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流上司虛着幹,二流上司累着幹,一流上司這樣幹!

作者:蔣小華管理學

三流上司,屁事不幹;二流上司,親力親為;而一流上司,大都是這樣幹!

在職場,我們常常見到這3種上司:

三流上司,雷聲大,點小,說得好聽,屁事不幹;

二流導,忙裡忙外,親力親為,自己累成“狗”,卻見效甚微;

而流的上司,大都這樣做!

01

三流上司,虛張聲勢

三流上司,常常光說不練假把式。

前期鋪墊弄得熱火朝天,可最終的傳遞結果卻差強人意。

他們有一個最明顯的特點,就是不敢擔責。

出了問題,必然攤到下屬身上,可一旦取得成效,也都歸功自己。

(1)政策一堆,落地為零

三流上司,做起事來雷聲大,雨點小。

他們在前期制定政策和計劃時,往往說得頭頭是道。

羅列出一套又一套看似完美的方案,給人非常專業化、條理化的印象。

三流上司虛着幹,二流上司累着幹,一流上司這樣幹!

然而,當這些方案真正需要落地時,卻又束手無策,無法真正有效地指導和監督團隊去完成任務。

最終,這些精心策劃的方案因執行不力而夭折,前期所有的鋪墊和努力都将化為泡影。

(2)功勞我領,責任你擔

三流上司,他們在面對成果和責任時有着雙重标準。

當團隊取得成果時,他們總迫不及待地站出來邀功。

大肆宣揚自己的上司和指導作用,仿佛所有的成功都歸功于自己的英明決策。

然而,一旦團隊出現問題或遭遇失敗,他們立馬換一副嘴臉。

開始變得縮手縮腳,不願意承擔任何責任。

相反,他們也會迅速找到新的替罪羊,将責任全盤推卸給下屬。

美其名曰:“你沒了解我的意思”,以此來保全面子和地位。

這種行為不僅讓下屬感到心寒和失望,也嚴重破壞了團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溝通不暢,資訊失真

由于三流上司,在執行力和責任感方面的欠缺,很難赢得下屬的再次信任和尊重。

這種信任的缺失進一步導緻了團隊内部的溝通障礙。

他們在帶團隊中,下屬不願意向上司彙報真實的工作進展和問題,

因為擔心被上司批評或半路甩鍋。

這種惡性循環使得團隊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團隊關系也變得異常緊張。

02

二流上司,疲于奔命

而二流的上司,整天忙得像個陀螺,啥事兒都想橫插一腳。

在工作中,他們心裡總是懸着,擔心下屬這做不好,那搞不定。

說白了就是“信不過”,結果往往是自己累得半死。

最終取得的成效一般,背後也免不了被下屬罵。

(1) 大事小情,橫插一腳

二流上司,大事小情都得經他們點頭,從頭到尾,啥事兒都想插一腳。

但話說回來,一個人的精力能有多少?

三流上司虛着幹,二流上司累着幹,一流上司這樣幹!

結果就是,大事小情兩手抓,關鍵的事兒沒盯住,還把自己搞得疲憊不堪。

這不就是撿了芝麻丢了西瓜嘛。

我之前曾了解過某公司的一個中層上司

由于自己剛剛晉升不久,也是比較看重上司的位置,想要做出一番成績。

是以大事小情什麼都管,置身于事務之中,隻想達到自己滿意的狀态。

但最終,一心撲在了替下屬解決小事中

導緻大的項目的關鍵節點沒盯緊,出現了問題,結果整個項目泡了湯。

是以,上司該放手時就放手,别把自己搞得像個管家婆一樣,事事都顯着你。

記住,“無為而治”才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往往更能事半功倍。

(2) 信任缺失,不敢放權

二流上司,對下屬也缺乏信任,擔心一旦放權,事情就會失控。

然而,這種不信任不僅阻礙了下屬的成長,也讓自己累成“狗”。

想想看,如果你整天忙着處理小事,哪有時間去思考大局,去真正做管理?

說句不中聽的話,企業給員工發了工資,就是要他們幫你去解決問題,拿到結果的。

而不是你像個打雜的一樣,替他們去解決問題。

還有就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作為上司,學會信任下屬,當你給他們适當的權利,他們才會給你更大的驚喜。

别讓自己的疑心病,阻礙團隊的發展。

有的銷售崗位的上司就是這樣

啥事都不放心,都要自己過問,甚至連銷售思路也要自己把控

結果呢?團隊效率極低,員工也怨聲載道

後來換了新的上司,他懂得适度放權

隻要拿到結果就好,我不管用什麼方法

團隊立馬活躍起來,業績蹭蹭翻倍

(3) 單兵作戰,忽視團體

二流上司,總喜歡自己沖在前面,把團隊甩在後頭。

他們往往熱衷個人英雄主義,過于關注自己的表現,而不是将工作按需配置設定給團隊去共同去完成。

說白了,就是心裡那點小九九在作祟,生怕被下屬搶盡風頭。

三流上司虛着幹,二流上司累着幹,一流上司這樣幹!

但話說回來,一個指頭再強,能強過一個拳頭嗎?

真正的團隊,是靠大家齊心協力,共進退的。

在工作中,每個下屬都有自己的長處,關鍵看上司怎麼挖掘,怎麼使用出最大的價值。

是以,你要做的是因人而異,量才适能。

把下屬的長處組織到一起,共同為團隊拿結果、幹大事。

同樣,身為上司也别老盯着自己的那點兒風光,得學會讓利于人。

把下屬推到前台,讓他們享受鮮花和掌聲。

而你退居幕後,也并不是失去了什麼,去培養自己的左膀右臂。

讓他們幫你打理團隊,這樣就會得到更強大的團隊。

畢竟,隻有團隊整體提升了,你的上司才能才算真正得到展現。

03

一流上司,審視全局

與三流、二流上司不同,一流上司更注重巧幹和政策性思考。

他們明白做事流程的重要性,并善于通過優化流程來提高工作效率和品質。

一旦有好的流程,根本不愁拿不到結果。

(1) 設計流程,放手大膽幹

一流上司,關注的核心是工作流程和制度建設。

因為他們心裡明白,隻有流程和制度穩穩當當,團隊才能像上潤滑油一樣高效運轉。

正如,亞馬遜的貝索斯,他強調的“兩個披薩原則”和“單一職責原則”,不都是為了讓工作流程更清晰、更高效嗎?

是以,這些上司會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去打磨、優化工作流程,而不是糾結于每個具體的工作步驟。

三流上司虛着幹,二流上司累着幹,一流上司這樣幹!

這樣一來,團隊在明确的流程和制度下,放開手腳大膽去幹,效率和品質自然也就上去了。

這就好比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一流上司就是懂得這個道理,他們不僅給你魚,更教你如何去捕魚。

(2) 結果導向,重獎優秀者

一流上司,在配置設定任務時,會直截了當告訴團隊他想要啥結果。

在流程跟進中,他們不會婆婆媽媽地問你為啥做不好,為啥出問題?

就像那句老話:“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

達不到标準,那就自己想辦法,上司要的就是滿意的結果。

這可不是空談,想當年蘋果公司,喬布斯可不會過問你研發過程中有多少困難。

他要的就是颠覆性創新産品,而團隊也确實做到了。

這種隻看結果的管理風格,看似嚴苛,實則是催促團隊去開動腦筋,想辦法,從絕境中激發他們的潛能。

當你達不到預期時,就得變着法子去完成,别找借口,别抱怨,從做的過程中去拿結果。

一流上司者,對于優秀員工,不吝啬獎勵,狠給機會。

(3) 關注長遠,不陷入瑣事

一流的上司,眼睛總是盯着遠方的目标。

他們不會被眼前的瑣碎小事所影響,因為他們知道,要想走得遠,就不能隻看腳下。

這就像下棋,一步錯,步步錯。

不僅要考慮好這一步棋該怎麼走,就連後面的幾步都要提前規劃好。

正如,“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上司者就得有這種長遠的眼光,别讓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擋住視線。

也不要深陷瑣事的漩渦,緊盯遠方的目标才是關鍵。

阿裡,早期他們看到網際網路的潛力,走的新興電商産業。

但在做的過程中,還預見了大資料、雲計算等新興技術的未來需求,不斷拓展自己的商業布局。

是以,要成為優秀上司,就要有遠見,站在當下的角度去預判未來。

✎ 寫在最後

上司者的層次決定了團隊高度,三流上司虛張聲勢,二流上司疲于奔命,而一流上司則巧妙布局。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選擇成為哪種類型的上司,将直接決定着你和團隊的命運。

隻有你在團隊中,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才能不費吹灰之力推動團隊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