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今天,李顯龍時代結束

作者:南風窗NFC
今天,李顯龍時代結束

新加坡提前一個月預告的總理交班程序,5月15日行至終章。

祖籍廣東梅州、72歲的李顯龍,結束長達20年的總理生涯,正式交棒給祖籍海南的“70後”黃循财。後者在受訪時表示,李顯龍将在随後出任國務資政。

新加坡第一任總理李光耀、第二任總理吳作棟卸任後,都曾出任資政一職,對接班人“扶上馬,送一程”。

早在兩年前,身為财長的黃循财,就被确認為下一代上司團隊的領軍人物,并出任副總理。此後從内政到外交,李顯龍都刻意讓出空間給黃循财表現機會,甚至為其鋪路搭橋。

5月9日,李顯龍在臉書貼出任内最後一次内閣會議的大合照,提攜之意溢于言表。

今天,李顯龍時代結束

李顯龍任内最後一次内閣會議的大合照

從“做大蛋糕”到“切好蛋糕”

“我們的制度不會在上司層交接時,讓所有較年長的部長同時卸任,反而是他們會繼續通過不同的方式貢獻,較年輕的部長将有空間更快地勝任職務。”對于新内閣班子的組成,黃循财用英語預告說,現階段不會有重大調動。

從李顯龍以國務資政一職繼續發光發熱,到黃循财關于不少原内閣部長将平穩過渡的表态,可以預見,接過權柄的黃循财會在大選前“蕭規曹随”。

今天,李顯龍時代結束

5月15日晚,黃循财宣誓出任新加坡第四任總理

但時勢風雲變幻,從經濟增長放緩到物價快速上漲,從本地居民生育率創新低到地緣政治環境向對抗性一端偏移,種種變化都将給新上司團隊帶來張力。

其中最關鍵的是,人民行動黨所熟悉的,以上司團隊高層統攬該國政策大方向的作風,很難一成不變地延續下去。

換句話說,在精英主義治國傳統由來已久的新加坡,國家政治趨于多元化的轉型過程中,如何嘗試與更多不同的聲音分享權力,或将成為“4G”(第四代)上司團隊的重要議題。

由于去年以來一系列風波,人民行動黨正值多事之秋。2023年7月,新加坡交通部長易華仁因涉嫌貪腐和利益沖突被逮捕,成為該國近40年以來,第一個因A錢落馬的内閣成員。

今天,李顯龍時代結束

易華仁

要知道,對于李光耀曾發誓上司人必須“比白人更白”的新加坡政壇而言,腐敗是最為敏感的核心禁區,加上同樣發生在去年下半年的“内閣議員卷入低價租賃國有住宅事件”“國會議長與同黨未婚議員傳出婚外情被迫退出執政黨”等風波不斷,人民行動黨正面臨如何重塑選民信任的難題。

“新加坡的廉潔程度得到國際承認,也大體得到國内群眾的認可,執政黨的總體情況畢竟還沒有到達腐敗堕落的地步,是以,諸如此類醜聞産生的影響并不會太大。”在深圳大學新加坡研究中心主任呂元禮看來,新加坡絕大多數的民意是,既希望國家多一些反對的聲音,也害怕真正的政治變天;“制衡”是許多更為年輕的獅城群眾在近年大選裡,最為直接的政治訴求。

根據新加坡憲法,下一屆國會選舉不得晚于明年11月。外界曾預測,新加坡可能将于今年提前舉行大選,以增強黃循财執政的合法性,并利用人民行動黨在今年11月21日建黨70周年的視窗時機,來推高支援率。

今天,李顯龍時代結束

2024年5月1日,白發蒼蒼的李顯龍最後一次以總理身份發表五一勞動集會演講

但随着圍繞執政黨的這些風波發酵,第14屆國會選舉的走向又添變數。

過去,人民行動黨在新加坡國會常年占據90%以上席位,且民意支援率也居高不下。

可到了2020年國會選舉,盡管執政黨憑借一場差強人意的勝選,為如今的“4G”接班創造了相對穩定的政治環境,但三個選區敗選、61.24%的總得票率成績,僅排在曆史上倒數第二位,成為了執政黨在黨外面臨的重大政治考驗。

當時對于王瑞傑的“請辭”,外界就有觀點認為,或是為其在臨時轉戰的東海岸集選區的“慘勝”負責,也表明了高層尊重“4G”上司人的民意基礎、反複檢驗下屆總理資曆的謹慎态度。

今天,李顯龍時代結束

王瑞傑(右)

在另一邊,反對黨在國會史無前例地赢得了10個議席,讓李顯龍政府在這屆國會裡痛失一位部長、一位進階政務部長(類似于常務副部長)和一位進階政務次長。

對此,深圳大學教授呂元禮表示:“過去,反對黨在國會的議員數量太少,在國家政治參與上,沒有條件發揮太多建設性的作用。在2020年國會選舉過後,盡管其仍然遠遠沒有到30%的議席,尚且無法對執政黨修憲等重大事項形成有力阻攔,但對執政黨已經發出了明确訊号——要吸取教訓,将重點放在選民當下更關注的議題上。”

2022年6月時,處于接班籌備階段的黃循财,發起了名為“新加坡攜手前進”的運動:通過多場對話活動的形式,邀請超過20萬的新加坡人建言獻策,聚焦于經濟發展成果的合理配置設定等公平問題。

“黃循财帶領的‘4G’團隊第一次表露如此重要的施政綱領,說明執政黨仍在堅持不懈地将重心從過去強調如何‘做大蛋糕’,發展到關注如何‘分好蛋糕’,直面以往指其相對‘親商而不夠親工友’‘親新加坡而不夠親民’的批評聲音。”呂元禮分析稱。

“精英中的草根,草根中的精英”

在李顯龍的内閣成員中,屬于年輕一輩的黃循财,曾經在基層公務員的崗位上有14年的曆練。在被李顯龍看中後,他為之擔任了三年的首席私人秘書。

也正是李、黃自此而始的工作交集,讓兩人有着較高的默契度,使得未來新加坡的上司工作和政策銜接更加順暢。

2011年,在李顯龍鼓勵下,黃循财當選國會議員,正式踏上從政道路。在貿工部、财政部、教育部等至少8個政府部門,有過豐富任職經曆的黃循财,長期習慣于在幕後工作,以緻後來曝光率提升後,還被媒體認為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務員”。

今天,李顯龍時代結束

李顯龍(左)和黃循财

這位早就與李顯龍結緣的财長,真正走入獅城群眾視野,則是得益于他在2021年4月下旬,出任新加坡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上司人後的工作表現。

這一任命,恰巧發生在李顯龍早先屬意的接班人、副總理王瑞傑,宣布“請辭接任總理”之決定的幾天前。

彼時,由于外向型經濟、人口密度大的緣故,新加坡的新冠病例數并不令人樂觀,整個國家的抗疫工作尚處于摸索階段。

黃循财作為上述負責疫情防控總體事務的機構的聯合上司人,發表了多項重要公告,在場場記者會上密集曝光,被認為是新加坡得以平穩應對疫情危機的關鍵人物。

更年輕的時候,在上世紀90年代,黃循财拿着新加坡政府資助的全額獎學金,赴美攻讀了經濟學學士和碩士學位;工作之後,還在哈佛大學拿到了公共管理專業的碩士學位(成為李顯龍的校友)。

縱觀黃循财的政治履曆和成長背景,這是一位相當典型的新加坡經濟技術官僚所呈現的發展路徑。

有來自黃循财的母校美國密歇根大學、與其在學生時代就相熟的教授表示,黃循财并不屬于魅力型人物,卻是一個懂得适時表達情感的“正派人物”,是執政黨内“最安全”的一個選項。

今天,李顯龍時代結束

黃循财

值得注意的是,通過抗疫工作證明自己能力的黃循财,也在2021年王瑞傑發表“請辭”聲明後,從後者手裡接過了财長職位。

“财長這個位子,是新加坡内閣裡最有分量的一個職位。之前計劃要接替李顯龍的王瑞傑,翻看他的履曆,在6年财長任内,制定推出過10個國家預算案。這些都是黨内高層在考察下任總理候選人時,必然考慮的曆練因素。”呂元禮對南風窗表示。

或從軍營裡積累聲望,或自文官體制脫穎而出,曾屬于第四代上司班子人選的王瑞傑、王乙康、陳振聲等,包括黃循财在内,他們的崛起經曆相似。

在重視官場背景的星洲政壇,戴着一副無邊框眼鏡的黃循财,乍入觀察者的視野,給人的直覺感覺,難以跳脫出“執行能力強”“奉公守法”“辦公經驗豐富”等固有印象标簽,卻也讓外界猜測:這位在國家獨立後才出生的政治人物,沒有經曆過祖國掙紮求生、艱難奮鬥的年代,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内外局勢,會否有趨于保守的傾向,乃至缺少銳意改革的魄力?

而在群眾眼裡,黃循财有着更多貼近生活、值得賞識的一面。彈奏黴黴成名曲“出圈”的他,在有着20萬左右粉絲的社交媒體賬号上的自我介紹是:書蟲、吉他手和愛狗人士。

今天,李顯龍時代結束

黃循财個人魅力受新加坡群眾歡迎

相比黨内精英畢業于牛津和劍橋,平凡家庭出身、學曆背景稍顯黯淡的他,被新加坡的年輕網民戲稱為“精英中的草根,草根中的精英”。

甚至曾有報道說,兒時黃循财一家人居住的新加坡公屋治安不佳,他與哥哥曾親曆過家庭被入室盜竊的事件:被竊賊捆綁後,眼睜睜地看着歹徒搜刮走家中的值錢物件。《經濟學人》的評價或許更為形象:“他也是那種你會想一起喝啤酒的男人。”

或許對于習慣以家長式作風治理新加坡的人民行動黨來說,經曆了上屆大選的波折,是有意識地希望尋覓到更為接地氣而富有人情味的上司者,來更好地融入未來的國家發展——2020年3月,在國會發言感謝前線的抗疫人員時,動情的黃循财哽咽近三分鐘,當場落淚,為他赢得了輿論的一緻好評。

“伯樂相馬”和“制度賽馬”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2022年以來東南亞多國上司班子換屆,從菲律賓到高棉,再到印度尼西亞,新老上司班子之間都有提攜部下或幼輩的關系,似乎展現了政治治理在經濟相對快速增長下的某種延續性。

長期以來,人民行動黨的黨内遴選機制,對外公開的程度相對有限。呂元禮認為,對比東南亞鄰國相對更為直接的民選制度,新加坡上司人的更替方式,存在着所謂“伯樂相馬和制度賽馬相結合”的一定獨特性。

今天,李顯龍時代結束

李顯龍(左)和黃循财

觀察黃循财在黨内的遴選“出欄”之路,呂元禮向南風窗分析稱:“‘伯樂’的眼光很獨到,有利于找到普通人一時識别不了的人才,但‘伯樂’也是人,難免有可能存在一定的私心。

雖然新加坡的執政黨沒有公開的黨内競争選舉模式,但黨與黨之間的競争确實存在,‘伯樂’可能出現的私心,可以一定程度地得到剛性制度的制約。此外,上任上司人物色的人選需要得到同侪的推舉,同代成員的意願展現同樣重要。”

一個巧合之處是,當年新加坡第二、三任總理交替之際,非典疫情正對衆多東南亞國家的社會經濟造成嚴重沖擊。

當時的吳作棟,面對外界關于他何時辭任的詢問時,立下了“隻有新加坡經濟完全擺脫2003年非典造成的陰影後才會卸任”的誓言,并在2004年8月平穩完成交接。

今天,李顯龍時代結束

新加坡前三任總理

20年光陰荏苒,邁過新冠疫情危機的新加坡,在2024年經濟增長率、核心通脹率等宏觀名額有望全面向好;而在經濟基本面平穩複蘇的背景下順利交棒,這也為李顯龍政府的最後一個任期畫上了圓滿句号。

變與不變的綜合考量中,濱海灣的魚尾獅仍源源不竭地噴吐着水柱。喊出“攜手前進”的黃循财内閣,能否帶領新加坡在下一篇章,繼續書寫“淡馬錫模式”的繁榮神話?“4G”時代開啟,新的挑戰也來了。

文中配圖部分來源于視覺中國,部分來源于網絡

本文首發于《南風窗》雜志2024年第11期

作者 | 吳陽煜

編輯 | 謝奕秋

值班主編 | 黃茗婷

排版 | 八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