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商沖擊不到的理發店,為何現在也叫苦連天?網友:裡面老師太多

作者:七點二十的海嘯

這個世界上有一種人,也被人們稱之為“老師”,雖然他們無法傳授你任何知識,卻能将你整得“頭頭是道”,他們就是以前我們熟知的理發師,現在搖身一變,成了“托尼老師”。

毫不誇張的說,理發師确實是靠技術吃飯的人群,而他們的行業在目前來說,很難被智能機器人替代,是以,被稱之為“老師”似乎也不是怎麼過分。

電商沖擊不到的理發店,為何現在也叫苦連天?網友:裡面老師太多

但是,就是這麼一個無法被智能機器人替代的工作,其生存狀況也發生了嚴重的危機,無數的“托尼老師”面臨着下崗失業的風險。

電商沖擊不到的理發店,為何現在也叫苦連天?網友:裡面老師太多

我家小區外面的門市房,地理位置絕佳,連接配接附近四五個小區,以前有七八家理發店,可一年多以後,隻剩下一家在那苦苦堅持着,裡面的老闆兼“托尼老師”整日裡玩手機,據說因為總是低頭,頸椎病都犯了好幾次。

最難被替代的行業,同時理發也是人們的剛需,為何現在的生存現狀也會這麼困難呢?通過網友們的評論我們也許能夠從中找到答案。

先看看一位網友寫的一篇文章,他說,現在理發都不敢去裝修好點的理發店了,因為裡面不是店長,就是總監,最後鼓足勇氣進入店裡,人家第一句就是“你預約了麼?”可映在自己眼簾的是店裡也沒有兩個顧客啊!

電商沖擊不到的理發店,為何現在也叫苦連天?網友:裡面老師太多

進店以後,你抗過了第一波尴尬,第二波就馬上随之而來。

你表示自己并沒有預約,隻是臨時起意,想進來理個發,這時候他們就會問你:你是想讓我們這裡什麼級别的老師為您理發呢?

你一臉懵逼的沒敢選總監,因為在你的眼裡總監一定是了不起的大官,你選擇店長,可一看價格表你立馬不淡定了。

電商沖擊不到的理發店,為何現在也叫苦連天?網友:裡面老師太多

無奈,坑已經踩了進去,你硬頭皮坐在那個不到五十平米的小屋子裡,等待着店長親自出馬為你服務,卻發現這個屋子裡的人個個佩戴着耳麥,身後一個陰柔的男聲對着耳麥喊着:Tom,你來客人了!然後你就聽到你旁邊的“托尼老師”回複了一句“收到!”(你馬,相隔不到一米半,直接對話能累死你麼?)

本以為理發時能消停一下,可是,剛剛剪了一剪子,Tom老師兼店長就開始鼓動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推銷起各種年卡、會員卡。

電商沖擊不到的理發店,為何現在也叫苦連天?網友:裡面老師太多

一番操作下來,我就問你,這樣的店你下次還敢來麼?

看到這些,網友說,我進來就是想剃個頭,又不是殺頭,怎麼就這麼貴呢?

電商沖擊不到的理發店,為何現在也叫苦連天?網友:裡面老師太多

真的!說心裡話,即使是在我們當地,出去理發時 ,隻要門店稍微裝修好點的,我都不會選擇進去的。一是進去裡面都是“老師”,而且年紀都不大,我覺得尴尬。而最關鍵的是價格,我就是一個普通人,就是理個發而已,動辄幾十上百的理發價格,确實不是我這種人能消費得起的。

而那些充值三千送三百、充值五千送五百的會員、VIP,更是想也不敢想的了。

電商沖擊不到的理發店,為何現在也叫苦連天?網友:裡面老師太多

也許,我這種人隻配進這樣的理發店,才會感覺心裡踏實些。

前年春節之前,媳婦娘家從外地回來一個親屬,也是很多年沒有見面了。當時臨近春節,怎麼地也得理個發,媳婦說這次咱們也敞亮一把,去街裡那家新裝潢的理發店理一次,娘家回來人了,咱也把自己打扮打扮,到時别丢人[呲牙]

最後,花了198元,剪的頭發一點也不比路邊十塊、十五塊錢的好啥。

電商沖擊不到的理發店,為何現在也叫苦連天?網友:裡面老師太多

這是一位真正從事理發行業很多年的理發師說的心裡話。他說,作為一個理發師,我讨厭别人叫我老師,讨厭給自己起個英文名,讨厭穿着尖頭皮鞋給顧客做各種推銷。

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一周休息一天(有的理發師根本就沒休),都是社會底層人士,卻要遭受另一個底層人群的嘲諷,這本身就是最大的諷刺了。

其實,大家不是嘲諷理發師這個行業,而是嘲諷的這種現象。一個理發店,搞搞裝潢,理發師随意起個英文名,然後感覺就變得高大上了起來,明明很普通的理發,非要讓他們弄成普通人消費不起的奢侈品,這樣下去,即使沒有網際網路的沖擊,又能堅持多久呢?

不知道大家平時理發時是選擇理發師還是選擇“托尼老師”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