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把舊奢包“爆改”成當季新款并獲利?刑!

作者:光明網

曾經花大價錢購入的奢侈品包包,如今款式過氣、磨損老化,背不出門了怎麼辦?當你看着一款款“當紅炸子雞”,狠狠心動卻囊中羞澀時,如果有人說可以幫你把舊款“爆改”成新款,而價格僅僅是新款的1/5,你會心動嗎?近日,上海市長甯區檢察院就辦理了一起假冒注冊商标的奢侈品包改制案。

把舊奢包“爆改”成當季新款并獲利?刑!
把舊奢包“爆改”成當季新款并獲利?刑!

老舊包款改新款方案圖。

“大家看一下,像這麼大的包,可以直接改成兩個新款包!如果家裡有同款舊包,又喜歡新款,可以直接去拍我們的6号連結,一口價2080!”這項“以舊改新”業務是嚴某公司直播間的“人氣王”。每一場“爆改”直播,都能吸引大量粉絲圍觀,并激情下單。

如此巨大的差價,當真能讓老包搖身一變,成為當季新品?這種營運模式是如何實作的?

2021年4月,嚴某等人成立了一家合夥企業,從事高端皮具的洗護、修複,和二手高端皮具的買賣業務。公司成立月餘,可觀的收益讓嚴某有了進一步擴充業務的野心。他從朋友處聽聞了奢侈品改款業務,認為此舉在吸引新客戶的同時還能提升品牌影響力。于是看見商機的他,果斷增加了這項業務——讓客戶提供正品的奢侈品牌老舊皮包,通過拆解皮包、對原皮進行切割、添加仿冒五金件等方式,将其改制成在售新款,并根據改制難度收取2000-4000元不等的費用。

把舊奢包“爆改”成當季新款并獲利?刑!

嚴某公司首頁賬号截圖。

為招攬客源,嚴某在“引流”方面動足了腦筋。線上,他雇傭專門的員工負責拍攝、文案,在某視訊平台上釋出短視訊和直播;線下,他在上海開設多個門店,除了提供改包服務,還對外經營高端包袋、皮具、鞋靴等專業洗護、修複等業務。在客戶提出改包意向後,客服會推薦改後款式并與客戶确認價格。之後,公司會派人從門店取走皮包,由設計師根據官網圖樣或市面流行款式進行打版後,開始改制。

與一般的奢侈品制假不同,這種新型的改包業務主體部分皮具原料為正品材料。然而,對于裡襯布、牛皮、拉鍊和扣子等輔料,如果正品包的輔料不夠,公司會去采購假冒的帶有品牌logo的五金件與内襯,添加到改制包上。僅僅兩年,該公司非法制售假冒奢侈品牌皮包的經營數額,就高達150萬餘元。

2022年12月7日,犯罪嫌疑人嚴某、張謀、胡某、黃某、單某被民警抓獲。案件移交至檢察院後,承辦檢察官經審查認為,将A款包型拆改成在售的B款包型,屬于上述改變原商品形态後,未經品牌權利人許可使用他人商标的情形,在無形中擠占了品牌B款包的潛在市場佔有率,應當被認定為侵犯了品牌權利人的商标權,即使未添加采購的帶标假冒五金配件,也應當認定為侵犯他人注冊商标的行為。

該院審查後認為,被告人嚴某等人未經注冊商标所有權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标相同的商标,情節特别嚴重,其行為均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之規定,應當以假冒注冊商标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近日,經該院提起公訴,主犯嚴某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币30萬元,其餘相關人員均獲法院有罪判決。同時,該院還聯合區法院對涉案公司開展企業合規,通過合規改革護航小微企業健康發展,優化保障營商環境。

檢察官提醒

大包改小包、衣服改成包等,隻要商品形态發生改變,且使用了品牌方注冊的商标,就可能涉嫌商标侵權。如嚴某公司這樣以牟利為目的,将A款包拆改成B款包,且B款是專櫃在售的同款,即使沒有使用采購的帶标假冒五金配件,也應當認定為侵犯他人注冊商标的行為。而補皮、加拉鍊等不改變商品形态的“打更新檔”行為,則不構成侵權。此外,還有其他一些情況,比如消費者為了自娛自樂,自己改包自己使用,則不涉及侵權。但如果有些店家拿包的皮料改成吊墜、手镯等售賣,加之這些吊墜、手镯是專櫃在售款,同樣也涉及侵權。

作者:徐晴子 王詩雅 錢宇文

來源: 檢察日報正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