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規模超千人!銷量下滑産能過剩,廣汽本田大裁員

規模超千人!銷量下滑産能過剩,廣汽本田大裁員

車東西

2024-05-16 19:04釋出于北京汽車領域創作者

車東西

作者 | Janson

編輯 | 志豪

老牌合資車廠大裁員,不愁賣的廣汽本田也開始發愁了。

車東西5月16日消息,據廣汽本田内部人士爆料稱,從5月起,廣汽本田已認證分階段通知啟動了一項較大規模的裁員計劃,預計影響将超過一千名員工。

據公司内部消息人士透露,此舉為公司範圍内的裁員,涉及以生産方面為主的多個部門。

目前,廣汽本田已開始實施離職流程,主要采取自願離職的方式,并提供相應的經濟補償。

規模超千人!銷量下滑産能過剩,廣汽本田大裁員

▲廣汽本田增城工廠

對于裁員一事,廣汽本田對外回應稱,此次人員優化是為了確定公司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和加速戰略轉型。此舉包括不續簽部分生産領域員工的首份勞動合同、通過自願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等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裁員可能不僅涉及到生産方面的一線員工,還将影響到“科長”級别的管理人員。

此前,在2023年底,廣汽本田也曾傳出裁員消息。當時僅涉及到900名合同工,并未涉到正式員工。

根據國家資訊中心的統計資料來看,合資車企在中國的市占率不斷下滑,從2022年開始,合資品牌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已經降至60%以下,并在2023年進一步下降至50.2%。

根據本田提供的資料來看,目前本田的市占率穩定在3%左右。

此外,在2023年,合資車企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為5.1%,遠低于自主品牌的59.4%,合資車企在新能源轉型的發展上也面臨挑戰。

不難看出,面對市場壓力,廣汽本田的寒氣也傳到了一線正式工上了。

此外,目前合資車企面臨壓力的也并非隻有廣汽本田一家,上汽大衆、豐田也進行了裁員計劃。

與此同時,通用也對中國區的負責人進行了調整,以應對今後的市場壓力。

可以說,目前不僅是廣汽本田一家,而是整個合資車企都面臨着系統性問題。

一、本田啟動千人規模大裁員 生産領域員工為主

2023年12月2日,本田就進行過一次裁員,當時決定轉型電動化市場的本田面臨着燃油車銷量下滑後的人員過剩問題,進而裁掉了大概900名合約勞工,并未涉及正式工。

而此次針對正式員工的裁員來的也非常快,距離上一次僅僅過了6個月。據内部人士透露,“許多員工已經在進行離職前的健康檢查。”同時,消息人士還指出,盡管裁員行動預計将持續到8月,5月的裁員活動會比較頻繁。

規模超千人!銷量下滑産能過剩,廣汽本田大裁員

▲本田全新電動品牌“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相關條文來看,一般隻有“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才需要在離職前接受由公司負責提供的離職體檢,從中可以看出,本次離職的絕大多數員工很可能還是與一線生産有直接關系的員工。

同時,本次裁員可能不局限于基層員工。廣汽本田的匿名管理人員指出,廣汽本田的裁員計劃可能會影響到中層管理層。

他解釋道,雖然目前還沒有針對中層管理者的裁員行動,但一個科長的薪資相當于兩個勞工的工資,在未來可能進行的精簡結構調整中,科長級管理層可能會受到影響。

規模超千人!銷量下滑産能過剩,廣汽本田大裁員

▲廣汽本田生産線

從現有消息看,目前的裁員主要為生産方面,這或許與廣汽本田目前的銷量下降有關。

根據廣汽集團釋出的2023年年報來看,廣汽本田2023年的銷量為640466輛,較前一年下降了13.66%。

從廣汽本田銷量最好的轎車和SUV來看,雅閣和皓影在2023年分别賣出174447輛和122213輛,占到了總銷量的41.2%,和2022年相比,雅閣和皓影則分别賣出了220771輛和128491量,分别下降了21%和4.9%。

同時,廣汽本田2023年的營業收入為935.28億元,年比下降了18.75%。

此外,該下降趨勢同樣反映在廣汽本田的産能使用率上。

廣汽集團的年報指出,2023年廣汽本田的産能為651200輛,産能使用率為84.57%。相比之下,2022年的産能使用率則幾乎滿載,為99.71%。

進入2024年,廣汽本田的市場表現面臨持續的壓力。

資料顯示,4月份廣汽本田的銷量為24673輛,同比下降了2.93%;而今年前四個月的累計銷量為141649輛,同比下降了19.01%。

面臨這樣的市場壓力及産能過剩,裁減一線生産人員則也是情理之中了。

二、合資品牌敗退多個合資車廠裁員 最高賠付N+4

從整個市場環境來看,目前合資品牌敗退是整個行業的大環境使然,國産品牌崛起,新能源滲透率增加都是導緻這一因素的關鍵,而非廣汽本田一家之困。

規模超千人!銷量下滑産能過剩,廣汽本田大裁員

▲中國乘用車市場趨勢(中汽協資料)

從燃油車市占率的角度來看,乘聯會的資料顯示,2024年4月,新能源車在國内零售市場的滲透率達到43.7%,比去年同期的32%提高了11.7%。

其中,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車滲透率為66.8%,而主流合資品牌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為7.5%。

同時,合資車的市占率也在被不斷蠶食,2024年4月,主流合資品牌的零售銷量為45萬輛,同比下降26%,環比下降9%。

其中,德系品牌的零售市場佔有率為19%,同比下降2.2個百分點;日系品牌的零售市場佔有率為15.2%,同比下降3.6個百分點;美系品牌的零售市場佔有率為5.9%,同比下降2.6個百分點。

規模超千人!銷量下滑産能過剩,廣汽本田大裁員

▲上汽大衆工廠

而這個資料也印證了除廣汽本田之外,上汽大衆、豐田也釋出了“自願離職”計劃,通用中國區負責人換帥的在市場壓力上的關聯了。

近期,上汽大衆和豐田等公司也在進行員工調整。

據媒體報道,上汽大衆、豐田的員工調整方案主要采取自願報名的方式,補償标準是N+3或者是N+4。

其中,大衆的政策較為明确,自願離職的正式員工補償标準是N+4。

規模超千人!銷量下滑産能過剩,廣汽本田大裁員

▲通用汽車全球進階副總裁以及通用汽車中國公司總裁Steve Hill

在另一方面,通用汽車在5月8日宣布,現任全球商業營運副總裁Steve Hill将于6月1日接任Julian Blissett的職務,出任通用汽車全球進階副總裁以及通用汽車中國公司總裁,全權負責通用汽車在中國的業務營運。

上述公司不僅都是合資車企,同時在上一階段的市場表現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可以說,一場合資車企開源節流的“自救潮”要開始了。

結語:合資車企面臨轉型壓力

目前的中國汽車市場新能源車滲透率不斷提升,自主品牌産品裡也在逐漸升高,逐漸擠壓了合資車企的生存空間。

在面臨這樣的市場壓力的同時,包括本田在内的車企也在積極轉型,釋出了一系列新能源産品線。

然而,就目前來看,絕大部分合資車在新能源汽車的布局上,還是慢了半拍。

在臨轉型壓力的當下,合資車企如何反擊,将是未來一段時間值得關注的話題了。

檢視原圖 71K

  • 規模超千人!銷量下滑産能過剩,廣汽本田大裁員
  • 規模超千人!銷量下滑産能過剩,廣汽本田大裁員
  • 規模超千人!銷量下滑産能過剩,廣汽本田大裁員
  • 規模超千人!銷量下滑産能過剩,廣汽本田大裁員
  • 規模超千人!銷量下滑産能過剩,廣汽本田大裁員
  • 規模超千人!銷量下滑産能過剩,廣汽本田大裁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