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标準引領!暢通以舊換新大通道

作者:小康雜志社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文|《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于靖園

  與以往相比,此輪大規模消費品以舊換新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堅持标準引領。

  随着國務院印發的《推動大規模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對外釋出,新一輪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正式開啟。方案提出要推進重點行業裝置更新改造,通過政府支援、企業讓利等方式推動家裝消費品換新,積極培育智能家居等新型消費。

  這一利好消息讓正在準備換置新房的北京80後白婷婷,非常興奮。“我們一家有太多舊家電、舊家具需要置換了,以舊換新對我們來說可以省下不少錢,也非常環保,不需要把依舊能用的東西直接扔掉浪費了。特别是我們的舊床墊,舍不得扔,又想換新的,現在終于有辦法了。”

标準引領!暢通以舊換新大通道

  以舊換新 以舊換新過程中的一大瓶頸在于舊物處理環節未能得到有效解決。圖檔/米粒

  換新熱起來,收舊也要跟上

  業界專家普遍認為,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需要整個産業鍊條上各方——包括生産、銷售、政府、企業和消費者之間協同運作,共同制定政策。企業本身需要深挖内部資源,以更符合市場規律的方式和簡化便捷的程式設計來確定以舊換新服務高效且可持續。

  “換新”熱起來,“收舊”也要跟上。盡管目前諸多家居企業正在積極拓展以舊換新業務,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仍面臨諸多難點與挑戰。根據北京市統計局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在3000多位受訪市民中,有11.1%的受訪者在2023年産生了廢棄的大件家具,其中除贈予他人和自行改造利用之外,有近半數的受訪者選擇出售舊家具。然而,以舊換新過程中的一大瓶頸在于舊物處理環節未能得到有效解決。

  另外,統計資料揭示,大陸城鎮居民家中廚房平均面積約7平方米,占據七成左右,有限的空間内,老舊的廚房設施、過時的廚電、堆積的雜物以及不合理的空間布局,構成了廚衛改造以舊換新的難點。

  針對這些問題,已經有部分企業開始積極探索解決方式。比如,近年來紅星美凱龍集團已經在廢舊家電家具回收方面取得初步成果,逐漸建構起一套專業化、标準化、一體化的家電家具以舊換新服務體系,覆寫從上門拆卸、包裝、搬運、防護等前端環節,到後端集中運輸至環保處理場地進行分類拆解,乃至廢舊材料壓縮後送往符合國家标準的場地進行環保處理的全過程。

  中國家具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屠祺強調,亟須搭建能夠連通各方的平台,發揮橋梁作用,引導行業内頭部企業的資源整合,合力打造一個物聯網全程追溯的全産業鍊回收平台。

  海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賈少謙表示,目前汽車、家電等大宗耐用消費品正處于綠色轉型的關鍵階段,建議進一步完善廢舊電器電子産品的廢棄、回收、流通和拆解處理的管理制度和行業标準,推動企業積極參與讓高品質耐用消費品更多進入居民生活。“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對于家電企業來說,是重要的利好。”賈少謙表示,大陸耐用消費品更新換代的需求和潛力很大,距離2009年開展大規模家電下鄉已有十多年,剛好進入家電大規模更新換代的周期。推動以舊換新的具體利好政策有效落地,客觀要求加快規範廢棄電器電子産品回收和處理,盡快打通家電綠色循環經濟建設的“最後一公裡”。

  賈少謙建議國家進一步完善廢舊電器電子産品的廢棄、回收、流通和拆解處理的管理制度和行業标準。一是引導消費者依規廢棄産品,杜絕随意丢棄;二是要求回收企業依規回收産品,杜絕廢舊産品流向私拆經營者;三是要求二手商依規完成産品翻新、檢驗和流通,杜絕有品質瑕疵的産品流向市場;四是要求拆解處理企業依規完成拆解,杜絕不合格拆解和污染環境。

  從源頭上推動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目前,大陸正處于規模化家電和汽車更新置換的視窗期,增量和存量并重,消費市場正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據了解,江蘇省家電市場曆年占全國市場10%左右,其中超期服役的家電估測有3000萬台以上,換購空間巨大。近年來綠色、智能“新”産品替代了高能耗高污染“舊”産品,無疑也增加了産品更新的市場需求。很多消費者的家電“以舊換新”問題都卡在了舊家電的處理環節。

  在南京環務資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的拆解生産線上,經過抽取氟利昂、拆解壓縮機收集費油、破碎等環節,一台廢舊冰箱被分别拆成銅、鋁、塑膠、發泡材料等物質。“對這些被拆解完的黑色金屬,我們會送到冶金廠、鋼鐵生産企業作為原料進行加工。”南京環務資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彭韬表示,“目前,公司日均拆解産能能達到小家電1500~2000台、大家電1000套。”作為家電末端回收拆解企業負責人,彭韬坦言,“3月份國務院印發了‘以舊換新’方案後,我們每天回收的二手報廢家電數量明顯有所增加。其中,冰箱、空調、液晶電視數量居多。”

  3月28日,國務院召開推動大規模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視訊會議。會議上提出,要着眼提高經濟循環品質和水準,做好回收循環利用的文章,加快“換新+回收”物流體系和新模式發展,推動再生資源加工利用企業集聚化、規模化發展。彭韬直言,這對于拆解企業來說是很大利好。“我們正在積極主動接洽銷售端,如蘇甯電器、京東五星,希望達成合作,讓有意願置換的消費者将二手電器放入正規管道進行拆解回收。同時,我們将嘗試推行‘網際網路+回收’模式,讓消費者更便捷地聯系我們,線上預約,線下回收。”

  與以往相比,此輪大規模消費品以舊換新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堅持标準引領。專家建議,家電行業要對标國際先進水準,結合産業發展實際,加快制定修訂節能降碳、環保、安全、循環利用等領域标準。統籌考慮企業承受能力和消費者接受程度,有序推動标準落地實施。

  “以舊換新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面非常廣泛,是以,首先要培養消費者以舊換新的意識,有關部門需要向消費者宣傳以舊換新既是國家的戰略,也是消費者提高消費品質和生活品質的重要方式。”深圳大學經濟學副教授馬春輝對《小康》雜志、中國小康網記者說。對于從生産、消費、回收、處理全鍊條看,仍然存在着很多瓶頸和障礙這一現狀,馬春輝提出建議:“我們應該進一步完善以舊換新的回收、流通管理制度和行業标準;推廣應用智能制造裝置和軟體,加快工業網際網路建設和普及應用,培育數字經濟賦智賦能新模式。嚴格落實能耗、排放、安全等強制性标準和裝置淘汰目錄要求,依法依規淘汰不達标裝置。培育一批産品設計和生産企業,從源頭上加快推動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中國家用電器服務維修協會相關負責人則表示,面對以舊換新政策推進中的實際問題,今年協會已開始制定《超期服役家電産品維修管理規範》《家電以舊換新服務管理規範》,暢通家電回收管道,促進家電回收體系健康有序發展。此外,中國家電協會還将圍繞家電“雙碳”标準、智能家居标準、新興産品标準、品質标準等進行重點修訂。

  “暢通”以舊換新大通道,是一個大工程。“需要落實各項貼補政策,各項鼓勵政策要落實到位。這樣才能保障以舊換新各環節順暢,使生産環節、流通環節、消費環節都有利可圖。”馬春輝說,“需要完善廢舊産品裝置回收網絡。支援耐用消費品生産、銷售企業建設逆向物流體系或與專業回收企業合作,上門回收廢舊消費品。堅持市場為主、政府引導,有序提升。各地需要量力而行,針對各地實際情況,分步和分階段實施裝置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整體促進新質生産力的發展。”

  (《小康》·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4年4月下旬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