特旗下眠眠褲産品。作為夜用型衛生巾,該産品主打“安睡甜睡”,并為此制定了“内褲般貼身,仿佛姨媽沒來過”的口号。

「大姨媽」不能叫了?倍舒特因用錯詞道歉

文案視角觀之,該口号在使用者關心的範圍内抓取了獨特賣點,并且對賣點進行放大,準确描述出“甜睡”的舒适體驗。

然而有網友發帖提出自己的質疑:“那叫‘月經’……賣衛生巾的用詞也專業點吧。”

「大姨媽」不能叫了?倍舒特因用錯詞道歉

對于這一質疑,很多人會覺得驚訝:平時不是都把“月經”稱為“大姨媽”嗎?于是紛紛留言表示不解,并說此事是在“上綱上線”。

「大姨媽」不能叫了?倍舒特因用錯詞道歉
「大姨媽」不能叫了?倍舒特因用錯詞道歉
「大姨媽」不能叫了?倍舒特因用錯詞道歉

圖源:微網誌

隻有一位網友指出了問題所在——“拒絕月經羞恥”,一個經典的女權課題。“姨媽”這個詞實際上是月經羞恥的折射。

「大姨媽」不能叫了?倍舒特因用錯詞道歉

圖源:微網誌

“月經羞恥”何時可消?

說到“月經羞恥”,無需解釋,女人都懂。

比如帶衛生巾出門時會用黑色袋子裝好;比如多走幾家便利店,見到女店員才敢買衛生巾……

同樣因為羞恥,“月經”這個詞在社交語境中被稱為“大姨媽”,而衛生巾則被稱為“姨媽巾”。

其實無獨有偶,這種現象存在于世界各國文化之中。據統計,全世界共有5000種月經的别稱。而“姨媽”很有可能起源于英語的“Aunt flo”,并由香港傳入内地。

「大姨媽」不能叫了?倍舒特因用錯詞道歉

圖源:網絡

另外,因羞恥而用隐語的事情有很多,許多生理現象經常用隐語來指代,如“解手”,“上大号”等詞都是為避免尴尬而産生。

但是月經有其特殊性,它會給當事人帶來極大的心理負擔。比如女員工因為月經請假時會找别的理由,經曆初潮的女生不敢跟家長說。

然而大家對這些現象習以為常,并将其内化到整個社會認知中,認為月經就是應當隐藏的私密之事。

既然是内化認知,就需要從認知深處做出改變。許多女性組織意識到這一點,向大衆發出了呼籲,希望全社會一起破除“月經羞恥”,許多女性相關品牌響應了這樣理念。

例如,釘釘發起的“例假真的是個假”活動,将月經帶給女性的困擾擺到台面,成為女性朋友們的嘴替。

七度空間則與“一塊廣告牌”藝術項目合作,在西北無人區,給月經打廣告。表達了這樣一種态度:即使在無人區,月經也不應該被隐藏。

全棉時代發起了“Nice for her美好予她”經期女性友好行動,并推出《山城書簡》活動,拓寬社會對女性生理周期的認知。

當拒絕月經羞恥成為一種趨勢,“姨媽”這個日常用語就被打上原罪标簽,這就是倍舒特的麻煩來源。

倍舒特其實挺委屈

對“姨媽”稱呼不敏感,并不意味着倍舒特是一個麻木的品牌。觀察其品牌行迹,倍舒特在女性權益方面頗有建樹。

比如倍舒特花蕾計劃,助力鄉村女童擺脫月經貧困。“月經貧困”作為另一個很新的女權課題,足以證明倍舒特觀念的領先性。

「大姨媽」不能叫了?倍舒特因用錯詞道歉

圖源:微網誌

此外,倍舒特還關心各行業女性經期需求,尤其是結合航天女性工作時的生理特征,推出了航天款衛生巾,不可謂不貼心。

「大姨媽」不能叫了?倍舒特因用錯詞道歉

圖源:微網誌

綜合以上表現,此次姨媽事件是百密一疏的筆誤。畢竟一個對女性如此了解的品牌,怎麼可能連月經羞恥都不知道呢。

值得一提的是,“姨媽指責”來自一位網友的文章,不成規模的輿情對大多數品牌來說都會被忽略。而倍舒特精心撰寫道歉聲明,并承諾調整産品包裝。

這種誠懇認錯的姿态,本身也是态度的表達:因為重視,是以道歉,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大姨媽」不能叫了?倍舒特因用錯詞道歉

圖源:微網誌

這樣的倍舒特,你會選擇原諒她嗎?另外,包裝盒上用“姨媽”指代“月經”,

這件事是否值得“上綱上線”?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發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