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貴32999元!格力玫瑰空調降價僅賣了百餘台!董明珠仍稱最棒的,沒有第二家做出來【附格力電器企業分析】

作者:長江雲
最貴32999元!格力玫瑰空調降價僅賣了百餘台!董明珠仍稱最棒的,沒有第二家做出來【附格力電器企業分析】

(圖檔來源:攝圖網)

格力董事長董明珠親自設計的玫瑰空調被網友打上了“又醜又土”的标簽。據她透露,玫瑰空調系列是為新婚人群準備的,金婚銀婚都可以用。在董明珠看來,這不僅是一款空調産品,更是她對美好生活追求的一種展現。

5月14日,董明珠在直播間回應了網友的吐槽。她坦然表示,“在空調領域,我們第一個創造出玫瑰空調,即使大家覺得有缺陷。但它也是最棒的,因為設有第二家做出玫瑰空調,是一種創造。

然而,市場的反應似乎并未如董明珠所願。據南方都市報報道,這款新一代玫瑰空調在近期的銷售情況并不樂觀。線上上銷售管道中,淘寶、天貓等平台的官方店中,該空調的銷量均為0。而在京東、拼多多的管道官方店,該空調甚至未上架。盡管在其他少數銷售此款空調的店鋪中,銷售量也僅有25件。

值得注意的是,“格力董明珠店”仍在售賣這款産品,并進行了限時降價促銷。變頻3匹的玫瑰空調從原價32999元降至29999元,累計銷售100+。此外,該産品還參與以舊換新活動,舊機最高補貼1000元。盡管銷售資料略顯平淡,但仍有部分已購買的消費者表示,産品品質很好,認為“土也是一種美”。

董明珠作為格力電器的董事長,不僅以其獨特的商業眼光和上司力,推動格力電器不斷向前發展,更以其個人的精神理念和價值觀,塑造了格力電器的企業文化和品牌形象。在董明珠的上司下,格力電器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家電企業,逐漸發展成為全球知名的家電巨頭。

2021年,格力電器研發投入超過65億元

截至2021年底,格力電器獲得了99項國家級、省部級和行業級的重要獎勵。在國内外申請了96626項專利,其中49549項為發明專利,獲得了13507項發明專利授權,成為中國首家發明專利授權破萬件的家電企業。此外,格力電器獲得了65項中國專利獎,其中包括2項發明金獎和3項外觀金獎,曆年獲獎總數在空調行業中位居第一。在國際上,格力電器獲得了11項日内瓦發明展金獎和6項紐倫堡發明展金獎。同時,格力電器是國家首批企事業知識産權示範機關和“國家專利營運試點企業”,并獲得了中國商标金獎。

在2017-2021年間,格力電器的研發投入金額有所波動。2021年研發投入金額為65.29億元,比2020年增長了5.07%,占比為3.48%,略有下降。

最貴32999元!格力玫瑰空調降價僅賣了百餘台!董明珠仍稱最棒的,沒有第二家做出來【附格力電器企業分析】

2022年,空調線下市場佔有率占比在30%左右

格力電器白色家電産品種類齊全,其中空調業務依舊是格力白電業務的核心。2022年上半年,格力電器家用空調線下市場佔有率達到了33.8%,略低于美的,排名第二。

最貴32999元!格力玫瑰空調降價僅賣了百餘台!董明珠仍稱最棒的,沒有第二家做出來【附格力電器企業分析】

制衡高瓴資本,争做經營霸主

2020年2月3日,格力電器宣布,高瓴相關方珠海明駿已完成股份轉讓登記,持有公司15%的股份,成為公司單一最大股東。此外,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HCM中國基金持有公司0.72%的股份,高瓴總共控制了格力電器15.72%的股權。在此之前,董明珠持有公司0.73%的股權,河北京海擔保投資有限公司代表經銷商利益持有公司8.91%的股權,兩者合計控制了格力9.64%的股權。考慮到此次回購,按最大比例計算,三者合計持股比例将達到11.06%(9.64%+1.42%),董事會的話語權将進一步增加,從一定程度上制衡了大股東高瓴資本。

最貴32999元!格力玫瑰空調降價僅賣了百餘台!董明珠仍稱最棒的,沒有第二家做出來【附格力電器企業分析】

光大證券釋出的研報指出,2024年1-4月,家電(中信)闆塊漲幅為+19.54%,位居第一,這得益于高股息和業績預期上修對股價的強力支撐。白色家電行業的業績增長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更新需求、利潤留存、海外業務和産品更新,而房地産竣工對業績的影響有限。白色家電行業的動态股息率在5%以上,明顯高于10年期美債/中債收益率,對内外資吸引力強,是以預計白電龍頭估值将得到修複。

前瞻産業研究院預測,白色家電行業将不可避免地走向綠色化、智能化和高端化更新。随着這一轉型更新效果的顯現,中國白色家電市場規模将進一步擴大,預計到2027年,市場規模有望超過4000億元。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産業研究院《中國白色家電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産業研究院還提供産業大資料、産業研究報告、産業規劃、園區規劃、産業招商、産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資訊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擷取前瞻産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資料、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成本效益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