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演義:真正想複興漢室的隻有他們,劉備不過是打着旗号而已

作者:悠閑咖啡i26

三國時期,劉備奮發圖強,聲稱要匡扶漢室,諸葛亮北伐也是以此為目标,但是,劉備是否隻是打着匡扶漢室的稱号來實作自己的野心?或許真正想匡扶漢室的人并不多,實際上隻有極少數人有這樣的信念。

三國演義:真正想複興漢室的隻有他們,劉備不過是打着旗号而已

匡扶漢室,這個詞在東漢末年被濫用了許多次,宣稱者甚多,但真正行動起來的卻寥寥無幾。

劉備口口聲聲說要匡扶漢室,然而在奪取了漢中勝利後,卻匆忙稱自己為“漢中王”,這種行為顯露出他實際上更追求的是個人的權勢,而非漢室的安危。

畢竟,劉備的老祖宗劉邦和項羽争霸時,也是以“漢王”的名義出現,并據有漢中地區,現在再次自封“漢中王”,是否意味着他隻是在模仿劉邦,想要統一天下呢?

而當時的漢朝政權依然存在啊!

相比之下,曹丕篡奪漢位,卻對漢獻帝仁至義盡,沒有直接處死他,反而安排他一塊封地,讓他安享晚年。

然而,劉備卻不顧事實,急不可耐地建立了蜀漢,試圖和曹魏平起平坐。這種行為顯然暴露出他内心更追求的是個人的榮耀和地位。

三國的人物行為舉止雖然不盡相同,但都在彰顯着權力和地位的誘惑,而非真正的匡扶漢室之志。這或許也是曆史上權謀與忠誠的真實寫照。

就劉備後期的表現來看,很明顯“匡扶漢室”隻是他的一句口号而已,他和那些争奪天下的諸侯是一樣的,都想要建立自己的功業!

三國演義:真正想複興漢室的隻有他們,劉備不過是打着旗号而已

而諸葛亮北伐,打出的旗号也是匡扶漢室,王業不偏安,然而當他和劉備初次見面時,他就給出了三分天下的戰略

很明顯,諸葛亮并沒有把當時的漢室放在眼中,他并不忠于當時的漢室,諸葛亮忠于的隻有“”的劉備而已!

事實上,在當時的天下,真正想匡扶漢室的人,隻有三個,曹操能算半個其他都是浮雲!

劉虞

東海王劉恭之後,身負重任,執掌幽州,麾下兵馬強盛,北方豪族無不歸附。亂世之際,袁紹欲借其力抗董卓,然劉虞唯忠于漢室,拒絕袁紹的邀請,堅守初心。然而,他的坦誠與老實,在亂世顯得過于可貴,反而成了束縛,錯失了匡扶漢室的良機。

三國演義:真正想複興漢室的隻有他們,劉備不過是打着旗号而已

荀彧

初随袁紹,看清了袁紹私心,毅然投奔曹操,成為其重要謀士。在荀彧的輔佐下,曹操聲勢日隆,一時無敵天下。

然而,曹操心懷野心,不再顧及匡扶漢室,與荀彧觀念背道而馳,最終導緻兩人分道揚镳,此時的荀彧知道 隻有一死。

三國演義:真正想複興漢室的隻有他們,劉備不過是打着旗号而已

劉虞、荀彧,一人忠誠直率,一人智謀過人,二者皆因忠于漢室而命運坎坷。他們的忠誠與良知在亂世中的身影,願曆史能銘記他們的忠誠與付出。

關羽

曆史上真正想匡扶漢室的第三人,不過可惜,他的志向最終未能實作。

在襄樊之戰中,關羽一路追擊曹軍,将他們打得節節敗退,兵鋒幾乎到了許都城下,隻差一步之遙便能解救漢獻帝,振興漢室。

然而,在關鍵時刻,孫權卻出其不意地偷襲了關羽,讓他前功盡棄,令人唏噓。

三國演義:真正想複興漢室的隻有他們,劉備不過是打着旗号而已

曹操

前期忠心耿耿的漢室擁護者,卻在權謀之路上越走越遠。雖然他起初心懷赤誠,想要匡扶漢室,但随着實力的增強,野心也愈發膨脹。

特别是加九錫之舉,徹底暴露了他的野心,仿佛要重演王莽篡漢的曆史。

三國演義:真正想複興漢室的隻有他們,劉備不過是打着旗号而已

曆史上那些真正忠于漢室的人,确實鳳毛麟角。大家覺得哪些角色都是忠于漢室的呢?

大家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讨論

圖源網絡,如有侵權,煩請聯系删除

感謝閱讀,如果覺得不錯就點個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