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Nat Nanotechnol | 南開大學團隊發現糖尿病足潰瘍新療法:Janus脂質酶修複受損組織與促進愈合

作者:生物探索
Nat Nanotechnol | 南開大學團隊發現糖尿病足潰瘍新療法:Janus脂質酶修複受損組織與促進愈合

引言

糖尿病足潰瘍經常會感染,導緻治療并發症和增加失去肢體的風險。需要治療方法來控制感染并同時促進愈合。

2024年5月13日,南開大學張春秋及張松(魏婷婷為第一作者)共同通訊在Nature Nanotechnology 線上發表題為“Janus liposozyme for the modulation of redox and immune homeostasis in infected diabetic wound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報告了Janus脂質酶的發展,治療感染,促進傷口愈合和再上皮化。Janus脂質酶由脂質體樣硒酶組成,用于清除活性氧(ROS),恢複組織氧化還原和免疫穩态。脂質酶用于包封光敏劑,用于光動力治療感染。該研究展示了在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糖尿病傷口中的應用,顯示出高ROS水準的抗菌功能,來自光敏劑和納米酶的ROS清除,從脂質酶恢複氧化還原和免疫穩态。

該研究證明脂質酶可以直接調節巨噬細胞極化并誘導促再生反應。通過單細胞RNA測序、T細胞缺陷Rag1−/−小鼠和皮膚浸潤免疫細胞分析,進一步發現産生IL-17的γδ T細胞在介導M1/M2巨噬細胞轉化中起關鍵作用。利用脂質酶控制局部免疫穩态對小鼠和小型豬的皮膚傷口修複群組織再生有效。總的來說,該研究為DFIs和其他急性或慢性傷口感染(如靜脈潰瘍、燒傷和植入物相關感染)的治療提供了一條有希望的政策路徑。

Nat Nanotechnol | 南開大學團隊發現糖尿病足潰瘍新療法:Janus脂質酶修複受損組織與促進愈合

糖尿病足潰瘍是糖尿病的主要并發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給患者帶來巨大的臨床和經濟負擔。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足潰瘍的主要臨床挑戰之一是其易受高血糖和缺氧傷口組織輔助細菌的影響,以及免疫細胞功能下降,無法控制入侵的病原體。這種情況導緻糖尿病足感染(DFIs),這是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反過來,高細菌負荷和活性氧(ROS)水準升高引起持續的發炎反應,加劇免疫穩态紊亂,進一步阻礙膠原沉積、新血管形成和再上皮化。動物模型和臨床實踐表明,已建立的治療政策包括生物工程皮膚,生長因子、抗氧化和抗菌治療隻關注單一療法,但收效甚微。是以,開發綜合治療方法,同時根除細菌,重塑氧化還原和免疫穩态,對于DFI的治療是必不可少的。

Nat Nanotechnol | 南開大學團隊發現糖尿病足潰瘍新療法:Janus脂質酶修複受損組織與促進愈合

MRSA感染的糖尿病傷口的程式化調節過程(Credit: Nature Nanotechnology)

該研究開發了一個Janus脂酶TSeL的例子,以程式化的方式促進感染糖尿病傷口的愈合過程。在治療早期,白光照射激活了TSeL中的光敏劑TDTM,快速生成的活性氧根除了糖尿病傷口中的細菌入侵。之後,TSeL中的GPX樣脂酶SeL發揮其抗氧化功能,清除ROS,減輕氧化應激。SeL通過直接互相作用和γδ T細胞依賴途徑誘導巨噬細胞從M1(促炎)表型向M2(抗炎)表型極化,進而調節免疫穩态。程式化過程促進了再上皮化和無疤痕皮膚再生。總的來說,該研究為DFIs和其他急性或慢性傷口感染(如靜脈潰瘍、燒傷和植入物相關感染)的治療提供了一條有希望的政策路徑。

原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5-024-01660-y

責編|探索君

排版|探索君

文章來源|“iNatur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