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軍保衛局長下令逮捕師政委,科長調查後定論:此人沒問題

作者:極速橘子2Nd

1933年年底,紅五軍團保衛局接到上級訓示,要求調查并逮捕紅34師政委蔡忠。此舉讓剛從紅一方面軍保衛局教育訓練班畢業回來的預審科長劉向三大吃一驚。蔡忠可是革命老區井岡山的老資格,在第一次反圍剿時就是紅一方面軍的團政委,聲望極高。劉向三帶人前往紅34師調查後發現,并沒有蔡政委涉及的問題。他是否應該執行上級指令逮捕蔡政委?還是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自己的判斷?劉向三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困境,接下來他将如何抉擇?

一. 上級下令逮捕蔡政委,引發疑慮

1933年歲末,當劉向三結束在瑞金參加紅一方面軍保衛總局教育訓練班的學習,重返紅五軍團保衛局時,他發現部裡換了一位新局長。這位新任局長名叫邝朱權,是一位出身湖南郴縣、富有革命閱曆的老同志。邝朱權不但參加過湘南起義,還曾在井岡山時期擔任團代表,後來又出任過紅22軍政委。

不久,邝朱權便任命劉向三暫代理執行部長一職,并吩咐他前去調查一件要緊軍務。原來有特派員報告稱,紅34師最近有10餘名班長以下官兵攜武器叛逃,邝朱權認定此事系該師政委蔡忠立場動搖所緻,遂下令要劉向三将蔡政委捉拿歸案審訊。

紅軍保衛局長下令逮捕師政委,科長調查後定論:此人沒問題

一紙逮捕令,讓劉向三大吃一驚。蔡忠可謂是革命元老,他不僅曾随毛主席參加秋收起義,在第一次反圍剿期間還是紅一方面軍的團政委。現如今已是紅34師的師政委,在部隊中素有很高威信。

作為一名新晉保衛幹部,劉向三雖然不便對上級的決定多作置評,但内心仍是存有重重疑慮。蔡政委一向為人正直、作風民主,難道真會在關鍵時刻動搖立場?又或是有人蓄意陷害?如此大事,邝局長莫不是過于操之過急?

二. 劉向三暗中展開調查,發現蔡政委無過錯

面對邝朱權的決定,劉向三雖有疑慮,但并未貿然置評。作為一名預審科長,他清楚調查工作的嚴肅性,必須秉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确鑿掌握證據才能定論。

于是,劉向三帶着三名保衛幹部前往紅34師所在地。他們首先會見了蔡忠本人,蔡政委表現十配置設定合,主動叫人将相關指揮員和目擊者找來,讓保衛人員對近期的叛逃事件進行全面質詢。

經過反複查證、核對多方證詞,劉向三漸漸掌握了事件的前因後果。原來這起叛逃事件的導火索,竟是部分曾被紅軍俘虜、後來釋放并被編入部隊的蔣軍戰俘臨陣反水所緻,與蔡政委自身的工作完全無關。

紅軍保衛局長下令逮捕師政委,科長調查後定論:此人沒問題

在接觸過程中,劉向三也漸漸被蔡忠的為人所折服。這位老同志作風民主、光明磊落,平易近人的作風讓保衛幹部們都倍感親切。

調查工作結束後,劉向三帶着調查結果回到軍團部,将材料呈交給邝朱權局長。不料,邝朱權看過後卻态度生硬,對調查定論極為不滿,認為有必要再向上級保衛部門核實。

面對上級的質疑,劉向三雖有些為難,但并未動搖自己的判斷。他相信隻要堅持實事求是、秉持原則,上級定能洞見事物的本質。

果不其然,紅一方面軍保衛總局局長李克農審閱後,對劉向三的調查結果予以充分認可。事後曆史也證明,蔡政委在湘江戰役期間,曾與紅34師師長陳樹湘并肩作戰,最終為掩護主力壯烈犧牲,可見其忠心耿耿,根本不會"動搖立場"。

三. 劉向三秉持原則,勇于對抗權威

盡管上級保衛總局對調查結果予以認可,但邝朱權仍對劉向三的定論頗有微詞。作為紅軍保衛部門的最高長官,他的權威性是不容置疑的。而劉向三則隻是一名新任預審科長,在體制内的地位顯然虛矱。

紅軍保衛局長下令逮捕師政委,科長調查後定論:此人沒問題

然而,劉向三并非是一個庸碌之輩。他出身于紅軍,自甯都起義後就一直在部隊謀生。經過瑞金保衛教育訓練,他已将馬克思主義的徹底理論武裝于心。在他看來,堅持原則高于一切,即便面對重重壓力,也絕不能有絲毫動搖。

事實上,劉向三早已發現,邝朱權在保衛工作理念上存在嚴重偏差。這位新任局長常常一味囿于主觀臆斷,逮捕幹部毫無依據,最終隻能導緻工作無謂的混亂。

是以,當邝朱權再次叫他到案,質問調查結果的時候,劉向三直言不諱,重申了自己的定論。他更是将之前多次調查審訊中發現的諸多疏漏,一一列舉出來,讓邝朱權無處辯駁。

面對劉向三的決絕态度,邝朱權雖有不滿,卻也無可奈何。作為一名資深革命幹部,他深知作風問題确有存在,也不願因為一時的固執而與全軍同路人反目成仇。

于是,邝朱權隻能将此事再次上報給紅一方面軍保衛總局。而李克農等上級上司此前已經支援過劉向三的觀點,自然不會改變主張。就這樣,劉向三憑着堅定的原則和過硬的工作作風,挺過了這場較量。

四. 上級對劉向三的判斷持開放态度

紅軍保衛局長下令逮捕師政委,科長調查後定論:此人沒問題

雖然紅五軍團保衛局長邝朱權對劉向三的調查結果頗有微詞,但紅一方面軍保衛總局的做法卻讓人印象深刻。

作為上級上司部門,李克農等人對下級的調查工作并未采取簡單的指令式管理,而是持開放及寬容的态度。當接到邝朱權再次上報的報告後,李克農并未直接按照邝朱權的意見定奪,而是親自重新審閱了劉向三送出的全部調查材料。

對于劉向三的結論,李克農給予了高度評價和贊賞。他認為,劉向三在調查過程中旗幟鮮明、貌似堅持了實事求是的原則,做到了全面、客觀、公正,定論沒有任何問題。

可以說,李克農的做法展現了共産黨人一貫的作風,那就是"無論是誰提出的意見,應該由組織認真研究"。上級上司并未盲目聽命于邝朱權的個人觀點,而是從大局出發,秉持開明求實的态度,慎重對待了下級送出的材料。

這種工作作風,也使得地方保衛部門出現了一些争議和分歧在所難免。但歸根結底,正是因為中央及上級層面這種民主集中制的堅持,黨才得以長期有效地控制軍隊,避免了因個人獨斷專行而釀成的嚴重錯誤。

不難看出,當時紅軍内部的工作制度和運作機制相當健全,而這正是後來能夠打敗國民黨反動派、奪取最後勝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紅軍保衛局長下令逮捕師政委,科長調查後定論:此人沒問題

五. 事後證明劉向三的決定是正确的

時間很快就證明了,劉向三當初對蔡忠的判斷是正确無誤的。

1934年初,國民黨軍隊發動了第五次"圍剿"進攻。為了擺脫重重包圍,中央紅軍被迫向西展開戰略轉移。在這場著名的"二萬五千裡長征"中,紅34師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年5月,紅軍主力已突破了廣西邊境,轉入湘西地區。為了掩護主力安全轉移,蔡忠率領紅34師奉命在湘江一帶固守陣地,與國民黨軍隊展開頑強拖延戰。

在這場湘江戰役中,蔡政委和師長陳樹湘親自督陣,身先士卒,為黨和人民事業慷慨赴湯蹈火。最終,雙雙壯烈犧牲,永垂不朽。

正是由于蔡忠等同志的英勇奮戰,才給予了紅軍寶貴的時間,使得長征主力最終能夠扭轉了被動局面,轉移到陝北後繼續戰鬥。可以說,蔡政委的忠心耿耿是關鍵因素之一,使得中央紅軍這支偉大的革命隊伍得以在困難時期發揚不屈不撓的精神。

相比之下,當初對蔡忠下達無端逮捕令的邝朱權,确實是存在嚴重的判斷失誤。幸運的是,在中央和上級上司部門的正确指導下,以及劉向三等基層幹部的堅持原則、秉持真理,最終還是化解了這一危機。

這個經過再次說明,共産黨的政治路線群組織原則是多麼的重要。隻有堅持實事求是,民主集中制,才能有效避免上層上司出現重大失誤,才能充分調動廣大幹部群衆的積極性。這也是紅軍最終能夠取得長征的偉大勝利、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全國勝利的根本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