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摩:相比美國,亞洲AI電力需求落地快的多

作者:華爾街見聞

美國作為全球人工智能競賽的主陣地,其猛烈的基礎設施投資浪潮催生了巨大的電力需求,驅動全美電力行業加快變革步伐,美國電力股集體暴漲;同時投資者也應看到,亞洲地區正快速崛起成為AI基礎設施投資的熱土,電力需求也十分龐大。

本周稍早前,摩根士丹利Mayank Maheshwari上司的分析師團隊釋出研報稱,未來10年亞洲将吸引超過1000億美元的人工智能和資料中心基礎設施投資,屆時東南亞将成為增長中心。亞洲電網的高可靠性、高基建速度、較低電價,使其AI電力需求落地速度遠快于美國,是全球資料中心建設的理想目的地。大摩寫道:

在亞洲建設一個新的資料中心隻需要大約1-2年的時間 - 比在美國快得多 - 這有利于電網營運商以及變壓器/電線/電網裝置供應商,因為電力投資正在擴大。多個亞洲國家的電網可靠性也更優于美國。

亞洲的電力價格,大約為每兆瓦時60美元,與美國相比具有競争力,清潔電力價格遠低于美國。由于環境溫度較高,亞洲每兆瓦的電力強度更高。

大摩指出,2023-2027年美國和亞洲的資料中心容量複合年增長率預計都将達到20%,并預計到2027年亞洲的資料中心電力需求增加兩倍。

在未來三年内,非AI資料中心将在亞洲(與美國相比)對電力需求的貢獻更大。盡管如此,美國的超大規模企業仍然是亞洲資料中心擴張的關鍵。

東南亞——亞洲AI投資增長的中心

大摩預計,亞洲地區(包括日本)将在2027年前占據全球資料中心總容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本10年度将有1000億美元的潛在投資。馬來西亞、日本和新加坡預計是這些投資的主要目的地,主要用于新的資料中心和通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

大摩:相比美國,亞洲AI電力需求落地快的多

資料中心需要消耗大量的電力。據大摩估計,亞洲地區的資料中心總容量将在2030年前增加到60GW,是目前的3倍,這将推動亞洲各個市場的電力需求增長2-4倍。其中:

馬來西亞的電力需求增長有望翻倍,日本正在扭轉其數十年的電力需求下降趨勢,而澳洲和新加坡的電力市場正在變得更加緊張。

大摩表示,東南亞地區正成為亞洲資料中心/AI基礎設施最具吸引力的目的地(電力和土地成本低,以及更快的電力接入時間),預計未來五年有500億美元的投資落地。

預計到2027年,東南亞将成為僅次于中國的世界第二大非美國資料中心提供方。

大摩:相比美國,亞洲AI電力需求落地快的多

其中,馬來西亞已經接收到了相當于11GW電力需求的資料中心項目申請和投資計劃,相當于全馬目前的電力需求12GW的近乎全部。這意味着資料中心需求拉動馬來西亞的電力需求在未來3年内翻一番。

日本的AI叙事正在改變

大摩認為,日本有足夠的電力供應能力來滿足未來資料中心和半導體行業的需求增長。

據日本輸電營運商跨區域協調組織(OCCTO)預測,到2030年,建立的資料中心和半導體工廠将使日本電力需求增加高達482萬千瓦,這将結束過去幾年的電力需求下降趨勢。

日本關西電力供電區域正在建設大量資料中心,3GW的新增資料中心容量将直接有利于關西電力。日本半導體裝置制造商Disco、電力電子和電網變壓器制造商富士電機等均将受益。

整體看來,大摩認為,資料中心供應鍊上,電網營運商、發電公司、資料中心營運商、電力電子裝置供應商等均會在本次投資浪潮中受益。

另外,随着亞洲地區可再生能源裝機快速增加,以及天然氣發電成本下降,清潔電力增長也将成為資料中心的重要訴求,為相關裝置制造商帶來機遇。

大摩:相比美國,亞洲AI電力需求落地快的多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下傳APP檢視更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