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線觀察:“北疆民心橋”架起了什麼?

作者:牙克石融媒

2024年春節前,内蒙古烏蘭察布市興和縣政協委員毛俊敏提出了一條關于規範鄉村餐飲流動大篷車的提案。

“在村子裡舉辦婚喪嫁娶事宜,常常會配備餐飲的流動大篷車。大篷車經營時間、服務對象、經營場所不固定,經營設施比較簡陋。”毛俊敏在大篷車上參加活動時,仔細觀察了人員就餐情況、餐具消毒情況,發現在這其中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毛俊敏梳理調研情況,針對加強“餐飲服務流動大篷車”管理提出了建議并上傳至“北疆民心橋”。春節後,毛俊敏上班時便在系統上看到了有關部門針對此項建議的回複。4月底,建議問題已經辦結完畢,若幹具體監管措施同步跟進。毛俊敏感到滿意的同時,也發現自己作為政協委員,肩頭的責任更重要了。

一條建議如何能迅速轉變為實際的措施?

追溯整個辦理流程,會發現核心環節正是興和縣推出的線上平台“北疆民心橋——興和縣代表委員數字綜合服務平台”。

提案建議一旦上了“北疆民心橋”平台,就會以興和縣委的名義向承辦機關交辦,落實效率大大提升。曾經則由政協提案委員會會同政府辦公室送出到有關承辦機關。

“北疆民心橋”的前身是興和縣人大代表數字服務平台,後來将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三家合于一網,更新改造成如今的“北疆民心橋——興和縣代表委員數字綜合服務平台”。平台除了可以辦理提案、議案、建議等,還有學習教育訓練、會議管理、綜合考評等功能。

一線觀察:“北疆民心橋”架起了什麼?

興和縣推出“北疆民心橋——興和縣代表委員數字綜合服務平台”。人民網記者 劉藝琳攝

代表委員利用專屬賬号實作全流程線上履職,實作了部門、代表委員之間資源共用、資訊共享。此外,通過興和縣委組織部、人大、政協日常履職考核和數字平台“線上”履職考核相結合的綜合考評方式,實作對代表委員全年履職情況的綜合評價,考評結果作為代表委員連任和勸辭的重要依據。

除了可以在電腦端使用,“北疆民心橋”平台也在手機端上線了小程式。興和縣城關鎮人大主席陳曦從手機上打開民心橋小程式,村民向她提出的建議一目了然。

作為人大代表,在她的背景,一條條建議或轉辦或辦結,井然有序。

陳曦說:“有了線上平台,群衆想給代表委員提建議就不用來回跑路了。”為友善一些教育程度較低,不能打字的群衆提建議,小程式開設了語音錄制功能,類似的細節在“北疆民心橋”上還有很多。

“北疆民心橋”是興和縣探索推進“兩代表一委員”(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常态化履職的一項措施。

興和縣有關上司表示,“兩會”開會期間,代表委員很活躍。閉會後,活動有所減少,代表委員履職管道并不豐富,代表委員作用有所減弱。随着時間的推移,他們的身份感、成就感和責任感有所減弱。

在2023年召開的“兩代表一委員”座談會上,内蒙古自治區主要上司指出,目前代表委員普遍面臨履職方式單一、聯系群衆不緊密、履職沒有做到常态長效,以及存在各級黨委重視不夠、管道不暢、代表委員主觀能動性不強等突出問題。

興和縣針對這些問題,邁出了探索的腳步。以縣黨委為統籌,整合“兩代表一委員”工作資源,推動實作上下“一盤棋”,從縣、鄉兩級黨委層面把工作“統”起來、推下去。

除了線上上架起“北疆民心橋”,線上下将“黨代表工作站”“人大代表之家”“政協委員之家”進行整合,按照統一标準建立縣鄉村三級“兩代表一委員之家”,就近編入各級代表委員,為代表委員開展履職活動等提供統一陣地。

興和縣城關鎮二台子村的“兩代表一委員之家”就設在二台子村黨群服務中心的旁邊。

聯系二台子村的興和縣政協委員武磊敲着電腦,為即将開展的協商讨論做最後的準備。

借着京蒙幫扶的春風,武磊打造電商平台向北京銷售推廣興和縣的優質農畜産品。“我們去年全縣所有的農副産品銷售額接近2500萬,但是在二台子村銷售隻有不到150萬。”這次讨論的議題正是“努力提升二台子村電商平台效能,助力村民增收緻富”。

圍繞這一議題,黨代表、村民代表、其他聯村政協委員以及農科局、市場局、工信局等職能部門代表一一發言表态,會議結束,一條條提升平台效能的方法措施也梳理清晰了。

一線觀察:“北疆民心橋”架起了什麼?

二台子村“兩代表一委員之家”内,代表委員及有關部門正在商議提升二台子村電商平台效能辦法。人民網記者 劉藝琳攝

二台子村正是在代表委員的提議下,在全縣率先推行“一村一品”“一戶一策”“一類一補”政策,積極引進電商平台,幫助村民增産增收。

“有了聯絡站,我深切地感到自己是一名黨代表。我亮出了黨代表身份後,群衆也敞開了心扉,把問題和困難交到了我手上。”興和縣黨代表、二台子村黨支部書記梁豔表示,二台子村在“兩代表一委員”的工作機制推動下,代表委員常态化開展入戶敲門、串門行動,走訪了解群衆急難愁盼,形成了“及時辦、上報辦、跟蹤辦”的工作模式。

據介紹,興和縣代表委員通過“線上+線下”履職方式,提出改善民生、營商環境、鄉村振興等方面意見建議312條,較2022年增加195條;幫助群衆解決務工就業、居住環境、供暖用水、醫療救助等各類問題1400多個;由代表委員作為第三方參與基層治理和沖突化解,全縣信訪總量較2022年下降20%以上。

民族團結鄉大五号村村民古繼中說:“我們選出來的代表能回到我們身邊,真心實意地替我們說話,為我們辦事,我們沒白選、選對了!”

“通過我們的工作,讓代表委員直接到基層,與老百姓面對面接觸。有了平台和切入點,代表委員的作用也可以充分發揮出來,老百姓對代表委員也有了認同感。”興和縣委書記王會雨介紹,“兩代表一委員”工作機制不僅提升了履職活力和履職質效,更有效地架起了黨群幹群“連心橋”,創新了基層社會治理方式方法,群衆關心的問題通過代表委員參與基層治理得到有效化解。

為更好引導和推動“兩代表一委員”常态化履職盡責,2023年9月,内蒙古自治區建立了“代表委員建言直通車”機制。内蒙古自治區黨委辦公廳代表委員處處長安平介紹,全區各級代表委員可以通過“直通車”,直接向自治區黨委建言資政、反映問題,其中不少好建議都轉化為了黨委和政府的決策部署。

來源:人民網-内蒙古頻道

編輯:張金峰

編審:趙宗傑

終審:李恩廣

總監制:肇慧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