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氣虧損報告的出爐,讓普京預感到大事不妙,開始為中國狂刷記錄

作者:劉律強法
俄氣虧損報告的出爐,讓普京預感到大事不妙,開始為中國狂刷記錄

“俄羅斯威脅論”“中國威脅論”,美國一直向歐洲國家,乃至全世界制造恐慌,把自己的霸權行為僞裝成正義,将中俄、北韓等謀求正當發展的國家說成“邪惡軸心”。

并且,自俄烏戰争以來,美西方國家都在不遺餘力地抹黑俄羅斯,将俄方反制下的歐洲能源困境放大,把俄羅斯“惡人”的形象拉滿。

俄氣虧損報告的出爐,讓普京預感到大事不妙,開始為中國狂刷記錄

外媒的很多報道中,俄羅斯以一己之力抗衡住了來自整個美西方國家的制裁,這不是在單純表現俄羅斯的強大,這是赤裸裸的捧殺!美國妄圖将俄羅斯塑造成整個世界的敵人。

真實的情況是,俄羅斯國内的經濟雖然還沒有全面崩潰,但支柱性産業的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簡稱俄氣)的情況已經不太好了。

俄氣虧損報告的出爐,讓普京預感到大事不妙,開始為中國狂刷記錄
據頁面快訊5月2日報道,根據《國際财務報告準則》俄氣在2023年淨虧損約為6290億盧布,約為68億美元。

最重要的是,這是20多年來該公司首次出現虧損,意義完全不一樣。

能源戰俄羅斯輸了嗎?意識到大事不妙的普京,是否有應對之策?

俄氣虧損報告的出爐,讓普京預感到大事不妙,開始為中國狂刷記錄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俄氣虧損報告的出爐,讓普京預感到大事不妙,開始為中國狂刷記錄

俄羅斯與美西方能源博弈:英美獲利

俄烏之後,北溪管道多次被炸,其實它早已成為俄烏雙方、歐盟、北約、獨聯體、英國和美國等利益攸關方博弈的一個“火點”,背後各有利益盤算。

隻因為北溪管道一開始就是依托地緣經濟,促進俄歐雙方可持續發展而建立的。

俄氣虧損報告的出爐,讓普京預感到大事不妙,開始為中國狂刷記錄
2010年5月,北溪1号第一條管線動工,東起俄羅斯的維堡,西至德國的格賴夫斯瓦爾德,并于一年後投入使用。

成本得到控制、效益提高,安全性也不錯,第一條管線投入使用後,第二條管線也随即動工。

即便2012年2條管線投入使用,但對俄歐雙方的經濟體量來說,依舊遠遠不夠,想要參與進來的國家也更多,于是2018年又加入了法、荷、奧三國,組建了五國合資的北溪2号管道。

俄氣虧損報告的出爐,讓普京預感到大事不妙,開始為中國狂刷記錄

在正常的運作下,北溪2号每年可以輸送550億立方米天然氣。

它對俄羅斯和歐盟來說都至關重要,但俄烏沖突的發生,美國裹挾歐盟向俄羅斯發出制裁,涉及俄羅斯發展的領域,如對俄能源航運限制令、石油出口限價令,以及北溪管道被炸。

北溪管道被炸毀,對俄歐來說傷害有多大?

俄氣虧損報告的出爐,讓普京預感到大事不妙,開始為中國狂刷記錄

就算不關注俄烏、不了解歐洲情況的人,也大體聽說過歐洲2022年出現過能源危機,這是天然氣管道被炸毀的一個壞的影響。

以小國捆綁大國利益,除了能源價格飛漲外,歐洲各國的經濟也在衰退,财政赤字升高,連資金、人才都出現外流。

可見,俄歐對立,雙方都是受害者。那麼,誰獲利了呢?

俄氣虧損報告的出爐,讓普京預感到大事不妙,開始為中國狂刷記錄
直覺資料表明,歐盟因拒絕進口俄羅斯天然氣,多支付了1850億歐元,而美國和英國分别從中間賺取了530億歐元和279億歐元。

都是受害者,赢家隻有美英。

俄氣虧損報告的出爐,讓普京預感到大事不妙,開始為中國狂刷記錄

靠東補西,缺口難以彌補

俄羅斯境内豐富的天然氣資源,不僅能促進國内發展,增加外彙,還是俄羅斯加強與其他地區對話和外交的重要紐帶,其中俄羅斯天然氣股份公司在俄方的整體布局中占據了重要地位。

俄氣虧損報告的出爐,讓普京預感到大事不妙,開始為中國狂刷記錄

1996年,俄氣已經在歐洲證券市場成功上市,之後俄羅斯通過一些政策、措施實作了俄氣國有化和市場化的結合,依靠“北流”天然氣管道、“南流”項目長期投資實作了發展。

的确,在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鍊中,歐洲國家占大頭,但随着北約東擴的壓力,普京也知道不能将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于是中俄的天然氣合作項目開始了。

俄氣虧損報告的出爐,讓普京預感到大事不妙,開始為中國狂刷記錄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是中石油和俄氣的合作項目,包括俄境内的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天然氣從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出發,經由布拉戈維申斯克進入大陸東北黑河。

根據協定,俄羅斯每年向大陸提供3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

俄烏之後,中俄的能源合作進一步加大,但對于砍掉與歐洲能源合作的俄羅斯來說,情況仍是不妙的。

俄氣虧損報告的出爐,讓普京預感到大事不妙,開始為中國狂刷記錄

西伯利亞天然氣管道壓縮站

據統計,俄氣對中國天然氣的供應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7.4%。

但這個輸送量遠遠抵不了與歐盟斷氣的大缺口。

而一直靠着能源優勢、政策紅利持續走高的俄氣,也出現了20多年來的首次淨虧損,達到了近70億美元。

有了第一次虧損意味着俄羅斯的天然氣行業出現了發展困境,更意味着還會出現第二次、第三次淨虧損陷入惡性循環,再由天然氣産業輻射國内其他産業,有可能引起國家經濟的大幅度崩潰,使國家陷入困境。

俄氣虧損報告的出爐,讓普京預感到大事不妙,開始為中國狂刷記錄

這種情況并非沒有可能發生,普京預料到最壞的後果,最終将目光放在了中國。

近日,中俄合作的二伯利亞力量-2輸氣管道傳出好消息。

俄氣虧損報告的出爐,讓普京預感到大事不妙,開始為中國狂刷記錄

西伯利亞力量-2或可扭轉俄困境

2022年9月,時任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表态:“中俄合作的西伯利亞力量-2,或将取代目前已被暫停的北溪-2管線”。
俄氣虧損報告的出爐,讓普京預感到大事不妙,開始為中國狂刷記錄

圖源網絡

它有何來頭?

2020年開始設計後,2021年俄羅斯方面還專門在蒙古國成立了“東方聯盟輸氣管道”公司。

此時,普京的态度也很明确,他打算讓蒙古國也跟在中俄合作項目後面分一杯羹,畢竟哈薩克斯坦僅每年轉運1000萬噸俄油輸入中國,就能拿到上億美元的過路費,如此天大的餡餅就要砸在了蒙古國頭上,可惜被蒙古國作沒了。

俄氣虧損報告的出爐,讓普京預感到大事不妙,開始為中國狂刷記錄

從地圖上看,蒙古國被中俄兩個大國夾在中間,是一個實力不強的内陸小國。

即使大陸多次向蒙古國表達善意,蒙古國也依舊把大陸當作假想敵,還在冷戰後衍生出了“第三鄰國”政策。

這裡的第三鄰國也不是任意的國家或國際組織,泛指的是西方國家,更可以了解為美國或美國上司下的北約組織。

根據蒙古國後來的做法,也的确如此。

俄氣虧損報告的出爐,讓普京預感到大事不妙,開始為中國狂刷記錄

包括現在,美國對中國的制裁力度也在持續加大,尤其在晶片等高新科技領域對中國豎起了銅牆鐵壁,堅決不肯讓中國突圍。

對晶片、光刻機相關知識了解越深的人,越能了解大陸華為、中興等企業在科研方面的壓力,曆史時期、上司者的正确決策、公司的超強抗壓能力,共同鑄就了荷蘭的光刻機制造商阿斯麥。

俄氣虧損報告的出爐,讓普京預感到大事不妙,開始為中國狂刷記錄

每當中國企業實作一點突破,美國就會制定專門的制裁措施,令中企備受挫折,隻有成為第二個令美國也沒辦法的阿斯麥,中國才算實作了真正的破局。

而在此之前,為了給中企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大陸也向美國發起反制裁,例如礦産資源稀土。

中國在全球的稀土資源分布中占比最,蒙古國也有豐富的稀土資源,恰巧美國缺少這方面的資源,并且根本離不開對稀土的利用。

俄氣虧損報告的出爐,讓普京預感到大事不妙,開始為中國狂刷記錄

晶片制造、軍事、冶金、雷射、超導體、核工業,從日常生活到工業生産,方方面面都離不開稀土發揮作用。

大陸這一招反制裁令美國非常難受,萬萬沒想到蒙古國要拿稀土資源做飯,在親近中國和親近北約之間反複橫跳,最終靠向了北約。

枉做好人的克林姆林宮徹底舍棄蒙古國,近日俄氣出現淨虧損的報告出爐後,俄方多次與大陸詳談西伯利亞力量-2的相關問題,推進分歧解決,終于有了結果。

俄氣虧損報告的出爐,讓普京預感到大事不妙,開始為中國狂刷記錄
觀察者網5月7日報道,俄羅斯計劃建新管道,經過哈薩克斯坦向中國輸送天然氣。

俄羅斯想吃下大頭是不可能的,中國隻接受互惠共赢的合作,參與到項目的全過程,全方位拉動中國的發展,對此俄方選擇接受,挑選了與中國有過合作的哈薩克斯坦。

俄羅斯的困境中國看在眼裡,我們從未想過落井下石或袖手旁觀,但不顧自身利益的幫助是畸形的,中方和俄方都不會願意。

俄氣虧損報告的出爐,讓普京預感到大事不妙,開始為中國狂刷記錄

大陸會在價格公道,符合兩國利益的基礎上盡可能購買天然氣,為普京緩解危機,也會加大與俄羅斯的其他方面合作,為俄羅斯提升抗打壓能力。

未來,俄羅斯對中國的天然氣輸送量将會一再重新整理記錄,達到新高峰。

況且,俄羅斯的出路不止向中國輸氣這一條,中國還可以在東北振興和俄羅斯的遠東開發上通力合作,找到新的可能。

俄氣虧損報告的出爐,讓普京預感到大事不妙,開始為中國狂刷記錄

圖源網絡

俄羅斯也還有北極航道戰略,若交通樞紐被打造完成,有競争力的海路出現,俄羅斯北極地區到亞洲市場的航運成本将進一步降低,多元化的貿易市場未必不可能出現。

縱觀俄羅斯近幾年的布局,向“東”看的戰略已經顯現,作為亞洲區域的大國,中國能否聯手與俄羅斯一起破除美西方封鎖,讓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界面快訊:俄氣公司2023年淨虧損達68億美元,為二十多年來最嚴重虧損

觀察者網:哈薩克斯坦駐俄大使:俄羅斯計劃建新管道,經哈薩克斯坦向中國輸送天然氣

俄氣虧損報告的出爐,讓普京預感到大事不妙,開始為中國狂刷記錄
俄氣虧損報告的出爐,讓普京預感到大事不妙,開始為中國狂刷記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