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姑姐要常住,我有權拒絕

作者:煙月寫

大姑姐要常住,我有權拒絕。

這天,我正在家裡收拾屋子,突然接到大姑姐的電話:“妹啊,我打算過來常住,你沒問題吧?”

我手一抖,差點沒把手機扔地上。心裡暗自叫苦:這大姑姐可是個難伺候的主,她要是住過來,我日子還怎麼過啊?

“大姑,您要過來住,我也歡迎。可是,您知道我家房子小,怕是住不下啊。”我盡量委婉地拒絕。

“哎,妹啊,你這就不懂了。我是你大姑,過來住是天經地義的事。再說了,我可是給你帶了不少好處哦。”大姑姐語氣裡滿是得意。

我暗自歎了口氣,知道這事兒恐怕沒那麼容易解決。果不其然,沒過幾天,大姑姐就帶着大包小包搬了過來。

這可怎麼辦呢?我犯了難。正好這時,我丈夫出差回來,我把這件事告訴了他。

“老婆,我知道這事兒讓你很難做。這樣吧,咱們先看看大姑姐的打算,再做決定。”丈夫安慰我。

就這樣,大姑姐住了下來。剛開始,她還挺客氣,幫着做做家務,陪着聊天。可沒過多久,她就開始指手畫腳,嫌這嫌那。

有一天,我在廚房炖湯,大姑姐突然沖了進來:“妹啊,你怎麼用這麼小的鍋炖湯?這得炖到什麼時候啊?”

我忍住火氣:“大姑,這是我家,我樂意怎麼炖就怎麼炖。”

“你這是和我杠上了是吧?我告訴你,我可是你大姑,你得聽我的!”大姑姐瞪着眼。

我氣得渾身發抖,正要反駁,丈夫走了進來:“大姑,這是我們家的事,您就别摻和了。”

“你這是翅膀硬了,敢教訓我了?”大姑姐瞪着丈夫。

場面一度陷入尴尬。我知道,再這樣下去,這個家非得鬧得天翻地覆不可。

晚上,我躺在床上,怎麼也睡不着。突然,我想到一個辦法:既然大姑姐這麼喜歡管事,那我就讓她管個夠。

第二天,我把家務活兒全都交給了大姑姐。她一開始還挺高興,可沒過幾天,她就叫苦不疊。

這天,大姑姐把我拉到一邊:“妹啊,我算是明白了,你這是在整我呢。”

我笑了笑:“大姑,我隻是想讓您知道,管事不是那麼容易的。”

大姑姐歎了口氣,沒再說什麼。從那以後,她不再幹涉我們的生活,我們也盡量尊重她。

日子就這樣平靜地過着。雖然偶爾還會有些小沖突,但總的來說,我們還是相處得不錯。

直到有一天,大姑姐突然告訴我:“妹啊,我打算回老家了。”

我有些驚訝,問她為什麼。大姑姐笑着說:“我發現,住在這裡,我還是不習慣。再說,我也不能一直打擾你們。”

我鼻子一酸,突然覺得有些舍不得大姑姐。在她離開的那天,我和丈夫一起去送她。

大姑姐抱着我,眼含淚水:“妹啊,謝謝你這段時間的照顧。以後,你們要好好過日子。”

我重重地點了點頭,看着大姑姐漸行漸遠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

日子如流水般平靜地滑過,大姑姐的離開似乎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空白。家裡突然變得寬敞了許多,但我心裡卻有一種說不出的失落。丈夫似乎也感覺到了這一點,每晚我們都會靜靜地坐在沙發上,各自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

一天晚上,丈夫打破了沉默:“老婆,大姑姐走了之後,家裡好像變得有些冷清了。”

我看了看他,淡淡地說:“是啊,但這樣的日子我們也得習慣。”

“其實,我覺得大姑姐人并不壞,就是有時候太過于強勢。”丈夫歎了口氣。

我點了點頭,回想起大姑姐在的日子,雖然有時候會有沖突,但她對我們的關心也是實實在在的。“她也是為了我們好,隻是方式方法我們不太接受罷了。”

接下來的日子,我們開始慢慢調整生活的節奏,試圖填補大姑姐留下的空缺。我開始更多地參加社群活動,而丈夫則報名參加了一個業餘的書法班。

就在我們的生活逐漸步入正軌時,一個意外的消息打破了這份平靜。那天下午,我接到了大姑姐的電話,她的聲音聽起來有些急促:“妹啊,我這邊出了點事,可能需要你們幫忙。”

我的心猛地一緊,忙問:“大姑,出了什麼事?您别急,慢慢說。”

原來,大姑姐在老家的房子因為年久失修,加上最近的連續暴雨,導緻屋頂漏水嚴重,她一個人實在難以應對。

“大姑,您放心,我們這就過去。”我放下電話,和丈夫簡單說明了情況,我們立刻收拾行李,踏上了回老家的路。

回到大姑姐的家,眼前的景象讓我吃了一驚。原本整潔的院子被泥水弄得一片狼藉,屋内的家具也被搬得到處都是。大姑姐站在門口,神情疲憊。

“大姑,我們來了。”我走上前,緊緊地握住她的手。

“你們能來真是太好了。”大姑姐的聲音有些哽咽。

接下來的幾天,我們夫妻二人幫着大姑姐清理屋子,修補屋頂。雖然辛苦,但看到大姑姐的笑容,我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事情處理完之後,大姑姐堅持要請我們吃飯:“這次多虧了你們,我要好好感謝你們。”

飯桌上,大姑姐看着我們,感慨地說:“以前總覺得你們還小,需要我的照顧。現在看來,你們已經能夠獨當一面了。”

我笑了笑:“大姑,我們永遠是您的親人,互相照顧是應該的。”

丈夫也舉起酒杯:“是啊,大姑,以後我們還要一起面對更多的挑戰呢。”

那一晚,我們聊了很多,仿佛又回到了以前的日子。隻是這一次,我們都明白,無論生活帶來怎樣的變故,我們都會攜手共進,共同面對。

日子在不知不覺中又回到了過去的節奏,隻是這一次,我們之間的關系似乎更加和諧。大姑姐的房子在我們的幫助下漸漸恢複了往日的模樣,她的心情也好了許多。

有一天,我在整理舊物時,無意間翻出了一本泛黃的相冊。相冊裡是大姑姐年輕時的照片,那些黑白影像記錄了她曾經的青春歲月。我忍不住拿給大姑姐看,她看着那些照片,眼中閃爍着懷念的光芒。

“妹啊,你看,那時候的我多年輕。”大姑姐撫摸着照片,嘴角露出微笑。

“大姑,您現在也很年輕啊。”我安慰她。

“哎,歲月不饒人哪。”大姑姐歎了口氣。

我看着她,心中突然湧起了一個念頭:“大姑,您要不要搬到城裡和我們一起住?我們可以互相照顧。”

大姑姐愣了一下,然後搖了搖頭:“我知道你們是好意,但我在這裡住了大半輩子,舍不得離開。”

我了解她的心情,也沒有再勉強。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們更加珍惜彼此相聚的時光,每次見面都像是久别重逢。

秋天的時候,我接到了大姑姐的電話,她說想邀請我們回去參加一個傳統的豐收節。我和丈夫欣然答應,這是我們第一次參加這樣的節日,心中充滿了期待。

豐收節那天,村莊裡熱鬧非凡。大姑姐帶我們參觀了她的菜園,那些綠油油的蔬菜在陽光下顯得格外生機勃勃。她驕傲地告訴我們,這些都是她親手種的。

“大姑,您真是太厲害了。”我由衷地贊歎。

“這都是以前的生活習慣,閑不住。”大姑姐笑得合不攏嘴。

節日的晚宴上,我們和村民們一起載歌載舞,歡聲笑語回蕩在夜空。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也明白了大姑姐為什麼舍不得離開這裡。

節後,我們準備回城。臨别時,大姑姐把我們送到村口,她緊緊地握住我的手:“妹啊,你們要常回來看看。”

“大姑,您放心,我們會盡量抽時間回來的。”我承諾道。

丈夫也拍了拍大姑姐的肩膀:“大姑,您自己也要保重身體。”

大姑姐點了點頭,目送我們離去。車子漸行漸遠,我回頭望去,大姑姐還站在那裡,身影在夕陽下顯得格外孤獨。我心中默默許下一個願望,希望大姑姐的生活能夠平安幸福,我們也會盡我們所能去關愛她,就像她曾經關愛我們一樣。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又是一個春天。大姑姐的菜園裡,春花爛漫,一片生機盎然。她打電話給我,聲音裡充滿了期待:“妹啊,你們快來,菜園裡的花都開了,好美啊!”

我和丈夫相視一笑,決定周末就去看望大姑姐。一到村口,就看到大姑姐已經在那裡等候了,她穿着一身鮮豔的衣服,精神矍铄,仿佛年輕了許多。

“大姑,您看起來氣色真好!”我高興地說。

“是啊,這裡的空氣好,心情也跟着好了。”大姑姐笑得合不攏嘴。

我們跟着她走進菜園,隻見滿園春色,花香四溢。大姑姐自豪地介紹:“這些花都是我自己種的,每年春天都會開得這麼好。”

我忍不住拿出手機拍照,想要記錄下這美好的時刻。大姑姐也拿起手機,說要給我們拍幾張合照。

“妹啊,你們倆看起來真般配。”大姑姐看着照片,滿意地點點頭。

“大姑,您也很美。”我真心誇獎。

那天的菜園裡,充滿了歡聲笑語。我們一邊賞花,一邊聊天,仿佛回到了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晚上,我們在大姑姐家吃飯。餐桌上,大姑姐拿出一瓶珍藏多年的酒:“今天這麼高興,咱們喝點酒吧。”

我有些驚訝:“大姑,您還會喝酒呢?”

大姑姐笑了:“以前年輕時,我可是村裡有名的酒神呢。”

我們邊喝酒,邊聊天。大姑姐講起了她年輕時的故事,那些酸甜苦辣,讓我們聽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覺中,一瓶酒見了底,我們也醉醺醺地倒在了大姑姐家的炕上。

第二天醒來,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我們臉上。我睜開眼,看到丈夫還在熟睡,嘴角挂着滿足的微笑。我輕輕推了推他:“老公,起床啦。”

丈夫揉了揉眼睛,笑着問我:“昨晚我們喝多了嗎?”

“是啊,大姑姐的故事太吸引人了,我們不知不覺就喝多了。”我笑着說。

“嗯,昨晚确實很開心。”丈夫點點頭。

我們在大姑姐家吃了早餐,然後告别了她。回去的路上,我看着窗外的風景,心中感慨萬千。這些年來,我們和大姑姐之間的感情越發深厚,彼此成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我知道,無論未來的日子有多麼艱辛,我們都會攜手共進,共同面對。因為我們是一家人,血脈相連,情誼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