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淨賺4500億人民币!軟銀跑路了,阿裡變真正“中國企業”

作者:金投網

最近,軟銀就宣布它幾乎賣光了所有阿裡巴巴的股份,走出了跟李嘉誠差不多的路,賣了中國資産去買英國公司。

二十多年前,在與馬雲會面後交談不過幾分鐘後,日本前首富孫正義就決定向阿裡巴巴投入2000萬美元,創造了一段回報率上千倍的投資神話,2004年,孫正義再度投資阿裡6000萬美元。

淨賺4500億人民币!軟銀跑路了,阿裡變真正“中國企業”

而現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監管申封包件顯示,軟銀已認證預付遠期合約出售了價值約72億美元(約合495億元人民币)的阿裡股票,這将導緻軟銀在阿裡的持股最終降至隻剩3.8%,遠低于最高時的34%。去年,軟銀曾創紀錄地抛售了290億美元的阿裡股票。

以前軟銀有48%的淨資産,都是靠阿裡撐起來的,現在阿裡占比接近0%,反倒是英國的晶片設計公司ARM占比達到45%,取代了阿裡以前的地位。

不過比起李嘉誠在内地賣地,孫正義賣阿裡要賺的更多。

20多年前,孫正義投資阿裡的時候隻掏了74億日元,這些年賣掉阿裡的總回報超過了9.7萬億日元,足足賺了1300多倍,即使按照現在跌成狗的日元匯率來算,也相當于4500億人民币。

那麼,為什麼軟銀要賣掉阿裡這顆搖錢樹?

一方面是軟銀開始梭哈AI了,因為之前投資滴滴等各種失誤,軟銀怒虧了1300多億。

衆所周知,軟銀業務豐富,囊括了大多數早期明星初創和行業巨頭,最著名的莫過于Uber、WeWork、滴滴出行、Arm、Nvidia、位元組跳動、阿裡巴巴和Slack。但是在2019年,軟銀“水逆”不斷,WeWork在IPO前夕倒下、Uber和Slack流血上市、衛星公司OneWeb破産等等。

特别是滴滴,要知道,滴滴自成立以來,就是一直在虧錢的。

淨賺4500億人民币!軟銀跑路了,阿裡變真正“中國企業”

據滴滴此前招股書披露财報資訊,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滴滴的淨虧損分别為150億元、97億元和106億元。

此後兩年更是接連大額虧損,2021年淨虧損484億元,2022年則虧了238億元。

按照這幾年的虧損金額統計,截至目前,滴滴大約虧損了超1300億元。

可以說,自成立以來,滴滴就沒有實作過季度盈利。

投資不給力,那麼隻能賣阿裡,它投資ARM等晶片公司的錢都是賣阿裡賺的。

2016年,為了籌措資金收購英國公司ARM,就套現了100億美元。2019年,再次套現130億美元。進入2020年之後,受疫情等因素影響,軟銀在海外的投資遭遇巨額虧損,為了填補窟窿,隻能繼續從阿裡提款。當年,就從阿裡等公司套現了1.1萬億日元。

2022年套現超2300億元人民币,2023年初又套現了495億元人民币,剩下3.8%的股份。到現在幾乎清空了阿裡股份,意味着後面又套現了不少錢。

據悉,軟銀持有ARM高達90%的股份,自ARM去年9月在納斯達克上市以來,其股價已經累計上漲了約70%。

另一方面是,阿裡本身也在渡劫。

阿裡巴巴,這個在中國網際網路界扮演着巨人般角色的公司,已經上市将近10年了。一開始,他們通過大規模的投資和收購,擴大了自己的業務版圖。從餓了麼、高德地圖到UC、優酷等,甚至還有涉足傳統零售領域,如收購大潤發、入股蘇甯等。

淨賺4500億人民币!軟銀跑路了,阿裡變真正“中國企業”

然而,随着時間推移,由于本身以及外界的各種原因,阿裡巴巴的市場佔有率從70%急速下降至30%。

特别是,2020年下半年開始,阿裡的股價一路下跌,今年一季度阿裡淨利潤9.19億,比去年同期是暴跌了96%,核心業務電商都快被偷家了,而軟銀清空股份也讓市場更擔心大股東是不是不看好阿裡的發展了。

當然,這樣阿裡也算是真正變成了“中國企業”,你覺得中國的阿裡未來能不能穩住業績,這波軟銀“跑去英國”是明智還是會後悔呢?

從财報資料來看,阿裡巴巴四季度收入達到2218.74億元,同比增長7%,超出了市場預期。全年收入更是高達9411.68億元,同比增長8%。這一成績的取得,得益于阿裡巴巴在電商、雲計算、數字媒體及娛樂等領域的持續布局和創新。

此外,阿裡巴巴還計劃在2024年8月底完成香港主要上市轉換,這将進一步增強其在全球資本市場的影響力。完成轉換後,阿裡巴巴将在香港和紐約兩地雙重主要上市,為投資者提供更多選擇和便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