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東南亞四國太陽能産品恢複征收關稅,美國這次下狠手了

作者:閑閑财經
對東南亞四國太陽能産品恢複征收關稅,美國這次下狠手了

首先必須要先梳理一下美國本輪“貿易戰”的路徑,5月14日,美國宣布将對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锂電池、光伏電池、關鍵礦産、半導體以及鋼鋁、港口起重機、個人防護裝備等産品,征收新的關稅,以上産品涉及規模為180億美元。

其中,電動汽車的關稅從25%提高到100%,锂電池關稅從7.5%提高到25%,光伏電池的關稅從25%提高到50%。

早在美國還沒有宣布之前,閑閑财經就針對“新三樣”在遭遇美國新關稅沖擊下,帶來多大影響進行過分析。給出的結論是,由于電動汽車出口主要目的地并不是美國,新關稅其實并沒有實質性影響;锂電池影響最大,涉及金額接近千億人民币的規模;而光伏電池影響也不大,由于多年前美國已經對原産地為中國的光伏産品進行過多輪加稅,中國市場直接出口美國的光伏産品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中國光伏企業,這些年來主要是“借道”東南亞市場,對美國進行出口。

而現在,美國在對中國光伏産品新一輪提高關稅後,宣布恢複對東南亞四國太陽能産品征收關稅,目标直指中國光伏企業。

很顯然,這次拜登下狠手了!

對東南亞四國太陽能産品恢複征收關稅,美國這次下狠手了

我們不妨再看一組資料,2023年高棉、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出口美國光伏産品的金額分别為23億美元、19億美元、37億美元、40億美元,合計119億美元,是一個不小的數字。這背後,有相當一部分是中國光伏企業在當地建廠。

2022年3月,美國商務部對來自于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和高棉四國的光伏産品啟動反規避關稅調查。而美國對中國企業“雙反”調查的時間是在2011年,2012年後,光伏産品從中國大陸直接出口美國就變得非常艱難了。

由于美國光伏元件絕大部分都依賴進口,迫于無奈,2022年6月,美國白宮宣布對東南亞四國出口美國的雙面光伏産品,給予24個月的關稅豁免,而單面産品則需要繳納14.75%的201關稅。

而今,美國所言的“恢複關稅”,實際上是對東南亞四國所有的光伏産品開征201關稅,壓根兒不存在什麼“恢複”,畢竟雙面光伏産品之前并未被加征過關稅。

對東南亞四國太陽能産品恢複征收關稅,美國這次下狠手了

所謂的“201”、“301”,是美國《1974年貿易法》中的201節和301節,201所指的是,如果美國内行業受到進口增多而造成的實質性損害或威脅就可以要求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實施補救性措施;301是保護美國貿易主動性的條款,尤其是2018年來,美國頻頻動用所謂的“301”調查,就是貿易保護主義擡頭的主要标志。

而201關稅豁免國,主要是來自開發中國家的一些産品,是以,美國對東南亞四國“恢複”所謂的201關稅,也是無稽之談,不過是行使的貿易霸道而已。

對原産地為中國的光伏産品加征關稅高達50%,對東南亞4國開征201關稅,甚至還有觀察者認為,美國對東南亞四國的關稅可能會更高。閑閑财經認為,美國對東南亞4國的光伏關稅,不可能超過對中國的關稅,最終落實在14.7%的201關稅上可能性更大。

目前美國的這波操作,對外加征關稅的目的意在扶持美國本土的光伏産業,需要提醒拜登的是,自2011年開始針對性打擊中國光伏企業那一刻算起,已經過去了13個年頭,13年來,美國本土光伏企業竟然沒有成長起來,再用個十年,高關稅大機率會讓美國光伏企業更加遠遠落後于全球。

另外,美國的關稅政策,直接會影響到全球光伏産業在東南亞4國的布局,地區優勢已經蕩然無存,投資吸引力下滑,4國經濟短期或遭遇擾動。日本經濟第一季度出現了負增長,不确定性因素正在蔓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