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安海鎮系統推進“黨建+”鄰裡中心建設 黨建引領聚合力 為民服務“鄰”距離

作者:閩南網

日前,2023年度泉州市、晉江市“黨建+”鄰裡中心星級評定結果揭曉,安海鎮安平社群“黨建+”鄰裡中心獲評泉州市、晉江市五星級“黨建+”鄰裡中心;西安村“黨建+”鄰裡中心獲評晉江市四星級“黨建+”鄰裡中心;西門村“黨建+”鄰裡中心獲評晉江市三星級“黨建+”鄰裡中心。

成績的取得,是安海鎮高起點規劃、系統推進“黨建+”鄰裡中心建設的展現。

近年來,安海鎮堅持黨建引領,以群衆需求為導向、以群衆滿意為評判标準,采取“系統化推進、清單化管理、多元化營運”模式,全域一體謀劃、分批分類推進“黨建+”鄰裡中心建設,着力打造開放、集約、共享的“一刻鐘”便民利民惠民生活服務圈,讓群衆真正感受到基層服務和治理方式的大轉變。

據悉,目前,安海鎮已建成村(社群)“黨建+”鄰裡中心6個、在建6個。這12個“黨建+”鄰裡中心分布在安海鎮各工作分片區,可輻射全鎮,有社群型、農村型、園區型等類型,不斷完善黨群服務陣地體系覆寫面。

安海鎮“黨建+”鄰裡中心建設都有哪些做法和成效?給群衆生活帶來了哪些變化?本期“愛安海”帶大家走進此次獲獎的3個星級“黨建+”鄰裡中心一探究竟。

安平社群黨建“聚鄰”拉近“鄰距離”

昨日,在安平社群“黨建+”鄰裡中心的衛生健康服務站,來自晉江市第二醫院(安海醫院)内科的李哲安醫生及康複科的陳青雲醫生正現場坐診,為安平社群居民提供優質、便利的醫療服務。

安海鎮系統推進“黨建+”鄰裡中心建設 黨建引領聚合力 為民服務“鄰”距離

安平社群“黨建+”鄰裡中心提供一站式衛生健康服務。

“自從社群建了這個衛生健康服務站,每天都有醫生坐診,看病拿藥不用再跑醫院,在這就能刷醫保卡拿藥,很友善。”李老伯患有高血壓,過去需要家人接送才能前往醫院開藥,如今自己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一站式醫療服務。對此,他十分滿意。

衛生健康服務站正是安平社群依托“黨建+”鄰裡中心,讓居民、企業職工享受家門口、廠門口服務的一個縮影。

安平社群内有5個住宅區、1個工業區,企業228家,社群住戶、企業員工近2萬人……作為一個高密度居住的社群,如何服務好、凝聚好廣大居民及企業員工,是一個重要課題。近年來,安平社群黨支部堅持黨建引領,精細化調研,認真梳理居民需求清單,對原有社群黨群服務中心空間進行整合規劃,并積極向上對接資源,整合下沉的多部門服務資源,不斷完善鄰裡中心功能布局,成功打造了能夠滿足各類群體需求的“社群+園區”型“黨建+”鄰裡中心。

便民服務中心、老年活動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衛生健康服務站、職工服務中心、企業共享會議室、紅蜂驿站、物業服務站……走進安平社群“黨建+”鄰裡中心,“老有所養、幼有所育、病有所醫、食有所安、居有所樂、事有所辦”等相關服務配套一應俱全。

“在這棟樓裡,辦事、醫療、養老、托育等應有盡有。我現在基本每天都來鄰裡中心報到。”作為安平社群“黨建+”鄰裡中心的常客,居民蔡尚遠笑着說,自己的孫女也很喜歡到鄰裡中心參與繪本閱讀、手工體驗等,家中“一老一小”都愛來“黨建+”鄰裡中心。

安平社群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蔡金鎖介紹,在社群“黨建+”鄰裡中心建設之初,該社群就明确聚焦區域群衆“一老一小”民生服務需求,積極發揮陣地作用,持續加強養老、育幼、醫養結合服務矩陣建設。

目前,安平社群“黨建+”鄰裡中心建有老年活動中心、日間照料中心、乒乓球室等多樣化老年人活動區,還組建成立了“安平社群兼合式老人協會”和安平木蘭拳協會,常态化開展有各類老年人活動。在育幼方面,社群積極對接晉江市婦聯兒童之家、晉江市教育局鄰學社等資源,常态化運作青少年活動中心、青少年多功能教育訓練室,統籌開展托管便民服務,成功舉辦職工子女暑托班,并引入晉江市文旅集團趣未青少年教育訓練中心在社群青少年宮持續開展活動。

安海鎮系統推進“黨建+”鄰裡中心建設 黨建引領聚合力 為民服務“鄰”距離

安平社群“鄰學社”開展親子閱讀公益活動。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一場職工親子趣味活動在安平社群“黨建+”鄰裡中心舉行。豐富多彩的活動不僅讓企業職工及家屬樂在其中,也極大豐富了轄區職工的文化生活。

據悉,安平社群根據“外來人口多、企業工廠多、流動性大”等特點,社群“黨建+”鄰裡中心常态化舉辦各類服務企業職工的文體活動和親子活動。同時,鄰裡中心建有安海鎮職工服務中心,為社群外來人口提供企業招聘、團建、技能教育訓練、心理咨詢等一站式服務。

不僅如此,安平社群還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不隻将鄰裡中心定位為便民服務平台,更作為基層治理的“中樞”,因地制宜整合力量,以服務供給提升治理效能,更好發揮引領基層治理的重要作用。

目前,安平社群共與市鎮30多家機關進行黨建共建,建立“組織關聯、服務聯抓、活動聯辦”的“三聯共建”機制,為“黨建+”鄰裡中心賦能。同時,以鄰裡中心為圓心,共劃分8個二級網格、13個三級網格,配有專兼職網格員55人。結合網格服務站設定鄰裡網格服務點,延伸鄰裡中心服務觸角,讓群衆在家門口就找得到服務,真正做到“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

蔡金鎖表示,下一步,安平社群“黨建+”鄰裡中心将繼續聚力創新服務,“請”進新資源創造更多服務機制,把鄰裡中心真正建設成為黨員群衆的溫馨家園。

西安村文化“潤鄰”激活“鄰聚力”

日前,記者來到安海鎮西安村“黨建+”鄰裡中心,經改造提升的黨群服務中心面貌煥然一新。原先于二樓的辦事空間調整至一樓,并設定有便民服務站和“綜治+”治理中心,群衆辦事更加便捷。

安海鎮系統推進“黨建+”鄰裡中心建設 黨建引領聚合力 為民服務“鄰”距離

改造後的西安村“黨建+”鄰裡中心煥然一新。

西安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顔鴻帛介紹,西安村原黨群服務中心因建設使用年限較久,存在空間布局不合理、功能建設不夠完善等問題。去年,西安村以建設“黨建+”鄰裡中心為契機,遵循“服務優先、高效實用”原則,對黨群服務中心内外部進行改造,對周邊環境進行整治,并按照“辦公面積最小化,服務場所最大化”的“親民化”原則,實作“一室多用”,着力打造“喜進入、愛參與、好共享”的“一站式”服務綜合體。

在西安村“黨建+”鄰裡中心,記者發現,中心内外随處可見以西安村土筍凍為原型創作的卡通形象IP,其造型生動有趣,格外引人注目。

“去年,我們依托‘黨建+’鄰裡中心建設,以黨群服務中心改造提升為突破口,系統謀劃鄉村文化振興,圍繞西安村土筍凍特色産業和曆史文化,啟動了村LOGO、卡通形象IP等一系列展現村特色的文化辨別設計,統一規劃運用于‘黨建+’鄰裡中心等陣地。”顔鴻帛說,除提煉設計特色文化辨別外,西安村還對接泉州職業技術大學資源,策劃拍攝西安村宣傳片,邀請晉江市方志辦指導并啟動村志編撰。相關工作不僅激活了鄉村文化基因,讓西安村頻頻出圈,更凝聚了鄉村發展合力。

聚焦文化“潤鄰”,西安村以“黨建+”鄰裡中心建設為契機,于鄰裡中心二樓規劃建設了村史館(産業文化館)。該館系統展示了西安村的曆史、人文、産業及革命事迹等,建成投用後,吸引了一批批華僑、鄉賢、市民、學生進館了解村情。其不僅讓鄉村記憶得以活化,也讓群衆對西安的鄉土文化和“鄰裡一家親”意識有了認同感、歸屬感。

安海鎮系統推進“黨建+”鄰裡中心建設 黨建引領聚合力 為民服務“鄰”距離

學生走進西安村“黨建+”鄰裡中心參觀村史館(産業文化館)。

今年清明期間,一場鄉賢座談會在西安村“黨建+”鄰裡中心舉行,來自海内外各行各業的50多名西安村鄉賢代表歡聚一堂,共叙鄉情、共商發展。看到鄰裡中心建設所帶來的村莊變化,鄉賢們紛紛主動認領村建項目及公益事業項目,進一步激活了“鄰聚力”,助力鄉村發展。

“自從西安村‘黨建+’鄰裡中心開始建設後,我們村好像被施了魔法一樣,變幹淨了,變漂亮了,鄰居之間的聯系也更加緊密了……”說起“黨建+”鄰裡中心建設所帶來的變化,村民顔先生很是高興。

據了解,西安村将人居環境整治、周邊環境美化、交通道路提升改造、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等納入“黨建+”鄰裡中心建設,積極推動實作服務配套、環境提升與用好用活“黨建+”鄰裡中心的“雙向奔赴”。

位于西安村“黨建+”鄰裡中心右側的鄰裡驿站和紅蜂驿站,原先是一處衛生死角。在推進“黨建+”鄰裡中心建設過程中,西安村積極策劃、對接,整治髒亂差地塊,并連結黨建、工會、人社等有關部門資源下沉打造鄰裡驿站、紅蜂驿站,為流動黨員、戶外勞動者等提供便利服務。如今每到中午時分,該服務驿站總會迎來不少在周邊工作的環衛工、外賣小哥、建築工在此休息、吃飯、充電。對于該驿站建設,大家都給予好評。

除了推動服務硬體及環境提升外,西安村還以“黨建+”鄰裡中心建設為契機,持續深化黨組織共建共促。目前,村黨總支已與泉州職業技術大學等15個黨組織共建,在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和鄉村振興方面實作工作互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同時,該村以鄰裡中心為陣地,常态化開展内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鄰裡主題活動、研學活動等。自鄰裡中心建成以來,已累計開展各類活動超53場,增強“遠親不如近鄰”的情感,營造和睦相處、互幫互助的鄰裡氛圍。

顔鴻帛表示,下一步,西安村“黨建+”鄰裡中心将結合實際,繼續做好鄰裡中心優化與提升,結合現實條件和群衆需求,探索創新服務方式、豐富服務内容,融入本土特色元素,打造具有亮點的鄰裡中心項目,不斷激發長效活力,努力繪就西安村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

西門村服務“便鄰”解決“鄰期盼”

正午時分,安海鎮西門村“黨建+”鄰裡中心的長者食堂裡熙熙攘攘,老人們圍坐在一起,一邊用餐,一邊拉家常,其樂融融。

長者食堂位于西門村“黨建+”鄰裡中心鄰裡小院,該小院是西門村村委會舊址。自2018年西門村新黨群服務中心建成後,該舊址便閑置下來。去年,西門村以“黨建+”鄰裡中心建設為契機,從村情實際出發,聚焦村民最關注的“一老一小”兩個重點群體需求,投入80多萬元将舊村委會打造成“鄰裡小院”,一樓建設為長者食堂,二樓設定為“四點鐘學校”,通過完善相關配套,回應群衆“養老”“托幼”的民生需求。

“之前我們在調研中發現,群衆對‘一老一小’的需求反映最為強烈。是以,我們選擇将毗鄰村老人活動中心及幼稚園、國小的舊村委會改造成為鄰裡小院。其中,長者食堂按照‘政府補助一點、村級籌一點、個人出一點、慈善捐一點’的多元參與方式,搭建長者食堂助餐服務體系,有效解決高齡、獨居、空巢等老年群體的就餐需求。目前,每天中午都有30多位老人在此就餐。”西門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李福松介紹,西門村堅持從百姓實際需求出發,解決“鄰期盼”,通過優化陣地功能布局,在重複功能上做“減法”,在優勢互補上做“加法”,讓群衆能真正受益。

安海鎮系統推進“黨建+”鄰裡中心建設 黨建引領聚合力 為民服務“鄰”距離

西門村“黨建+”鄰裡中心紅色閱讀空間

除了鄰裡小院外,在西門村,記者發現,“黨建+”鄰裡中心有别于一站式的鄰裡中心,采取的是“一中心、多站點、全覆寫”的布局體系,以黨群服務中心為主體,集約整合分布在群衆周邊的閑置空間、辦公樓、夾層通道等零散場所,通過整空間、強功能,打造便民高效的“一刻鐘”鄰裡服務圈。

位于西門村黨群服務中心不遠處的村“黨建+”鄰裡中心公共衛生服務站,原先是一處廢棄的雜物間,經整理改造後,成了配備全科診室、健康小屋、治療室、藥房等的衛生服務站,極大地友善了群衆就醫。

與此同時,位于公共衛生服務站正對面的紅色走廊,原是供群衆避暑納涼的場所。自“黨建+”鄰裡中心啟動建設後,西門村黨總支創新謀劃,集約打造了紅蜂驿站、招聘驿站和流動黨員服務驿站,配備桌椅、書刊、微波爐、燒水壺、充電器、雨具等,為新就業群體、環衛勞工、快遞小哥提供免費服務。同時,在招聘驿站設有LED顯示屏,為轄區150多家小微企業免費釋出招聘資訊。目前,已累計幫助企業招聘員工超50人次。

安海鎮系統推進“黨建+”鄰裡中心建設 黨建引領聚合力 為民服務“鄰”距離

西門村紅蜂驿站

除了對外部空間的整合盤活外,西門村黨群服務中心還積極利用中心樓梯轉角等使用率極低的空間,設計建造了“便家生活鋪共享手作坊”“科學小知識”“24節氣”等功能區,起到便民及知識宣傳等作用。

“自從我們村建起了‘黨建+’鄰裡中心後,相關硬體配套越來越完善了,待上一整天也不乏味。”西門村村民楊老伯是鄰裡中心的常客,早晨他常會到鄰裡中心的紅色閱讀空間看書,或前往老人活動中心休閑娛樂;中午在“長者食堂”吃實惠的午餐;下午送孫子到“四點鐘學校”做作業,有空他還會主動參與鄰裡中心的志願服務,并赢得相關積分換取獎品。

如今,像楊老伯這樣每天到鄰裡中心“打卡”的村民還有很多,鄰裡中心已成為厝邊休閑娛樂、享受服務的好去處。

李福松表示,下一步,西門村将繼續堅持整合資源、不斷提質,繼續打造“黨建+”鄰裡中心特色亮點,提升服務能力,讓群衆主動來、願意來,讓民生福祉更有質感。

本期策劃:方錦枞錢健銘張志耐

本期執行:記者林伊婷秦越通訊員陳鈞

來源:晉江經濟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