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打卡數智伊利,遇見中國乳業新未來|走進标杆工廠

作者:吳曉波頻道

5月29日—5月30日,吳曉波、秦朔聯合帶隊打卡數智伊利,解碼奶業新質生産力。走進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探訪伊利液奶全球智造标杆基地、奶粉全球智造标杆基地,感受亞洲乳業第一、中國最大乳企——伊利的數智魅力。

文 / 巴九靈

在一個空闊異常、面積達120平方公裡的巨型山谷裡,一座面積達38平方公裡的大型建築群矗立在靠山平原地帶,遠看與山齊高,讓人産生異域星球的空間站之感,這裡是由“液奶星球”與“奶粉星球”——這兩座數智化工廠為主體構成的頗有科技夢幻色彩和高沉浸感的數智化空間。

站在玻璃廊橋上觀看視訊,身體仿佛也飛翔于大草原之上;曲面化、波紋形的建築空間鑲嵌各式的高清螢幕;

沿路布設了各類模拟牛奶生産工藝的造型獨特的遊戲空間,每一個都富有巧思;

從全球領先的各類自動化裝置及生産線——均質機、超高溫瞬時殺菌機、E3超高速灌裝機生産線、AGV無人運輸車、庫卡機械手、聽裝生産線,到數字化供應鍊營運平台、智控中心,全面開放、一覽無餘,甚至連廁所也是智慧化的,門口顯示着各項使用和衛生資料。

這裡便是全球數智化程度領先的乳業智造标杆——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

打卡數智伊利,遇見中國乳業新未來|走進标杆工廠

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俯瞰圖

走起!去看中國奶業的“新名片”

在呼和浩特,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是遠近聞名的“科幻空間”,也被稱為中國奶業的“新名片”,人們普遍如此評價它:“全部是智能化裝置,有很先進的技術!”

比如,日處理鮮奶能力達7000噸,可滿足千萬級人口城市的日飲奶需求的“液态奶全球智造标杆基地”。

還有,擁有業界首個端到端全業務鍊産品追溯體系,年産6萬噸,可保障128萬寶寶每年的口糧供應的嬰配粉生産基地。

4月下旬,小巴為《标杆工廠》活動踩點提前調研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時,偶遇一個參訪團,其中有兩位本地參觀者就表示是因為“智能化”等特色亮點專程前來參觀的。

還有專程從北京、天津趕去呼和浩特參觀的外地參觀者,這占據了參觀團的大部分。

他們來自一家奶業裝置企業,在天津有工廠、北京有辦公室,第一次來。此行還包括了他們的客戶——一個擁有600頭奶牛的企業負責人。

“老百姓都不知道牛奶怎麼包裝、怎麼做的呀?(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有一個普及作用。而且大家會知道我們的牛奶(智能化)其實做得非常好,不比國外的差。”該奶業裝置負責人對小巴說道。

比如,牛奶的長達6—8個月的保質效果來自于六層複合膜,這是大多數消費者都不知曉的。

那位奶牛企業的負責人,尤其關注伊利在奶牛養殖方面的數智化成果。這是她希望向伊利取取經的。

據了解,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的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場項目投資7億元,規劃奶牛存欄12000頭。

一方面,通過基因組檢測和胚胎移植技術,篩選和培育最優性能的奶牛,另一方面通過大資料,實作對牧場和奶牛全生命周期監控與管理。

用一位牧場主的說法:“以前奶牛的健康名額全靠人工觀察記錄,如今一個數字化系統就能輕松完成了。”

智慧健康谷的智慧發展之道

多位講解員告訴小巴,最讓人興奮的參觀點是近距離觀摩“液奶星球”的自動化生産線。

小巴此前參觀過多個智能工廠,但一般隻能隔着玻璃遠望閃着不鏽鋼光澤的、形狀各異的“金屬機器”。

而伊利開放了一個大型的包裝生産線空間,參觀者可以與生産線裝置幾乎零距離接觸,裝箱機、分包機、貼管機、雷射列印機、封箱機、稱重檢測機……就在眼前,光亮如新。

它們是全球第一台E3灌裝機的組成部分。這台灌裝機可以将灌裝速度提升至最快每小時40000包即每秒11包,創造全球紀錄,比上一代技術總體年産量可增加60%、營運成本節約可達10%。

背後是“卡脖子”技術級的包材滅菌工藝——電子束殺菌技術的應用。在紙包裝灌裝領域,包材滅菌工藝決定着灌裝速度的上限。

此外,還運用了全球最先進的視訊捕捉技術對吸管粘貼情況進行檢測,一旦發現漏貼吸管的産品還會進行剔除,確定精準率達100%。

打卡數智伊利,遇見中國乳業新未來|走進标杆工廠

伊利液奶工廠E3灌裝機

從現場還可以直覺部分勞工作業、維修等動作。以勞工的服裝和狀态而言,都已經完全不似傳統勞工那樣局促。

還有,十隻橘色庫卡機械手臂揮舞着手臂開展碼垛的工作,極大地節約了人工。這對于小朋友尤其具有吸引力,小巴就觀察到不少國小生蹲在玻璃看台前好奇地觀摩這四隻手臂,仿佛見到了卡通片中的巨人手臂。

打卡數智伊利,遇見中國乳業新未來|走進标杆工廠

伊利自動化碼垛機

整個打包裝箱的生産流程,幾乎全都是自動化的。碼垛完成之後的成箱牛奶會通過AGV無人運輸車拉到亞洲自動化程度最高、擁有22100個貨位的立體倉庫去儲存起來。

共160多台AGV無人運輸車,每台最高承載量達到一噸左右,行進路線分别通過掃描充電區的二維碼規劃——每個二維碼的行進路線不一樣互不幹擾,有序通行,都有相應的責任人負責監控和監護,最大限度發揮運輸效率。

在“奶粉星球”,則有全球運作最為穩定、罐裝産品品質最高的2條聽裝生産線,整條産線配置11道線上檢測裝置,用于産品的品質線上檢測;條包生産線,共計4台機器,每分鐘可同時生産1440條奶粉。

每條生産線每分鐘可以切割45次,每一次能切割8小條奶粉;全球最先進的抑菌型四效蒸發器;中心化驗室,實作資料全方位自動采集、分析和應用,全程可追溯,1分鐘内可出具配方乳粉中20多項名額的檢測資料。

這其中,值得挖掘體驗之處頗多。

比如,讓小巴感到十分有趣的是濃奶轉化為奶粉的“液轉固”的自動化過程:濃奶通過高壓均質機抽送到53米高的噴粉塔頂進行噴霧,噴粉塔采用全球最先進的均風器以及可調整高度的噴槍系統,在均勻送風的同時完成奶粉的造粒過程,利用53米的空間落差,奶粉在幹燥下落過程中會形成空心顆粒,空心的奶粉在20℃—50℃的溫水中,無需攪拌、7秒便可以快速溶解。

乳業标杆:伊利的數智化進化史

怎麼樣?一起去呼和浩特看看吧。5月29日—5月30日,“走進标杆工廠”伊利站走起。

屆時将由吳曉波、秦朔老師一起帶隊企業家群體走進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的“液奶星球”“奶粉星球”以及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伊利出席和分享嘉賓則有伊利副總裁張轶鵬、數字科技中心總經理尚直虎等。

雙方将從更專業、更深度、更全面的角度為企業家群體全面解碼數智伊利以及奶業新質生産力。

這是伊利多年發展濃縮的精華,更是一份可供乳業乃至全行業參考借鑒的寶貴的數智化發展經驗。

随着數字化時代的不斷演進,面對行業的變革與消費者數字化生活習慣的深化,伊利集團早已搶先一步,全面加速啟動數字化戰略。

如今,生産端,伊利國内所有工廠均實作了智能化布局。這些智能化生産基地各具特色,比如在甯夏,伊利打造了智慧乳業樣本工廠,代表了伊利在智能制造方面的頂尖水準。

而在呼和浩特,伊利奶粉金澤工廠更是憑借“乳粉全生命周期智能化品質管控”,成功入選“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範試點工廠”。

而在研發端則可以展現技術創新與數智化的高度融合。比如,伊利的“良種牛品質更新工程”,成功自主培育出國内排名第一的種公牛;全球首創的乳鐵蛋白定向提取保護技術,将常溫純牛奶乳鐵蛋白保留率由10%提高到超90%。

另據伊利釋出2023年度業績報告:端到端的産品創新周期縮減了20%。

除了生産、研發環節實作全方面的數智化,在營銷、供應鍊等方面的成果也不可小觑。比如,2023年度業績報告提到,間接采購的效率提高了40%。

舉例來說,去年3月,伊利上線了業内首款GPT應用産品——YILI-GPT,在行業内率先推進AIGC技術的産業應用;

去年5月,中國乳業首個超寫實數字人“金婰”直播亮相;

去年6月,伊利元宇宙數字孿生工廠正式公測上線,堪稱全球乳業首個元宇宙數字孿生工廠……這些伊利的鮮活創新,讓人産生熱辣滾燙的撲面感受。

打卡數智伊利,遇見中國乳業新未來|走進标杆工廠

伊利智控中心

可以發現,伊利在數智化的道路上不斷加速,集中表現為其持續打造的“全鍊條覆寫”“全場景滲透”“全方位互動”“全品類共享”的“四全營運體系”,來為消費者帶來更加智能、便捷的乳制品體驗。

小巴是穿越了大半個中國從杭州抵達呼和浩特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的,在這個占全國奶業産值超過一半、被譽為“世界乳業科技之都”的城市的幹爽的春天,感受着新鮮的空氣,仰望着碧藍的天空,品味着天然的羊肉,不禁聯想到這片土地上豐富的奶業産值和卓越的品質,必然離不開伊利對綠色、智能、健康産業的不斷追求和創新。

5月29日—5月30日,前往呼和浩特,共同感受傳統制造業如何華麗轉身,邁進數智化新時代,見證伊利如何運用“數智力”,讓制造更智能、更高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