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四大城之一的芝加哥,如何變成黑幫之城?

作者:狂人說史

在美國這座生機勃勃的國度,總有一些城市因某些獨特的原因而備受關注和津津樂道。芝加哥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這座坐落在美麗的密歇根湖畔、素有“美國風車之城”之稱的大都會,驕傲地挺立在伊利諾伊州廣袤的原野上,成為美國中西部重鎮。

談及芝加哥,除了輝煌的現代化城市風采,很多人還會聯想到一個略顯陰暗的詞語——“黑幫”。芝加哥曾是現代黑幫活動的重鎮,無數黑手黨大佬在這裡縱橫捭阖、揚威一時。那麼,這座原本隻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城,是如何一步步走向黑暗,成為20世紀黑幫的重要據點呢?

美國四大城之一的芝加哥,如何變成黑幫之城?

伊利諾伊風雲起伏

要了解芝加哥的黑幫傳奇,我們首先得從伊利諾伊州說起。作為美國中西部“棕地帶”的重鎮,伊利諾伊州在19世紀下半葉開始迅速崛起,成為一座富庶之邦。

1858年10月16日,伊利諾伊州斯普林菲爾德的共和黨集會上,一個身材高大的律師當選為該黨參選總統的候選人。他就是後來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富盛名的總統之一的亞伯拉罕·林肯。

在林肯的上司下,北方聯邦政府成功擊敗了南方的叛亂分子,保衛了美利堅合衆國的統一。然而戰争給國家帶來了巨大的傷痛。為了盡快重建家園、重拾生機,林肯總統在1861年頒布了《内務部法》,旨在加快西部地區的發展程序。

美國四大城之一的芝加哥,如何變成黑幫之城?

作為具有重鎮地位的伊利諾伊州,迅速抓住了這一曆史機遇。19世紀下半葉,大批歐洲移民湧入伊利諾伊,為這片土地帶來了勃勃生機。這些外來者大多擁有适合工業化社會所需的技術,也有一些帶來了自己國家的傳統,比如意大利移民便把“黑手黨”文化傳入了美國。

伊利諾伊的經濟飛速發展,尤其是工業迅猛崛起。到19世紀末,芝加哥、紐約和費城已成為美國三大工業城市。1880年,僅伊利諾伊州芝加哥一地,就彙聚了全國三分之一的鐵路線,工廠林立、煙囪林立,成為當之無愧的“西方第一大城”。

百年飛狐

無獨有偶,正是在這個時期,芝加哥開始了它的傳奇之路。最初隻是印第安人的一個小村落,随後才慢慢成長為一座小城,到19世紀後期,芝加哥真正踏上了騰飛之路。

1871年,一場慘烈的大火幾乎将芝加哥夷為平地,但這座城市如同一隻不死的鳳凰,在廢墟上重新涅槃。1893年,世界博覽會的成功舉辦讓芝加哥名揚四海。20世紀初,芝加哥的發展勢頭猶如千裡飛狐,幾乎無所不能。

美國四大城之一的芝加哥,如何變成黑幫之城?

1909年,芝加哥成為美國第二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排在紐約之後)。1920年代,城市呈現出空前繁榮,不僅工業、金融等傳統行業蓬勃發展,文化藝術、體育運動也漸成氣候。

有趣的是,與芝加哥其他領域的發展相映成趣,這個時期同樣見證了黑手黨的崛起。從意大利移民帶來的黑手黨文化在這裡紮下根,逐漸發展出自己獨特的黑幫勢力。

許多後來聲名狼藉的黑手黨大佬都出身于這個時期,比如臭名昭著的“芝加哥酷吏幫”、邁克·墨菲、傑克·古齊克等人。他們通過非法販槍、走私、賭博、販毒等手段不斷積累勢力,成為芝加哥地下世界的一股禁不住的暗流。

尤其是1920年至1933年,美國全國禁酒令實施期間。為了在黑暗中狼吞虎咽地賺錢,各大黑手黨家族展開了激烈的地盤争奪戰,場面相當殘酷慘烈。

美國四大城之一的芝加哥,如何變成黑幫之城?

那段時期,幾乎每隔一周都會有人在街頭遭到襲擊,雙方火并都曾上演過下狠手的大屠殺,最著名的就是1929年2月14日的“情人節大屠殺”事件。阿爾卡撲内家族的手下當着無辜路人的面,用機槍橫掃了七名敵對家族成員,血淋淋的屍體如野草般橫陳街頭。

南北分裂

正當黑幫在芝加哥城中心蓬勃發展之際,另一股勢力同樣在悄然滋生。

在20世紀上半葉,大量黑人從美國南方湧入芝加哥市郊,導緻城市南北區域出現了種族隔離。南部集中了黑人人口,北部則是白人占多數。随着時間的推移,這種南北分裂現象愈演愈烈。

雖說北部區域經濟發達,但白人的優渥生活卻建立在城市南區黑人的犧牲之上。那裡是芝加哥集中貧民窟的所在地,環境極其惡劣,教育資源匮乏,隻能依賴政府提供廉價的公共房屋(簡稱“公屋”)。這些公屋品質堪憂,環境也十分惡劣,但對于窮困的黑人家庭來說,已是無奈之選。

美國四大城之一的芝加哥,如何變成黑幫之城?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公屋的設計存在嚴重缺陷,諸如非實心隔牆、公共通道縱橫交錯等,無意中為日後黑幫活動留下了空間。富人區與貧民窟僅一街之隔,芝加哥的南北分裂态勢愈加突出。

正是在這種南北割裂、貧富懸殊的環境中,芝加哥現代黑幫開始醞釀并最終成形。無家可歸、教育匮乏的黑人青年隻能加入街頭幫派,開啟一段漫漫黑幫生涯。

最初黑人黑幫與意大利裔等其他幫派針鋒相對,互相火拼。但後來,一個叫拉裡·霍弗的黑人小混混竟然憑借過人的智慧和狡猾,将芝加哥大大小小的黑幫納入自己旗下,成立了聲名狼藉的“民族國”。

拉裡·霍弗可以說是芝加哥現代黑幫發展的縮影。他出生于一個破碎不堪的黑人家庭,自小在公屋長大,12歲時就開始在街頭混迹。23歲時,他合并了幾個小幫派,建立了“黑街幫”,很快就将其擴張為芝加哥最大的黑幫。

美國四大城之一的芝加哥,如何變成黑幫之城?

1973年,拉裡因親手殺人被判150年有期徒刑,從此被關進芝加哥的獄中,這卻并未阻擋住他的黑幫事業,反而讓他的統治版圖擴充到其他州。關鍵是拉裡在獄中号召各族裔黑幫加入自己的旗下,将黑人、白人、拉丁裔等不同幫派整合成為龐大的“民族國”犯罪集團。他定下規矩,所有幫派必須上交70%的毒品銷售利潤作為“保護費”,作為回報,集團會提供資金維系基層成員生活。

黑幫大戰

憑借這一做法,拉裡赢得了芝加哥大小黑幫的擁護。與此同時,警方打擊行動屢屢受挫,原因很簡單:公屋如同一座座小城堡,裡裡外外都是黑幫眼線,除非動用重兵,否則便無法徹底摧毀。更糟的是,随着芝加哥工業沒落,失業黑人大量加入黑幫,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一統天下并非易事。就在“民族國”處于鼎盛時期,與其對手“衆夥邦”展開了你死我活的血腥較量。雙方為了奪取毒品交易地盤展開幫派大戰,槍林彈雨、流血事件接連不斷發生在芝加哥城中區。

美國四大城之一的芝加哥,如何變成黑幫之城?

1992年的一個普通日子,一名7歲的小男孩在上學路上,不慎被“民族國”和“衆夥邦”的火拼波及,慘遭不祥。這起事件猶如當頭棒喝,震驚全美,輿論督促芝加哥政府止暴制亂,于是芝加哥警方再次重拳出擊,發動了代号為“清理街道”的大規模緝槍行動。不過,由于諸多原因,比如公屋構造複雜、缺乏足夠人力物力等,這一行動的效果并不理想。拉裡被劫後,分家合派的情況更加嚴重,芝加哥黑幫亂象叢生。

進入21世紀後,芝加哥的黑幫問題依然沒有根治。反而由于城市經濟的持續下滑,财政赤字越來越大,執法資源趨于萎縮。2012年,芝加哥連反幫派警察部隊都被迫解散。僅2009年到2016年,警局的調查部門人員就減少了約30%。與此同時,由于對槍支犯罪判刑過輕,重複犯罪率高企。

美國四大城之一的芝加哥,如何變成黑幫之城?

實在窮其所至,芝加哥警方不得不求助聯合國,希望能夠派遣維和部隊駐紮芝加哥治安。可以說,這座曾經美國西部第一大城的榮光,已是風光不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