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中國難再造"姚明"?體育界大佬的一番話,道出了問題的症結所在

作者:老李聊聊

近期,中國籃協主席姚明在接受采訪時,就這一問題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直言,當初的電視報紙等主流媒體較為統一,使得球迷擷取資訊的管道較為單一,這有利于像姚明這樣的巨星得到廣泛關注。

但如今自媒體的發展,卻讓人們的注意力被"碎片化"的資訊所分散,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新一代巨星的崛起。

為何中國難再造"姚明"?體育界大佬的一番話,道出了問題的症結所在

這番話确實道出了問題的症結所在。在過去,那些體育巨星如姚明之是以能夠崛起,固然與其出色的體育成就分不開,但媒體的集中報道也功不可沒。

當時的報紙、電視等主流媒體,能夠把姚明等人的精彩表現以集中、持續的方式呈現給廣大球迷,使得他們成為了整個中國籃球乃至體育界的标志性人物。

為何中國難再造"姚明"?體育界大佬的一番話,道出了問題的症結所在

然而如今自媒體發達,人們擷取資訊的管道變得更加分散。球迷的注意力也被許多"碎片化"的資訊所吸引,很難再集中在某一個領軍人物身上。這就造成了中國男籃目前的"群龍無首"局面 — 雖然也有一些出色球員,但很難再出現一個能夠真正統領全隊的領軍人物。

正如姚明所言,以前體壇巨星的影響力之是以如此之大,與媒體報道的集中度有很大關系。但同時,這些巨星也确實在場上展現了強大的實力,成為了球隊的核心。

為何中國難再造"姚明"?體育界大佬的一番話,道出了問題的症結所在

除了資訊傳播管道的"碎片化",另一個影響中國籃球發展的重要因素,就是近年來日益嚴重的"飯圈文化"。在中國職業籃球聯賽,像廣東、浙江、遼甯這樣的強隊,球隊中都有不少顔值出衆的球員,自然吸引了大量的粉絲追捧。但這些"飯圈"行為,有時反而對球員的發展産生了負面影響。

就像在最近的CBA半決賽中,廣東和遼甯兩支勁旅的對決,雙方自媒體陣營之間的"口水戰",實際上還影響到了場上球員的狀态。像廣東的胡明軒、徐傑,以及遼甯的張鎮麟等球員,在場上的表現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幹擾。

為何中國難再造"姚明"?體育界大佬的一番話,道出了問題的症結所在

這種現象也引起了國家體育總局的關注。他們堅決抵制這種"飯圈文化"對體育圈的侵蝕,希望能夠為球員們營造更加專業、專注的環境。

可以說,随着體育事業的商業化發展,球星的"流量"價值越來越受到重視,粉絲文化也随之興起。但是,如果這種"飯圈文化"過于極端和偏激,反而會對球員的發展造成阻礙,這顯然不是體育事業發展所需要的。

為何中國難再造"姚明"?體育界大佬的一番話,道出了問題的症結所在

造就新一代籃球巨星的難題,不僅僅在于球員本身的實力,還受到了諸多外部因素的影響。媒體報道模式的轉變,以及"飯圈文化"的泛濫,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這一程序。

為何中國難再造"姚明"?體育界大佬的一番話,道出了問題的症結所在

雖然自媒體的發展使得資訊傳播更加碎片化,但如果能夠在此基礎上,引導媒體以更加集中、深入的方式報道優秀球員,相信必将增強球迷的關注度。從基層培養機制入手,也是一個關鍵所在。隻有通過科學系統的培養,不斷輸送出具備綜合實力的優秀球員,中國籃球才能真正培養出下一個"姚明"。

為何中國難再造"姚明"?體育界大佬的一番話,道出了問題的症結所在

畢竟,籃球巨星的崛起,往往需要球員本人的出色實力,以及外部環境的支援與引導。隻有通過多方共同努力,才能讓中國籃球重制輝煌,再次湧現出新的領軍人物。

為何中國難再造"姚明"?體育界大佬的一番話,道出了問題的症結所在

人們曾經為姚明的出現而歡欣鼓舞,但如今要再次找到這樣一個具有巨大影響力的籃球巨星,确實任重道遠。不過隻要我們汲取往昔的經驗教訓,積極應對目前的挑戰,相信終有一天,中國籃球必将再現輝煌,湧現出新的領航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