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多地公共廁所有新功能,隻要19.9元,可看尿正常名額!

作者:胡華成
多地公共廁所有新功能,隻要19.9元,可看尿正常名額!

隻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生意。隻有你想不到的生意,就沒有他們做不了的生意。

廁所在很多人看來是沒有辦法做生意的,畢竟這是相對私密的場所。關鍵是如果一個人在上廁所的時候,另外一個人在旁邊推銷,會讓人感覺很奇怪的,甚至是反感。

大多數人能想到的生意可能就是出售廣告位了吧?這也算是一個不錯的生意。

但是這個收入是存在上限的,而且需要不斷去拉廣告贊助商。有沒有一種生意,不需要推銷,去上廁所的人也會直接付費的呢?

最近,很多公共廁所給出了解決方案,那就是引入智能小便池。他們主要出現在了男廁所裡,因為這個智能小便池主要是用來檢測尿液的各項名額的。

多地公共廁所有新功能,隻要19.9元,可看尿正常名額!

我所在的常州,萬達廣場的公共廁所就有這個功能。媒體報道上海的多家商場也有這樣的功能。

很明顯,這種功能并不是免費的,而是收費的。不知道這些做智能檢測小便池的商家是不是看過我們之前的文章?

早在2019年,我就釋出過一篇文章,标題為《泣血思考,5G時代,抓住這個風口,打敗蘋果、亞馬遜易如反掌!》。文章主要介紹了智能馬桶未來的市場想象力。

之是以我在5年前就分享了這個内容,是基于對大健康方向的看好,這是一個數十萬億的市場,可是入口在哪裡呢?

入口很有可能發生在廁所,因為假設我們有方法在第一時間檢測到尿液或者糞便的相關資料,那麼就有可能在身體出現大病之前發出警告,最終實作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我在當時想的是智能馬桶家庭化,讓它走進千家萬戶。商業模式分為前端和後端,前端采用的是耗材模式,後端則是走萬物互聯模式。

智能馬桶的耗材模式是什麼意思呢?既然智能馬桶可以檢測出相關資料,那麼就要用到與之相對應的試劑或者是濾芯等配套檢測裝備。這些東西屬于易耗品,用完就要換,否則智能馬桶就變成了普通馬桶。我們可以通過持續銷售耗材來賺取一定的利潤。

另外,智能馬桶本身還會與手機、冰箱、電視機等智能裝置連在一起。在我們手機收到今日份異常的資料後,可以給你發出建議吃什麼食物或者是到哪裡體檢的消息。隻要我們通過這個連結或者建議通道購買東西,平台就可以賺到相應的提成。

從目前公共廁所的智能小便池來看,它已經初步具備了智能馬桶所需要的東西,但是隻能算是初級階段。

多地公共廁所有新功能,隻要19.9元,可看尿正常名額!

盡管這是一個初級階段,但是它的盈利模式也非常清晰,那就是通過廁所表面的電子屏喚醒你好久沒有體檢的記憶。

國内有太多人5年可能也體檢不了一次,因為很多公司,尤其是三四線城市的私營企業不太可能給員工們提供年度體檢的福利的。公司不提供,他們個人也不會去醫院主動檢查,因為體檢一下少說要1000多,多的話可能要兩三千元。

如此高的體檢價格使得很多身體沒有異常的人不會去主動體檢的。把這1000多花了,可以買很多快樂了。

這個小便池的文案就切中了這個痛點,它會在螢幕上顯示,你有多久沒體檢了?即刻掃碼擷取你的尿檢報告吧!螢幕上還會告訴你,隻需三步,便捷準确。

據了解,這樣一份尿檢的檢測價格是19.9元。上海的劉先生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選擇了一次檢測,大約10分鐘後,就收到了相關的結果提示。報告顯示,劉先生的微量白蛋白有點高。劉先生對于這樣的結果表示懷疑,于是就在商場散步了一個小時,喝了一些水,再次檢測了一下。這次結果顯示,微量白蛋白正常,但是葡萄糖含量略微升高。

它這個報告跟醫院的檢測報告有什麼不同呢?答案就是醫院會給出一個具體的數值,然後再給一個參考範圍。但是它這個并不會,隻會告訴你偏高還是偏低,比較粗,結果不具備參考性。

劉先生的案例就已經告訴我們答案了,剛開始是微量白蛋白偏高,喝了水之後,這個名額正常了,結果葡萄糖又偏高了。

不管準确與否,但是這些智能檢測的小便池廠家倒是有可能真的賺到錢,畢竟一天之内總有幾個是對此比較好奇的人,一個人就需要19.9元,10個人就是199元。

你看到這樣的小便池會掃碼支付嗎?

多地公共廁所有新功能,隻要19.9元,可看尿正常名額!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用資本思維與新商業模式融合,全世界都是你的舞台!

在新商業的世界裡,沒有被淘汰的行業,隻有被颠覆出局的企業,現在所有的商業競争都會聚焦在“模式創新與資本運作”上。

一家公司或者一位老闆,如果創新能力與資本思維短缺,注定會提前敗下陣來。

請記住:沒有創新力,哪有想象力;沒有想象力,何來競争力;要想破局突圍,必須颠覆原有商業模式,重構新的商業模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