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品質發展蹲點采訪】借梯!借勢!借船!道真潮起浪湧融入成渝經濟圈

作者:安順經開區釋出
【高品質發展蹲點采訪】借梯!借勢!借船!道真潮起浪湧融入成渝經濟圈

山相連,水相依,情相融。貴州與重慶的交往,自古至今往來密切。黔北極道地真,有5個鄉鎮與重慶接壤,境内川黔商貿茶鹽古道至今尚存,兩地群衆山水相依、相融相親,攜手共進由來已久。

面對國家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發〔2022〕2号檔案等政策機遇,道真自治縣搶抓先機、主動作為,着力打造“一縣四地”,高品質承接成渝地區産業轉移和消費外溢,以奔跑之勢加快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奮力書寫高品質發展嶄新篇章。

如今的道真,“融圈”潮起浪湧,亮點紛呈。

【高品質發展蹲點采訪】借梯!借勢!借船!道真潮起浪湧融入成渝經濟圈

借梯登高謀發展

車行仡鄉,兩條高速、一條國道,正在延伸——G69銀百高速、G243國道已建成投用,道武高速即将通車,道真與重慶的時空距離不斷拉近。

緊鄰成渝,道真清楚認識到,優越的區位、優良的生态、優厚的資源,是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優勢所在。“依托新遵義,‘挂擋’大重慶,實作新發展”,道真曆屆縣委縣政府率各族人民不懈探索——

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起,道南、道武公路、銀百高速道真至南川段先後建成通車,道真開放的步子越邁越大,“融入重慶一小時經濟圈”的發展定位得到省市的高度重視與支援。

随着《重慶貴州合作架構協定》《渝黔合作先行示範區建設實施方案》等檔案相繼出台,以及遵義市建設“黔川渝結合部中心城市”的戰略定位,道真更加明晰思路、精準定位,響亮提出“一縣四地”戰略定位,着力打造“康養旅遊體驗勝地、産教城融合創新基地、民族文化傳承基地、特色農業示範基地”,全力建設“黔渝合作創新示範縣”,努力建好黔邊城市帶上的“橋頭堡”,當好遵義挺進重慶的“急先鋒”。

恰逢其時。2023年11月,貴州省黨政代表團赴重慶學習考察并召開兩省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交流座談會,兩省市簽署《深化戰略合作架構協定》,攜手推動新時代新征程渝黔合作邁上新台階。道真精準對标、精心謀劃、精确部署,迅速行動,加快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步伐。

今年來,道真先後組織起草黔北渝南地區戰略合作架構協定,提出與重慶市南川區、武隆區、彭水縣的區域協調發展合作意向。同時,與重慶工商大學簽訂了《道真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發展戰略規劃協定》,目前已啟動前期規劃方案編制工作。

【高品質發展蹲點采訪】借梯!借勢!借船!道真潮起浪湧融入成渝經濟圈

借勢而為興産業

五月的道真,處處洋溢着謀發展、幹事業、忙生産、趕訂單的火熱場面。

位于道真自治縣上玉工業園區重慶産業園的貴州仡佬寨食品有限公司生産工廠中的房間,勞工們忙碌在流水線上,清洗、拌料、罐裝、烘烤、分切、熟制、外拌(調味)、包裝……各道工序有條不紊。

這家公司是來自重慶的企業。2022年落戶道真,規劃設計年産量3000噸,全投産後可實作年産值8000餘萬元,産品暢銷全國各地和東南亞國家和地區。

近年來,道真立足毗鄰重慶、交通便捷的區位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審時度勢建設道真·重慶産業園,面向成渝地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集中打造有機食品加工、能礦工業、健康醫藥、新型建材“四大工業産業”,推動各類要素向園區聚集,增強與成渝地區産業的關聯性和聚合度,高品質承接成渝地區産業轉移和消費外溢,深度融入成渝地區的産業鍊、供應鍊、價值鍊,為實作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至目前,道真·重慶産業園已入駐企業128家,其中成渝地區企業35家。

不僅僅在園區,産業融入的畫面在鄉村更美。

位于道真自治縣大磏鎮文家壩村的“中國傩城”景區,依托涼爽的氣候、清新的空氣、濃郁的文化,吸引衆多成渝地區遊客消夏度假,帶動當地100餘戶農戶發展鄉村旅遊,人均年收入近3萬元。

【高品質發展蹲點采訪】借梯!借勢!借船!道真潮起浪湧融入成渝經濟圈

此外,道真玉龍谷濕地公園、石門天鄉、隆興花園、洛龍大塘等旅遊景點,中華仡佬文化園、十二盆山地公園、民族體育公園等都能見到攜家帶口的川渝遊客。

打造“康養旅遊體驗勝地”,是道真“融圈”主要路徑之一。道真立足民族文化、自然生态持續發力,突出“世外桃源、生态道真”主題,已先後建成中國傩城、中華仡佬文化園等一批景區景點,建立國家3A級旅遊景區3個、省市級旅遊重點村寨4個。目前,道真與重慶市南川金佛山、武隆仙女山的旅遊“金三角”基本形成,每年吸引重慶等地遊客超過300萬人次。

“要想身體好,多往道真跑!”站在新的起點,道真正依托獨特的生态環境優勢和旅遊資源,以“旅遊+”為發展手段,把生态資源、食藥資源、少數民族文化資源有機融合,全力打造“全域森林康養”城市品牌,以文化融入帶動産業發展、推動産業融入,引領一二三産業深度融合發展,最終實作與成渝地區共建共享、互利互惠、優勢互補。

【高品質發展蹲點采訪】借梯!借勢!借船!道真潮起浪湧融入成渝經濟圈

借船出海促振興

每天從早上7點開始,快節奏的勞動交響曲就在道真上玉工業園區的貴州貴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奏響。

數十輛叉車在生産工廠中的房間往來穿梭,将接種好的杏鮑菇轉入培育房開始培養;295間育菇房内,勞工們或麻利地采菇,或仔細地将發育不好的菇蕾去掉;包裝工廠中的房間裡,百餘名勞工将杏鮑菇分類、包裝;成品庫工廠中的房間門前停放着各地牌照的大貨車依次将貨品裝車,銷往全國各地。

“一年365天,天天如此。”該公司董事長張和貴告訴記者,重慶是杏鮑菇需求量最大的地區。

道真依托獨特的區位優勢、氣候條件和生态環境,緊盯成渝市民的餐桌,因地制宜發展食用菌、中藥材、花椒、茶葉、酒用高粱、烤煙、果蔬、生态畜禽漁業等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着力打造“特色農業示範基地”,以加快成為重慶市民“菜籃子”、綠色産品供給地為目标,規模化、市場化、标準化、品牌化發展食用菌、中藥材、茶葉、蔬菜等農特産品,持續鞏固與重慶雙福、盤溪等農産品批發市場、重慶永輝超市及部分高校等産銷管道合作,推動黔貨出山、入渝達川,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綠色動能”。

至目前,道真已常年投放食用菌1億棒以上,種植商品蔬菜10萬畝,穩步發展中藥材、茶葉、烤煙、酒用高粱等經濟作物35萬餘畝,全縣50%以上的農特産品銷往重慶,其中食用菌已占據70%的重慶市場。

融入,是全方位的。道真從交通、人才、民生、政務服務等方面,與成渝地區抓好關聯合作,促進共同發展。在道真的城市和鄉村,“渝”字打頭的車輛來來往往,随處可聞重慶川音,留連景區讓重慶客人樂不思"渝"。

【高品質發展蹲點采訪】借梯!借勢!借船!道真潮起浪湧融入成渝經濟圈

今年以來,道真縣委、縣政府主要上司多次率隊赴成渝地區洽談對接、叩門招商,各招商隊伍頻頻出征、溝通協調,聚力引進一批投資體量大、示範帶動效應強、與産業鍊關聯度高的大企業、好項目落道地真,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同時,分批次組織170名教師和學校中層以上管理幹部到重慶教育訓練;選派2名科級幹部、2名年輕幹部學習教育訓練、跟崗學習;辦理“跨省通辦”事項167件;累計安排50餘名醫務人員到重慶進修、規範化教育訓練,醫保實作跨省異地直接結算。

一路向北,未來可期!時下道真,正以更加開放之姿,融入成渝、闊步向前。

來源:貴州日報天眼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