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生難得開口笑》,笑過滾燙人生

作者:閱讀時代雜志

四時五味的人間,生活浮浮沉沉。

成功如文學家梁實秋,也會有各種煩惱:讀書時要考試,中年時要謀生,老年後會生病……

但他卻能把煩惱化作诙諧的文章,給生活開出一份份治愈的妙方,寫下“雖然辛苦,也要笑着過這滾燙的人生”這樣散發着溫暖情味和香氣的句子。

得閑片刻,不妨讀讀梁實秋的散文集《人生難得開口笑》,五十多篇的趣談散文,看到的是他于生活細瑣中的所感所悟,得到的卻是人生自洽指南。

01

“浮生如寄,多憂何為?”

《中年》一文中,梁先生大半篇文墨都在寫中年人的憂愁。

從中年男人的頹然,到中年女性的苦惱,還有“耳畔頻聞故人死,眼前但見少年多”的無奈。

随之卻話鋒一轉,直言“人的生活在四十才開始”,重點是如何诠釋生活,待到停筆時,發現:

“中年的妙趣,在于相當地認識人生,認識自己,進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

這正是能解中年之憂的妙方啊,拿到當今用也絕不過時。

紀錄片《生活的減法》中有一集,講的是中年漫畫師梁效禹的故事。

他在遊戲行業幹了15年,做到了美術總監的職位,加班仿佛是常态。有次開會到淩晨,他突然兩眼發黑差點沒緩過來。

也是從那一刻起,他對曾經滿腔熱情做遊戲,到疲于應付工作的狀态産生質疑。

幾經思考,他辭去高薪職位,轉行做漫畫師。雖然收入大打折扣,但工作不再占滿生活,時間更彈性化,他也能更好地陪伴家人。

他感覺時間都變慢了,生命也像變長了似的。

或許是因為豐富的生活閱曆,他畫出來的漫畫别具一格。

40歲重新出發的梁效禹找到了他想過的生活,或許少了一些外在的鮮花掌聲,卻多了不少内在的溫暖舒意。

提到中年,似乎直覺便是各種煩心事,職位卡在不上不下的地方,精力不如年輕人,老人的健康要管,孩子的日常要顧,體檢報告的數字總是起起伏伏……

人到中年的煩惱,大約就像是在登山,前半段路雖然爬得累,卻感覺并不難走,後半段路看似不費勁,卻可能一個閃神摔得更狠。

事實上,每個半程,皆有風景。

上坡時堅持,登高望遠,看的是各色風景,為的是從中找到最合自己心意的,然後,下坡時緩行,處處留心,賞的是心儀的細緻小景。

有一句話是,“芳菲不敗,在人心。”

中年,與生活握手,與自己和解,與家人同頻,美好依舊。

《人生難得開口笑》,笑過滾燙人生

02

“天下攘攘,皆為美食來。”

“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筍煮肉。”——《筍》

說到吃筍,梁先生寫得頭頭是道:

筍的不同種類,筍的一些典故,竹筍的生長,如何挖筍。

春筍細嫩清脆、樣子漂亮,冬筍味道不同、做法各異。母親做的冬筍炒肉絲是他的最愛等等。

說到有次錯過一家素齋的新筍,梁先生直呼抱憾。畫面感極強。

生活本就離不開“吃”,于是,梁先生的妙友善是“人生貴适意,管什麼吃相。”

曾經走紅網絡的成都百歲奶奶喻澤琴,也是個“好吃”的可愛奶奶。

喻奶奶是重口味愛好者,90多歲還酷愛火鍋、螺蛳粉、各種油炸食品,無肉不歡,無零食不樂。

有一次,家人帶她去一家素食餐廳嘗鮮,她眉頭擰成個“川”字,抱怨“沒得肉吃”,嘗了兩口就停筷子不動了,全程把“不感興趣”印在腦門上。

換了假牙後,喻奶奶更是放開了吃火鍋,鴨腸涮個幾秒鐘就入嘴,覺得這樣才爽脆,還号稱“人生難免有點苦,鴨腸不要緊到煮……”

家人不想讓她吃太多零食,她就自己藏起來,卻時常藏完了就忘,等到打掃衛生時才找出來。

在喻奶奶看來,養生就是吃好、耍好、睡好,一切就都好。正所謂“睡一覺,吃飽飯,明天又是光芒萬丈的一天”。

想想看,忙碌了一天,有一頓美食在面前,多幸福啊。就算忙到飛起,日常不得閑,那就找個機會,帶着點刻意的心情去尋找美味,亦是樂事。

一個懂得享受美食,願意好好吃飯的人,應該都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因為熱愛,是以會珍惜當下的每一個日夜,會更用心地對待一餐一飲、一粥一飯,大約,吃下去的食物,不僅用來飽腹,也用來溫暖心靈。

再是尋常的日子,有了千般食物滋養,就有了百般滋味,慢慢地,生活也會越發面目可親起來。

“吃好的+好好吃=生活好”,别管何時,套用一下這個公式,自有好處。

03

“長安米貴,亦敢笑對。”

梁先生寫《窮》,像是在寫一篇說明文,把“窮”分析了一遍。

他說,窮是比較出來的,窮人落得清閑也算是窮的好處;窮不是罪過,但也不是美德,不值得誇耀;便是囊中羞澀,也應“有所不取”……

他說,“人的一生,就是和窮掙紮的曆史。和窮掙紮的一生無論勝利或失敗,都是慘。能不和窮掙紮,或于掙紮之餘還有點閑工夫做些别的事,那人是有福了。”

“窮”也能得“福”,這份治愈人生的方子,梁先生開得真妙。

懂此妙法的人,不少。汪曾祺先生眼中的西南聯大師生就是。

聯大的條件很不好,校舍多是土牆、草頂,簡易的鐵皮屋頂,可謂“陋室”。

師生們的着裝更是“不衫不履”。女生多是勞動布的“工褲”,男生們的西裝有各種更新檔裝飾,老師們的就更破舊。

聞一多先生有段時間一直穿一件灰色袍子,樣式早就過時了,還是親戚送的。

朱自清先生的大衣破得不能再穿,就買了一件雲南趕馬人穿的服飾披在身上,遠看像一個俠客。

有次,一女生到新校舍,天黑、路上沒人,她聽到後面有踢踏的腳步聲,以為是壞人,誰知是化學教授曾昭掄。曾教授穿了一雙露着腳趾、後跟爛了的鞋,因為隻能半趿着,發出很響的聲音。

盡管如此,師生們每天都在孜孜不倦地做學問,汪曾祺先生感慨“真是窮且益堅”。

說“窮”,其實是在說物質的寡。說“堅”,卻是在講精神的富。

物質的“窮”“富”,其實都不過是相對論。

越是想在物質上比過别人,越是容易陷入欲壑難填之中,若是再搭上健康、時間、家庭等等,更有些得不償失,最終苦的還是自己。

倒不如把眼界放寬,在追求“富”的道路上,除了物質,更追求精神的飽滿和内心的豐盈。

當精神的富裕超越物質的貧瘠,就算是條件“窮”,日子也不會“苦”。時長日久,就像是在品嘗“窮”,亦會從中嘗出一些回甘之味。

人生于世,不懼“窮”,還有何懼。

《人生難得開口笑》,笑過滾燙人生

春花有爛漫,行人卻多;

夏雨引清涼,躲雨卻難;

秋收逢美景,轉眼枯木;

冬雪白皚皚,凍煞人也。

四季都未必盡如意,何況這百味人生。

但是,即便不能杜絕瑣事的發生,不能扭轉煩心的事态,卻可以轉換看待生活的視角,挖掘生活隐藏的不同樣貌。

是以,梁先生筆下的妙方才格外治愈,比如,關于人生,他說“縱有疾風起,人間真有趣!”關于家庭,他說“歲月疾馳,漫步歸家。”

可見啊,人生有百樣,生活卻由己。

苦也好,煩也罷,與其事事唠叨、句句埋怨,不如開開心心面對,熱熱鬧鬧度過。把生活的挫折和坎坷,全當是幸福按下了的暫停鍵,過後幸福再續。

願你我皆能,人生常有開口笑,紅塵自逍遙。

來源:微信公衆号“書封包摘”

作者:萌木

編輯:景晨

【聲明:本号為“全民閱讀推廣”官方公益賬号,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其它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我們将及時更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