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旦雙腳出現5種異常,十有八九是血糖超标了,拖久了會成大病

作者:曉婷醫生吖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疾病,并且近年來的發病趨勢呈遞增狀态。但有許多人在通過體檢确診該疾病之初,并沒有任何感到不适的症狀,是以贻誤病情,耽誤治療。

糖尿病的主要表現并非隻有血糖升高以及食量、尿量增多等,這種疾病的發病是一個慢性過程,随着病情的進展會出現很多并發症,甚至危及性命。

糖尿病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除了典型症狀,還有一些表現暗示着該疾病的發生以及進展。

一旦雙腳出現5種異常,十有八九是血糖超标了,拖久了會成大病

一、為什麼血糖高會表現在腳上?

這種情況在醫學上被稱為糖尿病下肢動脈血管病變。該疾病發生機制較為複雜。

随着研究水準進展,科學家們發現機體高血糖狀态可以通過氧化應激水準升高、磷酸戊糖途徑受阻、多元醇途徑、活化蛋白激酶c通路等多種改變機制使血管内皮損傷,最終引起疾病發生。

一旦雙腳出現5種異常,十有八九是血糖超标了,拖久了會成大病

近年來較多研究發現代謝産物亦可影響疾病的發生與發展,像視黃醇結合蛋白4、同型半胱氨酸以及胰島素受體底物-1的改變等均可通過誘發機體胰島素抵抗,導緻疾病發生。

視黃醇結合蛋白4誘發疾病主要是通過,并且還發現使用維生素d對該疾病的預後具有一定作用。

而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不僅會增加腦卒中等疾病的發病風險,還能通過誘導脂肪細胞中的内質網應激促進機體發生胰島素抵抗。并且該代謝物質氧化的過程中就可以生成大量損傷血管内皮的物質,加重血管發炎反應。

胰島素受體底物-1則可通過表達異常使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表達下調,該物質能夠對血管内皮細胞進行正相調控,降低疾病發生、發展風險。

二、這五種情況,提示血糖升高,一定要及早就醫!

第一種:瘙癢。

該情況在糖尿病患者中的發病率增加,甚至有27.5%的患者會出現全身瘙癢的情況,這或與餐後血糖的升高有關。當該名額升高時,容易刺激神經末梢,進而導緻瘙癢。

目前認為,糖尿病引起的瘙癢主要是通過引發周圍或中樞神經系統的原發性神經病症導緻瘙癢,Sun S等發現trp通道在這個瘙癢信号的轉導中起到關鍵性作用。

一旦雙腳出現5種異常,十有八九是血糖超标了,拖久了會成大病

trp通道中有七個相關蛋白家族,其中,TRPV1、2,、4,TRPM2、3、8 和TRPA1 通道在感覺神經元中表達1。TRPV3和 TRPV4 則在皮膚角質形成細胞表達。這些表達通道保證了瘙癢的轉導。

第二種:麻木。

該症狀本質上是由于血糖升高導緻的人體周圍神經病變發生。人體在高糖環境下,主要營養物質例如葡萄糖、蛋白質等會 發生不可逆性的非酶反應,産生晚期糖基化終末産物。

該物質可引發酪氨酸蛋白激酶等型号通路激活,導緻機體發炎反應、氧化應激反應發生,還可以增加以半胱氨酸蛋白酶為代表的凋亡信号表達,使神經細胞發生損傷。

一旦雙腳出現5種異常,十有八九是血糖超标了,拖久了會成大病

并且,糖酵解途徑中産生的甲基乙二醛可以通過激活瞬時受體電位陽離子通道誘發病變。多元醇途徑則可以減少施萬細胞分泌的神經生長因子、營養因子等,打破該細胞與軸突之間正常的傳導交換,進而導緻神經纖維損傷。

第三種:出現褐色斑點。

目前主流認為該病變是由于局部微循環障礙所緻的色素沉着,但随着研究進展,也出現了許多不同的見解。

有研究認為,發炎因素亦可導緻該疾病。當出現生物、實體刺激時,引起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等發炎因子分泌增加,促使黑色向皮膚轉運。

一旦雙腳出現5種異常,十有八九是血糖超标了,拖久了會成大病

免疫因素與該疾病的發生亦有相關性。

天津醫科大學教授邱明才團隊研究發現,該疾病患者進行皮損局部活檢以及腎髒病理檢查中發現了大量免疫複合物沉積,但具體機制有待繼續研究。同時,

第四種:皮膚幹燥、皲裂。

該症狀亦屬于周圍神經病變。神經發生病變,可使汗腺功能異常,皮膚減少排汗,導緻幹燥。并且病變也容易累及到血管,出現内膜增粗、彈性變差、血流不暢,導緻足部皮膚幹燥。

一旦雙腳出現5種異常,十有八九是血糖超标了,拖久了會成大病

同時,當血糖升高,人體皮膚表面細胞為高滲狀态,這些多餘水分就會向組織液以及血漿擴散,造成皮膚表面缺水。皮膚長期的幹燥,就會容易出現皲裂。

第五種:傷口不易愈合。

血液内過量的糖與蛋白質通過非酶糖基化反應,産生出的晚期糖基化終末産物不僅容易導緻該疾病的血管病變,亦對創口愈合障礙有促進作用。

該物質可以顯著抑制内皮細胞增殖,改變血管壁膠原蛋白以及彈力蛋白結構,使其彈性降低,使微血管受損傷,影響傷口處的血液循環,導緻疾病發生。

并且,該物質可以通過抑制成纖維細胞膠原合成來延遲傷口的愈合。

一旦雙腳出現5種異常,十有八九是血糖超标了,拖久了會成大病

這些異常可不是小毛病。如果沒有及時控制血糖水準,足部情況會發生惡化,由微小創口發展到創口始終無法愈合。皮膚屏障是保護人體不受感染的有效途徑,如果傷口始終無法愈合,傷口感染機率增加,甚至可能演變成危急重症,發生膿毒血症。

可千萬别再認為這些表現是小毛病了,該疾病在臨床上緻殘率很高。及時發現雙足異常,積極配合醫護人員控制血糖水準可有效預防該疾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Sun, S. and X. Dong, Trp channels and itch. Semin Immunopathol, 2016. 38(3):р. 293-307.

[2]NARUSE K. Schwann cells as crucial players in diabetic neuropathy[J]. Adv Exp Med Biol, 2019, 1190: 345-356.DOI: 10. 1007/978-981-32-9636-7_22.

[3]邱明才,林珊,高志紅,等.有胫前黑斑的2型糖尿病患者皮膚活檢和腎活檢[.天津醫藥,2004,32(5):257-259.

[4]周婉,張黎軍.視黃醇結合蛋白4、核因子xB 的表達與糖尿病大鼠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中國糖尿病雜志,2011,19:620-623.

[5]PERRONE A, GIOVINO A, BENNY J, et al.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 biochemistry, signaling, analytical methods, and epigenetic effects JJ. Oxid Med Cell Longev, 2020,2020:3818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