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遺忘的牛人,《宋詞三百首》入選數量第一,現在卻鮮為人知

作者:飯團說事

吳文英可能你第一反應是:“這名字怎麼這麼眼熟,但又想不起來!”沒錯,他就是宋代那位在《宋詞三百首》中詞作數量奪魁的詞人,竟有25首佳作被選入!比起蘇東坡、辛棄疾這樣的名家,吳文英的詞作數量還要多。但為何這位詞壇高手,如今卻鮮為人知,甚至有人讀到他的詞作時隻想快速翻過頁面?

被遺忘的牛人,《宋詞三百首》入選數量第一,現在卻鮮為人知

吳文英,一個在南宋時期以其才華橫溢的詞作聞名的詞人,卻在曆史的長河中漸漸被人淡忘。他的号“夢窗”,也許正預示着他那種如夢似幻的生活和詞風。他的詞,如同夢中的幻想,絢爛而又複雜,讓人在贊歎其美麗的也不禁感受到一種難以捉摸的遙遠和深邃。

被遺忘的牛人,《宋詞三百首》入選數量第一,現在卻鮮為人知

吳文英的生平充滿了傳奇色彩。他原姓翁,後因家庭變故被過繼給了甯波的吳家,從此改姓吳。他的一生并未追求功名利祿,而是選擇了一種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遊曆于江南的水鄉,以詞會友,以詞抒情。他的足迹遍及蘇州、杭州等地,以其獨特的生活态度和卓越的詞才,成為了文人墨客中的一個佳話。

吳文英的詞作在當時并不是完全被接受的。他的詞風華麗、意象複雜,常常帶有一種超脫現實的幻想色彩,這在當時的文壇上是極具争議的。他的詞被一些人認為是“形式大于内容”,像是“七寶樓台,眩人眼目”,美則美矣,卻不耐細品。這種評價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吳文英詞的傳播和接受。

被遺忘的牛人,《宋詞三百首》入選數量第一,現在卻鮮為人知

不過,無論是贊譽還是批評,都無法掩蓋吳文英在詞壇上的獨到成就。他的詞多用于表達個人的情感,特别是表現離愁别緒和孤寂感,如《唐多令·惜别》中寫到:“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這樣的詞句,直截了當地表達了離别時的深切哀傷,簡潔而又深情,讓讀者能夠迅速感受到詞中人的情感狀态。

吳文英的詞也常常充滿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與留戀,他的《八聲甘州·靈岩陪庾幕諸公遊》便是一例。詞中寫道:“渺空煙四遠,是何年、青天墜長星?”通過對自然美景的描繪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歎,展現了一種對過往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未來的不确定感。這種情感的複雜性和深度,使得吳文英的詞不僅僅是文學作品,更是他個人情感世界的真實寫照。

被遺忘的牛人,《宋詞三百首》入選數量第一,現在卻鮮為人知

吳文英的詞風太過新穎,他在詞壇上的地位并非一帆風順。晚清時,詞學大師朱祖謀極為推崇吳文英,他甚至被譽為“詞中李商隐”,這一評價足以見其詞作之深邃和藝術價值。朱祖謀在編纂《宋詞三百首》時,厚愛有加,将多達25首的吳文英的詞選入,數量之多在當時是絕無僅有的。可見,朱祖謀對吳文英的詞藝是極為推重和尊崇的。

詞如其人,吳文英的詞集中表現的那種超脫和孤獨,也正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他生于大戶,卻不為五鬥米折腰,不願意追逐功名利祿,更喜歡在江湖之間,以詞會友,以詞自娛。這種态度在他的詞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也正是這種獨特的生活方式和思考角度,讓他的詞作在當時并不為大衆所接受。在現代看來,這種獨樹一幟的藝術追求,反倒增添了幾分傳奇色彩。

被遺忘的牛人,《宋詞三百首》入選數量第一,現在卻鮮為人知

不過,讓人遺憾的是,吳文英的詞在後世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盡管有“詞中李商隐”的美譽,但普通讀者往往因其詞作的艱澀和晦暗而卻步。這種情況在今天依然存在,許多人在讀到吳文英的詞時,感覺難以了解和接受,甯願選擇跳過。這也許是因為他的詞作需要更多的情感共鳴和文化積澱才能夠真正了解和欣賞。

盡管如此,吳文英的詞作在文學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詞風格獨特,情感豐富,對後世的詞壇影響深遠。例如,南宋末年的詞人張炎,雖然在其著作《詞源》中對吳文英的詞持否定态度,認為其“碎拆下來,不成片段”,但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吳文英的詞在形式上的創新和嘗試。他的詞,如同他的生活,充滿了不同尋常的色彩和味道,是那個時代獨特的文化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