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4%!A級新能源車份額墊底怎麼破

作者:平庸
24%!A級新能源車份額墊底怎麼破
24%!A級新能源車份額墊底怎麼破

編前:從傳統燃油車時代開始,A級車一向是汽車保有量的中流砥柱,但近兩年的新能源A級車銷量卻屢屢受挫,出現了徘徊不前的狀況。

資料顯示,去年大陸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34.8%。其從細分市場看,A級車滲透率墊底,僅為24%。與此同時,多款A級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銷量也并沒有在“價格戰”中達到預期的增長效果。在大陸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逐漸上升的态勢中,新能源A級車為何難以向上突破?

01

A級車銷量低位徘徊

來自全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簡稱“乘聯會”)的最新資料表明,今年3月,A級新能源車滲透率為12.7%,B級新能源車滲透率為14.1%,C級新能源車滲透率為6.1%。

3月純電動汽車銷量50.4萬輛,在新能源汽車銷量中占比62%。其中,A級電動車銷量11.1萬輛,份額為22%,同比下降0.1%;A0級銷量13.9萬輛,份額為28%,同比下降5%;A00級電動車銷量7.3萬輛,同比增長27%,環比增長59%,份額為14%,份額同比增1%。B級電動車銷量16.1萬輛,同比增長16%,環比增長59%,份額為32%。

相比之下,3月A級新能源車的滲透率比B級車低1.4個百分點。“自去年以來仍在蔓延的車市‘價格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A級新能源車銷量增長。”西北工業大學新能源應用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于冬生向記者表示,車市“價格戰”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A級新能源車的銷量。近年來,A級新能源車成為汽車市場競争的焦點之一。随着“價格戰”愈演愈烈,從新能源車到燃油車均加入“價格戰”,以至于有的A級新能源車價格甚至比燃油車還要低。

同時,A級新能源車幾乎都是近幾年的新車型,而A級燃油車基本都是市場認可度較高的換代車型,A級新能源車同樣沒有市場優勢。此外,“價格戰”中A級新能源車降價并沒有帶來預期的銷量增長,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場觀望情緒,消費者在面對降價時更加謹慎,這些因素疊加,在短期内抑制了A級新能源車的消費。

“與前些年相比,消費者的購車心理也産生了較大變化。”廣東新能源汽車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林森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從消費群體結構看,A級新能源車消費者購車決策更加謹慎,期待更合适的時機再出手購車。相比之下,B級以上新能源車的消費者群體則主要為換購或增購使用者,對價格的敏感度相對較低,是以受“價格戰”的影響也較小。B級新能源車特别是其中的SUV車型近年來一直銷量居前,占比較高。而且,就今年3月乃至前3個月的情況看,在A級新能源車消費群體中,由于春節期間支出較大,他們也會暫時擱置購車計劃,而B級以上新能源車消費者則基本不受影響,是以B級新能源車依然保持市場領先。

24%!A級新能源車份額墊底怎麼破

02

消費更新擠壓A級車市場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市場消費理念的轉變對A級新能源車的銷量也産生了一定影響。“消費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A級新能源車的銷量。”浙江大學新能源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林弘昌向《中國汽車報》記者談到,若幹年前,由于經濟發展水準和居民收入等因素,A級車特别是A級家用轎車一直是私人使用者購車的主力車型,但近年來,随着居民收入增加,B級和C級中大型車輛特别是其中的SUV受到消費者歡迎,而無論是傳統車企推出的新能源品牌還是造車新勢力品牌,基本都以B級和C級新能源中大型車輛為主,A級新能源車相對車型較少,在這種趨勢下,盡管A級新能源車仍有一定市場潛力,但現實仍然使A級新能源車銷量難以提升。今年一季度,B級和C級新能源中大型SUV累計銷量達到19.7萬輛,滲透率合計高達72.9%,遠超A級車。與此同時,A級燃油車在市場上仍占有主導地位,如果A級新能源車不具備較為突出的創新力和産品力,要想現在就搶占燃油車的市場地位很不現實。

其實,現實中多種因素都在影響A級新能源車市。“這一級别的新能源車在銷售上也存在地區差異。”長三角研究院新能源應用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梁筱磊向《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從A級新能源車的銷量看,前幾年主要集中于一二線城市,但經過前幾年的高速發展,一二級市場進入增長相對放緩的平台期,而随着相關政策的推動,A級新能源車市場已經開始向三四線城市及縣鄉下沉,但下鄉的時間總體較短,效益還未顯現。而且,如果有針對低線城市及縣鄉的A級新能源車的新車型,或将加速這一程序。

03

産品短闆明顯 難以打動消費者

在3月新能源汽車銷量中,A級新能源轎車占比13.8%,A級新能源SUV占比16%;B級新能源轎車占比13.3%,B級新能源SUV占比20.1%。相較之下,A級新能源車占比累計29.8%,B級新能源車占比為33.4%;同級别SUV車型占比都高于轎車。

從具體車型銷量看,秦PLUS、軒逸、朗逸、埃安AION S等A級新能源轎車,以及宋PLUS、埃安AION Y等A級新能源SUV,都是目前市場上較為常見的産品。“大陸汽車市場車型結構有很大變化,2009年之前以A級車為主,中小型車是增長主力,近兩年逐漸演變為中大型車為主且增長迅速,而A00級、A0級燃油車快速萎縮。”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目前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結構發生重大變化,除了部分城市的限購因素,大城市的新能源車市場銷量增速出現放緩迹象,其中有的城市因政策退坡導緻A級新能源車銷量下滑。其中,計程車、網約車市場有一定增速,C端市場增長相對緩慢,但計程車、網約車市場總體容量有限。同時,A級新能源汽車消費群體及首購群體主要是“95後”的“Z世代”,人口規模已經有明顯縮減,相對于此前的中年消費群體減少約1/3,失去了較強的基礎人口數量支撐,并且由于大學擴招,其中很多人有了高學曆之後留在大城市生活,而大城市的限購政策也制約了汽車消費,是以A級新能源車型銷量出現下降。

很多消費者也注意到,相比其他細分市場,A級新能源車的新車型較少。“到市場上看車時發現,很多A級新能源車都是幾年前的車型,新車型很少,其中也有的是在以往車型上的改款。”消費者馮百君說,之是以看好新能源車,就是希望不僅有漂亮的外觀,也有較長的續駛裡程,以及在智能駕駛等智能化方面有新潮的、打動人心的功能,在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幾年前的A級新能源車在這些方面都已經有所不足,車型上存在的問題也影響了一些消費者選購的積極性。

此外,還有的消費者提出,現有部分A級純電動車型的續駛裡程相對較短,以及車機系統容易出現卡頓、語音互動識别率低等問題。而且越是銷量較低的車型,在使用中出現的問題越多。同時,與B級新能源車相比,仍有部分A級新能源車的外觀設計缺乏時尚感和個性化,也是難以打動年輕主流消費群體的原因之一。

于冬表示,技術更新和車型疊代緩慢,使得A級新能源車的産品力和市場競争力不足。例如,在A級純電動車型中,大部分續駛裡程仍在400公裡左右,而B級純電動車型的續駛裡程都在向着1000公裡演進。在車内智能座艙的配置上,A級與B級車即使在價格差異不大的情況下,車内的智能化功能配置都有較多差異。當下,A級車已經難以打動消費者。

24%!A級新能源車份額墊底怎麼破

04

加速車型疊代和技術更新

盡管存在種種挑戰因素,但仍有很多新能源汽車品牌和造車新勢力緻力于強化A級新能源車的市場布局。去年10月,長安汽車旗下的A級新能源車長安啟源A05開啟傳遞,至今年4月已累計傳遞7萬輛新車,成為長安汽車的又一銷量增長極。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日前表示,今年将推出10萬~15萬元級别的A級電動汽車,将搭載小鵬高等級智能駕駛系統,甚至無人駕駛系統,并且做到有利潤。大衆汽車也準備于2026年推出A級電動汽車。

其實,很多消費者也在期待價廉物美的A級新能源車産品。“不同于一二十年前,随着經濟實力和文化水準的提升,現在的消費者眼光越來越高,真正兼具品質和外觀特色優勢的産品一定會吸引消費者。”正如張青竹所言,消費者更希望A級新能源車也能是精雕細琢的個性化精品,而不是似曾相識的同質化産品,設計時尚、品質優良、安全可靠的A級新能源車隻有打動消費者的心,提升消費者的體驗感,讓消費者産生共鳴,才能為銷量和滲透率的提升鋪平道路。

在競争加劇的市場環境中,車企依然看好A級新能源車,并大力開展市場布局。林森認為,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市場潛力依然巨大,中國正在進入汽車社會,與美國千人汽車保有量860輛相比,中國隻有238輛,仍有較大拓展空間;另一方面,随着國内汽車以舊換新一系列政策的實施,将為包括A級新能源車在内的新能源汽車帶來更多機遇。

“A級新能源車在與同級燃油車及同類産品的市場競争中,要想勝出的關鍵還是車型和技術。”于冬生表示,A級新能源車的車身尺寸總體受限,無法裝載更多的電池,而應該從外觀、性能上凸顯特色。在性能上,除了采用新技術提升續駛裡程和駕駛體驗,還可以針對消費者需求,強化智能化、科技感、個性化,提升智能駕駛、車機系統、感覺系統的技術水準和品質,讓使用者感到物有所值。

提升A級新能源車的産品力,是應對和赢得市場的基礎。“在技術進步的基礎上,加速A級新能源車的技術更新和産品疊代速度同樣至關重要。”梁筱磊表示,如今,在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車型疊代加速的背景下,A級新能源車也必須适應這樣的産品疊代節奏。或許前些年可以3~5年推出一款新車,但現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争态勢下,追不上快速疊代的車型很容易錯失市場機遇。

05

拓展“出海”機遇

在崔東樹看來,A級新能源車要想拓展市場,赢得更多機遇,需要在提升産品力的同時積極“走出去”。他表示,在海外市場,美國和日系燃油車的市場競争力都較強,并且已經在燃油車領域建立了技術壁壘、品牌壁壘,而且歐美還為中國電動汽車“出海”設定了一些人為的障礙,如《通脹削減法案》、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等。中國A級新能源車“出海”是機遇與挑戰并存,隻有“出海”,才能獲得全球化的機會和更大的市場,也才能在其中檢驗和提升産品力、品牌力。是以,“出海”對于A級新能源車和中國新能源車産業已經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走向更為廣闊的市場,才能有機會使中國新能源汽車走上做大做強之路。

“圍繞提升A級新能源車的市場競争力和滲透率,還要做好一系列工作。”林弘昌認為,除了産品本身,還要切實提升使用者服務能力,建構使用者服務體系,在提倡新能源汽車全生命周期服務的基礎上,從OTA更新到電池的維修回收以及提供充電服務便利,都是這一體系中的重點,從這些方面入手,建構良好的交流服務體系,與使用者形成高效互動和服務,消除使用者的後顧之憂,是提升使用者購車積極性的重要内涵。同時,還應像有些新勢力車企一樣,通過車友會、體驗店等線上線下方式,來打造年輕、有吸引力的品牌。

文:趙建國 編輯:陳偉 版式:王琨

給小編加個雞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