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運師附小把漢字教育融入課堂,讓孩子們——在識“字”中成長

作者:頂級海風l

“大家好,‘楊老師字源識字課程’再次開講,我們一同學習:草、家、是、車、羊、走、也,這7個漢字。第一個漢字:草。‘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這首耳熟能詳的古詩,讓我們看到少年白居易眼中的‘草’和借‘草’詠物的情懷。大自然中的‘草’是一叢一片的。早期的小篆字形,變為現在的‘艹’。後期的‘草’字,加‘早’變為形聲字。現在有‘艹’的漢字,多和植物有關系……”這是運城師範學校附屬國小(以下簡稱“運師附小”)的漢字教育推廣公益課程的微課場景。這樣的微課不僅讓學生開闊了眼界,也提高了老師們的專業素養,同時還提高了家長對漢字的認識能力,廣受大家的喜愛。

運師附小把漢字教育融入課堂,讓孩子們——在識“字”中成長

在運師附小的課堂上,漢字教育深受孩子們喜愛。

漢字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标志。為了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厚植學生成長基礎,提高教育教學品質,從2013年開始,運師附小開展漢字教育創新實踐與探索。該校選擇從漢字入手,以漢字教育為媒介,引領學生一窺漢字的起源,認識漢字的演變,體會漢字的趣味,感受漢字的博大精深,傳承中華優良傳統,加強民族文化認同感,讓學生接受系統的漢字教育。經過十餘年的課堂教學實踐,該校取得了優秀的教學成果,在今年山西省教育廳公布的“2023年山西省基礎教育成果獎名單”中,該校的漢字教育榮獲“2023年山西省基礎教育成果獎選一等獎”。

漢字教育——有趣的特色課程

“《烏鴉喝水》是一則經典寓言故事,描繪了一隻遇到困難能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烏鴉。寓言故事裡面有有趣的故事,也有有趣的漢字……”這是運師附小國文教師高列峰給一年級學生上的一堂國文公開課的情景。

在課堂上,高列峰以故事自然導入,讓孩子們認讀漢字。讀一讀,圈一圈,認一認,通過設定各種情境,讓學生反複與生字見面識記。然後恰當運用字源識字,偏旁識字,生活識字,兒歌韻律識字等方法,幫助孩子們興趣識字,快樂識字,玩中識字。這節課點燃了孩子們的識字興趣,教會了他們一些識字的方法,傳承了漢字的文化,讓聽課師生感受到了漢字的意美、音美、形美。

讓國文課堂有趣,讓有趣的漢字生動。漢字,是中國文化的精華,每一個漢字都是有着鮮活生命和精彩故事。該校通過開設特色課程,讓孩子們更多地了解漢字的故事,進而更好地學習漢字。

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運師附小國文教師運用靈活多樣的方法進行歸類識字教學,如走進漢字的源頭進行追根溯源,知曉其背後的故事;走進生活去識字,感受漢字的妙用;利用圖檔去識字,簡單直覺;借助音節、通過組詞和說話去識字,為孩子以後的學習打基礎,還有猜謎語、加一加、減一減、換偏旁、兒歌識字等,這些新穎的教學方式讓孩子們感受到識字的樂趣,産生了自主識字的熱情。

同時,針對二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書寫基礎,課上不必再逐字指導的情況,教師将教學重點放在引導學生觀察漢字、發現漢字書寫的規律上,進而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引導學生按照“一說讀音,二說結構,三說偏旁,四說組詞,五說成語,六說句子,七說筆畫特點,八說占位”的識字方法,讓每一個孩子有準備地課前預習,自信地在課堂上展示自己。這樣,既有助于學生全面掌握生字,也鍛煉了孩子的表達能力,增強了他們的學習主動性,收到了良好的課堂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該校一二年級國文教學團隊分别從課前準備、批注方法、識字方法、寫字方法4個角度确定研讨目标,完善了運師附小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流程。明确在“雙減”背景下,課前預習的方法以及課堂中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以實作同學們對漢字深層次的認知和了解。

在不斷豐富漢字教育課程資源之外,該校持續關注漢字教育課堂如何提質的問題。通過“識字、寫字”專題教研、漢字教學實踐等多種活動,不斷總結多年課堂實踐的漢字教育新方法及應用,讓漢字教育課堂有效提質。從2013年開始,經過十餘年的課堂實踐,該校總結出“猜、看、說、畫、辨”的漢字教育課堂新方法,并結合該校“敏學智慧課堂”模式進行推廣應用。

運師附小副校長楊文娟是“楊老師字源識字課程”的創作者,多年在一線用情用心投入漢字教育,收獲了突出的成果,讓漢字教育成為運師附小特有的教學成果。

她告訴記者,漢字起源于數千年前,有着悠久的曆史,其中蘊含的智慧令人歎服。在漢字教育中,讓學生了解“漢字為什麼要這樣寫”,關注漢字的字形,探索漢字字音、字形、字義之間的關系,引領學生窺探漢字的起源,認識漢字的演變,體會漢字的趣味,感受漢字的博大精深,帶領學生走進漢字的世界,看見漢字世界中的詩和遠方。

漢字推廣——教學成果顯著

近年來,運師附小堅持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漢字教育,為師生的成長搭建了平台。

“針對學生和大多數教師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漢字教育的情況,在漢字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需要解決老師漢字教育專業能力不足的問題;同時解決‘雙減’後,兒童如何在漢字學習中能夠有興趣、有品質,并能自覺成為文化傳承的承繼者問題。”楊文娟說。

從2013年開始,經過7年多的時間,該校整理出服務漢字教育的課程資源《國小生常用漢字字源》。這套書以部編版國小國文1年級—3年級課本“識字表”為藍本,按照兒童學習漢字的順序,将目前能查到字源記載的漢字,按照字音、字形、造字方法、字形演變、字源演變、小知識和畫一畫等7部分進行編寫,2020年10月正式出版。

據悉,這項創新成果具有實用價值,為我市國小漢字教學提供教學指南,讓老師們在漢字教育中,方法科學,有專業依據,具有鮮明的創新亮點。

亮點一:面向初學者的普适性。針對1年級—3年級漢字學習,該校總結了784個漢字字源,将漢字從專業研究的學者案頭,送到漢字教育一線師生面前;同時,将介紹漢字的講座、微課等,在各平台進行傳播,讓古老漢字得以走進普通家庭。

亮點二:服務一線的便宜性。針對一線師資文字專業教育訓練不足的情況和兒童學習喜歡直覺圖形的特點,該校在内容編排上,同課本生字學習順序配套,注重對字形演變的相關解讀,提高服務一線師生的便宜性,彌補兒童漢字讀本對漢字音形義介紹缺失,或有字形無解讀等使用不便的不足。

亮點三:思維品質的拓展性。該校“猜、看、說、畫、辨”相融合的教育教學方式,符合兒童認知特點,符合漢字教育需要。同時,國文、美術、曆史、科學等多學科融合,讓兒童在了解漢字文化的同時,歸納、辨析和聯想的思維也得到同步發展,思維品質得以拓展提升。

亮點四:漢字教育的可視性。漢字字形的可視性,幫兒童發現字形演變的規律,激發興趣,突破難點;讓同學們從機械認讀抄寫的繁重學習中解放,獲得漢字學習的幸福;發現漢字構字規律,增強對漢字文化的了解和認知。且這種可視性,讓兒童在閱讀中即使讀不出字音,也可據字形了解字義,幫助孩子們學習,為兒童終身閱讀與寫作打下基礎。

在實踐中,該校還推出了用于漢字教育推廣的課程——“楊老師字源識字課程”,讓老師、家長和孩子一起傾聽漢字演變中字形變化背後的故事,接受漢字文化資訊等;讓兒童的漢字學習學得有興趣、有品質,為“雙減”後漢字教育課堂提質增效,提供可供複制和借鑒的實施路徑,為學生在漢字學習的過程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提高了自身的素養。

漢字書寫——提高藝術素養

一手規範字,一份中國情;一口國語,一顆中國心!

近年來,運師附小在漢字教育中,除了讓學生學好漢字知識,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外,還讓孩子們說好國語,寫好中國字,通過開展各種活動,進一步提高全校師生語言文字規範意識,營造了在校園中講國語、寫規範字的氛圍。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别樣紅”“千裡莺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在前不久的每年一次運師附小“古詩詞誦讀”大賽上,孩子們聲情并茂誦讀古典詩詞,展示出新時代少年的風采。

一直以來,為進一步完善學校的語言文字規範建設體系,進一步增強全體師生的語言文字規範意識和推廣國語的參與意識,更好發揮學校在全社會語言文字規範建設工作中的基礎性作用,在學校教育教學中,運師附小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和教育部、國家語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國語和用字規範化工作的通知》精神為指導,結合教育教學實際,每年組織開展全體師生國語推廣周活動,通過開展“古詩詞誦讀”大賽、紅領巾宣講紅色活動,讓孩子們築夢新時代,争做新時代好少年。

橫平豎直,領略中國文字的魅力;一筆一畫,傾訴對祖國文字的熱愛。近年來,為傳承和發揚中華書法文化,增強師生寫規範字、用規範字的意識,營造校園文化氛圍,該校每年舉行師生同寫規範漢字大賽以及高年級學生漢字硬筆書寫活動,幫助孩子們進一步強化規範書寫意識。

在比賽活動中,師生們所寫作品筆畫流暢,橫平豎直,結構勻稱,整體美觀,從橫豎撇捺、起筆收筆中,一個個字迹工整的漢字呈現在書法紙上,展現出師生們平時堅持練習書寫的紮實功底。通過書法比賽,提高了教師的業務素質和學生的素養。

運師附小黨支部書記、校長劉俊傑表示,多樣的寫字比賽、習字活動,不僅為同學和老師提供了一個展現自我風采的平台,更激發了全校師生濃厚的練字興趣。但提高學生寫字能力并非一日之功,而貴在持之以恒。比賽已結束,練字當繼續。下一步,學校還将以每次比賽為契機,帶動全校師生掀起學寫規範字、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潮,營造良好的練字氛圍,形成寫字教學、漢字教育齊抓共管的局面。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運師附小的識字教育堅持不懈,讓孩子們從小接受系統的漢字教育,十年如一日,在課堂上,在教學中,在一線的教育中,為學生的成長打下深厚的語言基礎,讓他們樹立深厚的文化自信,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為我市教育高品質發展貢獻“附小”力量。

【來源:運城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