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粟裕晚年惦記一個洪幫大佬,交代身邊人:一定要給人家說法

作者:布拉達

抗日戰争期間,一個神秘的洪幫大佬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其卓越功勳卻長期被掩蓋在曆史的重重雲霧之中。這個人就是朱亞雄,南京著名的洪幫幫主。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他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為抗戰事業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然而,戰争結束後,這位曾經光芒四射的"大亞山正義堂"掌門人卻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命運際遇,甚至一度身陷囹圄。直到晚年,彪炳戰功的他仍被列為"有待平反"的對象,連同他的上級上司人一起,被曆史嚴厲審問。令人費解的是,這個人為何會淪落至此?又是怎樣的過人之舉,讓他獲得了粟裕這位開國元勳的贊許?粟裕為何如此重視平反這位曾經的洪幫大佬?答案又将指向何方?

粟裕晚年惦記一個洪幫大佬,交代身邊人:一定要給人家說法

抗日時期的秘密力量:洪幫大佬朱亞雄

1937年的那個冬季,偌大的上海城在遭受了孤注一擲的淞滬會戰後,終于難逃一個國難浩劫般的命運。作為中國最繁華的都市,上海從此淪陷,被鉗制在日軍的鐵蹄之下。在這片曾經燈紅酒綠的土地上,各種勢力開始紛紛卷土重來,試圖在動蕩的時局中分一杯羹。

其中就包括了南北兩大幫派洪門和青幫。作為長期盤踞上海的實力黑道組織,他們也開始翻身做老大。就在這時,一位幕後人物悄然登場——出身武昌的朱亞雄。這個年僅30出頭的小夥子,在1925年加入了上海洪門五聖山幫派,進而揭開了他戎馬江湖的人生序幕。

粟裕晚年惦記一個洪幫大佬,交代身邊人:一定要給人家說法

朱亞雄一開始并非貪圖權勢财富,而是出于一件家務事。當年他的女朋友被青幫一霸王硬占為妻,但作為柔弱的知識分子,朱亞雄根本無計可施。在無助憤怒之下,他加入了洪門,想以蠻力直接解決問題。從那時起,朱亞雄開啟了新的人生道路。

然而好景不長,八年抗戰一打響,上海便成了前線城市。在多次戰火的洗禮下,朱亞雄明白一個殘酷的現實:在那個由大炮統治的年代裡,任何勢力都無法幸免于難。面對着艱難的抗争和無休止的流離失所,他不得不離開家鄉,前往距上海數百裡之外的南京。

粟裕晚年惦記一個洪幫大佬,交代身邊人:一定要給人家說法

值得慶幸的是,南京這座城市也是傍江而建,具備較好的地理環境。在這裡,朱亞雄與洪門其他成員會師,共同在江浙一帶重新樹起了洪門的旗幟。他們在南京成立了"大亞山正義堂",開始發展門生,壯大實力。很快,朱亞雄便成為了聲名狼藉的"大亞山幫主"。

作為一個地下組織的上司人,朱亞雄的智慧和魄力是不容置疑的。他不僅号召了大批具有專業特長的人員加入,使洪幫實力空前強大,而且還明确表态:絕不與日僞勾結,誓死捍衛祖國河山。這一矢志不渝的抗日決心,為日後的故事埋下了伏筆。

徐楚光的介入:地下黨與洪幫的合作

1942年春季,形勢對中國軍民更趨嚴峻。雖然正面戰場上雙方仍舊膠着,但日軍的掃蕩作戰卻愈演愈烈,在敵後地區造成了重大傷亡。為了在較短時間内扭轉戰局,中國從業人員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滲透僞政權機構,發展地下力量,切斷敵人後勤線。

粟裕晚年惦記一個洪幫大佬,交代身邊人:一定要給人家說法

正在這個節骨眼上,一個年輕英勇的地下黨員徐楚光被指派執行這項艱巨的任務。作為八路軍的特派員,徐楚光肩負着非同尋常的使命:他必須以高超的僞裝能力潛入敵人内部,并尋找合适的掩護門路。

一切就從徐楚光踏上南京的那一刻開始。經過事先的部署,他很快結識了一位關鍵人物——汪僞自衛軍總司令金龍章。金龍章不但有着軍統特工的背景,更是一位地下黨密探,久負盛名。

相見之後,金龍章對徐楚光豎起大拇指,贊不絕口。畢竟作為軍統精英,他最了解這位後生的過人之處。為了給徐楚光最大程度的掩護,金龍章直接将他引見了自己在南京的"大哥"——洪幫幫主朱亞雄。

"大哥"二字一出,徐楚光不由得心中一凜。眼前這位高大魁梧的男子,正是江湖地痞流氓的祖師爺般存在,要想混入他麾下談何容易?但命運的安排往往出人意料,朱亞雄一開口,徐楚光立刻便打消了疑慮。

粟裕晚年惦記一個洪幫大佬,交代身邊人:一定要給人家說法

"小老弟,你這副規規矩矩的書生模樣,我看你可不是泛泛之輩啊!"朱亞雄含笑望着面前的年輕人,一語中的。接下來,他更是直言不諱地說:"你分明是個'勉從虎暫栖身'的劉備,胸懷大志啊!"

徐楚光被朱亞雄這一通盛贊說得幾乎語塞,暗自慶幸自己沒有輕視眼前這位洞察力非凡的"老前輩"。面對朱亞雄的追問,徐楚光随機應變,借口說是為了"功名利祿,衣錦還鄉"而來的。盡管朱亞雄對此半信半疑,但他的直覺告訴自己,這個年輕人絕非等閑之輩,而是一個有正氣的漢子。

就這樣,在金龍章的牽線搭橋下,徐楚光加入了南京"大亞山正義堂",朱亞雄也正式收下了這個"義子"。從那時起,地下黨與洪幫之間形成了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微妙聯盟。

有了朱亞雄的掩護,徐楚光在汪僞政權内部如魚得水。他不僅混入了汪僞辦的軍校擔任戰術教官,還結識了大批軍政要員。利用這些"朋友"關系,徐楚光順利完成了策反、竊取情報等多項重要任務,為八路軍對敵作戰提供了重要情報。

粟裕晚年惦記一個洪幫大佬,交代身邊人:一定要給人家說法

而在洪幫這邊,朱亞雄也在暗中為抗日大業貢獻着自己的力量。他們不但為地下黨運送了大量彈藥物資,還利用掌控的地下産業為八路軍輸送大量經費,直接助力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可以說,正是在朱亞雄的周旋運作下,這場特殊的"内外勾連"才得以順利進行,為中國抗戰事業赢得了更多時間。

華中鐵道護路總隊:隐藏的抗日通道

時間來到1943年,抗日戰場進入了一個關鍵的新階段。在八路軍的滲透布控下,中國軍隊終于掌握了大量敵後情報,為制定新的作戰方針提供了有力支援。而要想将這些戰略部署真正落到實處,就需要一個暢通無阻的運輸通道。

正在這個節骨眼上,一支神秘的隊伍應運而生——華中鐵道護路總隊。從名字上看,這支隊伍的職責似乎隻是護衛鐵路運輸,但實際上它扮演了一個極為重要而隐秘的角色。

粟裕晚年惦記一個洪幫大佬,交代身邊人:一定要給人家說法

整個護路總隊由中共地下黨和洪幫人馬兩部分力量組成。其中,前者負責總體指揮和行動部署,後者則充當了掩護力量和運輸工具。雙方一拍即合,迅速組建了一支龐大的秘密運輸隊伍。

作為護路總隊的最高指揮官,朱亞雄對這一重任自是未雨綢缪。他挑選了大批忠勇可靠的洪幫弟兄擔任運輸護衛,利用他們在地下産業的遍布網絡作為掩護,并精心布置了一條條秘密運輸路線。

一切就緒後,護路總隊開始了他們的首次運輸任務。那次的目的地是雲南昆明,運載的是大量汽油、彈藥和醫療物資。當那支運輸車隊徐徐駛出南京時,朱亞雄親自按下了督護鈴,為他們壯行。

随即,一場驚心動魄的運輸之旅就此展開。沿途,除了敵人的阻擊和天災地難之外,還時不時有别的黑幫火拼襲擊。面對如此重重險阻,護路總隊的弟兄們舍生忘死,與日軍周旋激戰,更有人是以壯烈犧牲。

粟裕晚年惦記一個洪幫大佬,交代身邊人:一定要給人家說法

就在這些血腥拼殺中,朱亞雄逐漸認清了自己的使命。作為一名出身底層的幫主,他早已對窮兇極惡的日軍痛恨萬分,而中國軍隊正是挽救民族危難的唯一希望。有了這個信念,朱亞雄愈加賣力,不惜一切代價確定每一次運輸萬無一失。

1944年春季,護路總隊再次執行了一項眼花缭亂的大規模運輸行動。這次的目的地是陝北延安,所運載的是中共上司層調動的部分兵力,可謂意義重大。

在途中,日軍獲知了護路總隊的行蹤。數百名僞軍集結在沿途的一個重鎮,打算對其實施徹底殲滅。得知這一情報後,朱亞雄當機立斷,親自率領洪幫少林拳師傅護送運輸隊。

最終,在昆侖山區那條叫做"鐵鎖關"的狹路上,雙方發生了一場慘烈的遭遇戰。朱亞雄臨危不亂,先後指揮洪幫弟兄實施了擲彈、投石、山路狙擊等戰術,迎頭痛擊敵軍。經過近兩個晝夜的艱難碰撞,雙方傷亡慘重,但護路總隊卻在朱亞雄的指揮下驕傲地突圍成功,最終平安抵達延安。

粟裕晚年惦記一個洪幫大佬,交代身邊人:一定要給人家說法

對于朱亞雄而言,這不僅是護路總隊最驚心動魄的一役,更标志着他們與共産黨地下工作的密切聯手。此後,他們陸續為中國抗日大後方運送了大量珍貴的人力物力,成為這場浴血奮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命運的反轉:抗戰英雄卻遭囚禁

1945年8月15日,那是中國人民萬衆期盼的勝利日。在東京灣上空,日本投下了世界有史以來最後一枚原子彈。随後,曾經強橫的東條内閣宣布無條件投降,标志着八年抗戰的徹底結束。

就在這天,洪幫幫主朱亞雄率領手下,在南京沿街遊行慶祝。他們高舉國旗,铮铮有力地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口号。身旁,不少洪幫兄弟手持鮮花,臉上洋溢着勝利的喜悅。

粟裕晚年惦記一個洪幫大佬,交代身邊人:一定要給人家說法

對于朱亞雄來說,這一刻是多麼令人振奮。作為率先站在抗日前線的人,他幾乎親手見證了整個戰争的程序。從1937年的淞滬會戰,到1944年的平津戰役,再到如今的終極勝利,朱亞雄和他手下的洪幫弟兄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更令人動容的是,在整個抗戰期間,朱亞雄攜同洪幫人馬不遺餘力地為中國軍隊提供了大量彈藥、物資和軍費支援。他們組建了護路總隊,在九死一生的處境下為人民軍隊開辟了一條條生命運輸線。而在後方,朱亞雄又以自己的洪幫勢力作為掩護,為八路軍滲透上海、南京等重鎮提供了極大幫助。

可以說,正是靠着朱亞雄和洪幫人馬的傾力相助,地下黨工作才得以順利開展,為諸多關鍵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基礎。那時,朱亞雄不僅在上海地下黨人士和抗日人士中小有名氣,連粟裕等正面戰場的将領也為之贊歎。

可誰又能料到,命運如此反複無常。在勝利的當口,朱亞雄卻陷入了一場傾軋的漩渦。

粟裕晚年惦記一個洪幫大佬,交代身邊人:一定要給人家說法

事情發生在1946年春,當時中國内戰爆發,國共雙方展開了你死我活的拼殺。在這股狂潮中,朱亞雄和整個洪幫被國民政府當局列為了"親共"組織,并遭到徹底的鎮壓圍剿。

就這樣,曾經殊死力護中國軍隊的朱亞雄,不僅被掃地出洪門,還連同洪幫其他頭目一起被當局逮捕,判處了無期徒刑的重刑。此外,還有部分因戰争貧困而起意行竊的洪幫小弟,也被當作"共産黨殘餘分子"一并被捕入獄。

于是乎,一場鬧劇般的悲劇就此拉開序幕。自己辛勤抗争、血戰沙場的英雄們,反而被視為了"罪人"。更諷刺的是,被定罪的主要罪名就是"通匪",當初朱亞雄等人怎會想到,自己曾與八路軍并肩作戰的行為,如今竟遭到了如此對待。

鐵窗生涯的前幾年,朱亞雄飽受折磨。非但遭受了嚴酷的體罰,還常常被當作犯人戲弄。然而,即便在最艱難的時候,他也未曾氣餒。朱亞雄知道,自己為國效力,隻是為了報效祖國,并無其他企圖。

粟裕晚年惦記一個洪幫大佬,交代身邊人:一定要給人家說法

就這樣,這位曾經光芒萬丈的洪幫大佬,遭遇了可謂不公的待遇。他在獄中郁郁而終,未能如願以償,等到朝思暮想的評判到來...

曆史的沉重一捶:平反伸冤

歲月漫漫,朱亞雄在獄中度過了十多個年頭。期間,他親眼目睹了國共内戰的腥風血雨,也親身經曆了新中國成立的曙光時刻。不過,即便是在那個天翻地覆的年代,朱亞雄對自己的清白始終未曾絲毫動搖。

随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鐵證浮出水面,證明了朱亞雄等人确實為抗日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最終在1959年,這個冤案被無錫市中級法院正式平反。

粟裕晚年惦記一個洪幫大佬,交代身邊人:一定要給人家說法

平反審理過程中,出庭作證的不乏當年的著名人士。其中,最讓人動容的要數八路軍将領彭德懷的證詞。彭德懷當年親身指揮過渡江戰役,朱亞雄等人曾為此役提供了大量軍火補給。是以,彭德懷對洪幫人馬的英勇壯舉可謂是了如指掌。

"他們手無寸鐵,卻勇挺身而出,在敵人重兵把守的地區為我軍開辟出一條生命線。"彭德懷緩緩訴說着當年的情景,"當時,我軍正處于彈盡糧絕的危急關頭。如果沒有朱亞雄等人的巨大犧牲和功勞,渡江必将陷入絕境。"

除了彭德懷,出庭證人還包括了解放軍幹部韋國清、時任中宣部新聞司長史良等。他們親眼見證了洪幫如何與地下黨密切配合,為推進抗日戰争貢獻了力量。

面對如此一衆重量級證人,加之有力的文字和實物證據,最終法院一錘定音,不但平反了朱亞雄等人的"通匪"罪名,還恢複了他們應有的名譽。

盡管如此,朱亞雄當時已年逾花甲,人也在獄中遭受了極大的摧殘。聞訊後,他僅僅淡淡地說了一句:"太晚了。"從這簡短的一語,可見當年曆經囚徒生涯的痛苦與不平。

事實上,直到平反前幾年,朱亞雄甚至還一度被禁止同獄外的人見面。有一次,走親朋前來探望,卻遭到了獄警的阻攔。由此可見,即便身陷囹圄多年,他始終無法擺脫那些污名的陰影。

但恰恰是這一切磨難和坎坷,更彰顯了朱亞雄等人的高風亮節。在審判過程中,他們從未對國家和人民懷有怨恨,而是真誠地希望能為往日的事迹還一個公道。

結尾

最終,曆史伸張了公理,朱亞雄等人的冤案不但被昭雪,他們在抗日期間建立的卓著功勳也為中華民族銘記。對于朱亞雄來說,這無疑是最好的注腳。盡管生前遭受了不白之冤,但堅韌不拔的品格和壯烈事迹,定将永駐史冊,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