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僅25歲就當選軍委副主席,可是後來卻遺憾收場,這是為何?

作者:文史書生
年僅25歲就當選軍委副主席,可是後來卻遺憾收場,這是為何?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選右上方的“關注”,感謝您的支援和鼓勵,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适的閱讀體驗。

(注:現在3000字以上的文章,會有廣告。但廣告是免費的。

廣告解鎖的辦法:

1、看完廣告後,點選右上角的叉号。不點叉号,是沒法自動跳到文章的。

2、注意,廣告打開後,不要點裡面其他的東西,幾秒鐘之後,廣告播放完,你點選右上角的叉号,就可以了。感謝您的了解支援。)

1925年的5月份,反帝愛國運動在中國興起,對于封建的統治狀況,學生們集合起來表達了抗議,這些人當中,就有位名叫王稼祥共産主義積極分子。

之後更是留學到蘇聯,一直為中國的革命事業而努力着,這也使得他受到了共産黨的關注,最後在1928年獲得了中國共産黨員的身份。

接下來就是回饋共産黨和人民的信任,不僅在衆多會議場合宣揚“毛澤東思想”的合理性,更是親自上陣在中央革命根據地組織工農計劃。

在共産黨的衆多貢獻,也讓其在25歲的時候,就擔任了軍委副主席的身份,可接下來的仕途卻急轉直下,以遺憾收場。

年僅25歲就當選軍委副主席,可是後來卻遺憾收場,這是為何?

從中山大學到中央宣傳部,王稼祥的思想轉變與貢獻

王稼祥最早出生于1906年,因為父親長期在外經商的原故,他的家也相對比較富裕,而母親則是勤儉持家,有時還會幫助一些貧困的家庭。

小時候的王稼祥受到母親的影響更多些,這也使得他非常的尊敬母親,在上學的時候更是很争氣的,以優異的成績在學校聞名。

在其18歲的時候,因其成績過于優秀,成功的被安徽蕪湖聖雅閣中學所錄取,能來到此處的人,自身實力都不差。

年僅25歲就當選軍委副主席,可是後來卻遺憾收場,這是為何?

王稼祥也是如此,可進到學校後,他開始關注起了國内情況,也正是這個時候,他有了革命的想法。

為了豐富自己的革命知識儲備,他開始浏覽衆多國外優秀書籍,之後,更是帶領衆多學生,進行了第一次的罷考學潮,這也成為了學校建立以來首個反對奴化教育運動。

也是因為此事,共産黨員也注意到了他,便向其抛出了橄榄枝,在同年的9月份,他成功的進入到了共産主義青年團。

年僅25歲就當選軍委副主席,可是後來卻遺憾收場,這是為何?

為了進一步學習共産主義的思想,以及為日後加入共産黨做好基礎,他又前去了蘇聯的中山大學學習。

在那裡接受到了更多的革命思想,經過三年的曆練,在1928年的時候,他成功當上了中國共産黨成員。

兩年之後,他又回到了上海,憑借着在莫斯科所得到的紅色思想,他也成功的進入到了中央宣傳部裡,并擔任秘書長一職。

此後的一年裡,在他的努力下,為蘇聯和中國共産黨之間的交流做足了貢獻,還以總編輯的身份,發表了不少紅色革命思想的文章,在《紅旗》、《實話》等都有提及。

年僅25歲就當選軍委副主席,可是後來卻遺憾收場,這是為何?

王稼祥的抗戰征程,從傷重手術到參加紅軍長征

到了1931年的4月,他被中央看重,被派遣到了中央革命根據地,組織人民軍隊,為工農紅軍的壯大,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衆多優異的貢獻于一身,他也在第一次人民代表大會上被授予衆多職位,其中就包括軍委副主席,這也使得他對共産主義思想,更加的堅定不移。

在這之後,王稼祥也投入到了反“圍剿”的抗戰裡,在這次戰役,中國的工農紅軍對抗蔣介石四五十萬人的兵力,可謂是鉚足了勁,王稼祥更是親自上陣前線進行指揮。

年僅25歲就當選軍委副主席,可是後來卻遺憾收場,這是為何?

在衆多優秀将領的指導下,工農兵采取了逐個殲滅的方式,應對蔣介石分進合擊的政策,事實證明,此次伏擊确實有效,敵軍很快就被殲滅大量。

可就在戰況就要接近尾聲的時候,王稼祥卻被敵軍故意針對,直指他的位置,不停地發起進攻,最後導緻其身負重傷,倒地不起。

戰士們為了救他,也是迅速将他擡到了最近的城鎮醫院,接着又因為敵軍封鎖的原故,醫療所需要的麻藥剛好缺少。

年僅25歲就當選軍委副主席,可是後來卻遺憾收場,這是為何?

最後一刻,還是在王稼祥的堅決表示下,醫生同意為其做了無麻醉的手術,整個過程極其的疼痛,但好在他都挺了過去,身體也在轉好。

到了第五次反“圍剿”的時候,因為主力軍被針對的原因,為了應對國民黨的追擊,便開始了戰略轉移,也就是著名的紅軍長征。

其中的參加人選就包括毛主席和周總理等偉人,王稼祥身為當時的中央委員,為了抗戰的勝利也義不容辭,在同年的10月參加了長征的計劃。

年僅25歲就當選軍委副主席,可是後來卻遺憾收場,這是為何?

毛主席與王稼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認同

到了長征階段肯定少不了工作總結,這就出現了遵義會議,在這次會議上,總結了反圍剿和初期長征的受挫,也為糾正“左”傾的錯誤提供了幫助。

而在會議上,即使是對博古等熟人表達的不同的觀點,王稼祥還是沒有對他們進行偏袒,而是毫不猶豫的支援毛主席的上司地位。

也正是這次對主席的擁護,讓我黨迎來了新的轉機,不僅多次在危機關頭拯救了紅軍,也促進了中國革命的發展。

年僅25歲就當選軍委副主席,可是後來卻遺憾收場,這是為何?

也正是如此,毛主席對王稼祥曾這樣評價道:“他是個有功的人,也是在教條主義下,首個支援我的。”

對于毛主席的支援,王稼祥是依靠紅色思想的直覺做出的判斷,起初在長征途中,毛主席就被博古等人挑唆,最終被解除了軍權,但王稼祥卻沒有是以針對他,而是與其站在了一旁。

也正是由于王稼祥的支援,毛主席才得以重振旗鼓,更是與他暢談了對未來共産黨的計劃,一緻的是,兩人在馬克思主義的思想上的認同感。

年僅25歲就當選軍委副主席,可是後來卻遺憾收場,這是為何?

就王稼祥自己而言,他也對那次談話印象極為深刻,他果然沒有看錯人,毛主席身上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其實是有同中國實際結合的想法。

這也讓王稼祥非常的感動,于是此後,他就成為了毛主席堅定的維護者。

溝通不暢與理論傾向,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者與邊緣人

王稼祥的個人能力非常的強,即使是傷病階段,他仍能為中央和主席做事,而且還是以促成了許多人認同毛主席的馬克思主義思想。

在1937年因為把太多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使得他的舊傷複發嚴重,國内治療沒有效果,隻能轉去莫斯科進行醫治。

年僅25歲就當選軍委副主席,可是後來卻遺憾收場,這是為何?

好在醫生還是治好了他的舊傷,可他又接着前去投身于工作當中,這也使得他在同年成為了新任的共産國際代表。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王稼祥的能力很強,但他本身也有很多不足之處,就拿他擔任的衆多職位講,雖然他是上司層,但卻總是很難更進一步。

這也使得他逐漸有些邊緣化,因為他很少像其他上司人一樣,積極的深入基層考察,或者與群眾們打成一片。

因而在民主選舉的時候,更是被大夥所忽視,選民們根本沒有多少人清楚和了解過他,即使他的學問等方面都很充足。

年僅25歲就當選軍委副主席,可是後來卻遺憾收場,這是為何?

這點實際從前線作戰上,也可以看出他的缺陷,在黨内組織作戰會議的時候,他的觀點大多數都是偏向于理論居多。

這也是他長期從事編輯工作的影響,很多時候對實戰方面并不是很在行,是以黨在反圍剿結束後,更多讓他擔任外宣的工作。

王稼祥的外宣工作很忙碌,但他并沒有在意,反而更喜歡專研學習的類型,是以在很多時候他都缺乏溝通。

能與其正常交流的人,也非常的少,在旁人看來他似乎非常的高冷,好像隻對學問的事有關注。

年僅25歲就當選軍委副主席,可是後來卻遺憾收場,這是為何?

曲折的政治生涯,外事能手、内務不佳

對外辦事的任務裡,王稼祥能做得很好,但在内部事務上,他卻顯得有些古闆,在軍事任務中,上司者需要善于傾聽和了解部下的需求,與團隊保持良好的互動和合作關系。

然而,由于王稼祥的比較固執,導緻了他與部下之間産生了一定的隔閡,影響了團隊的凝聚力和執行力。

盡管他懷有一腔正直,但在現實情況下,過于僵硬的态度讓他在組織中難以融入團隊,也難以赢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援。

年僅25歲就當選軍委副主席,可是後來卻遺憾收場,這是為何?

是以,在他的組織和引導的下屬裡,能處理好與群衆和同僚關系的時候非常少,也導緻工作内部并不和諧,很多下屬是以退出了他的政局。

在建國之後,雖然中央交給了他外交的工作,但他卻仍不滿足于此,于是到動蕩的國内十年混亂時期,他發表了一些有歧義的文章。

結果被認定為了右派分子,黨中央經過讨論,于是便把他下放到了河南從事勞動的相關工作。

就在這時他的病情再次複發,而且惡化得很嚴重,後來到中央請求毛主席的幫助,才在1973年第十次代表大會上當選中央委員。

年僅25歲就當選軍委副主席,可是後來卻遺憾收場,這是為何?

然而,此時的他早已重病纏身,很快就卧床不起,還沒有行駛中央委員的職責滿一年,就在第二年因病去世,享年68歲。

王稼祥本身擁有很高的能力,人生也相當順風順水,25歲就成了軍委副主席,當時幾乎沒人有這個潛質。

遺憾的是他管理上的落差,這也是他不能繼續在政治仕途上走遠的原因,随着年齡的增大,他的各方面表現也都更為固執,才導緻淪為如此地步,抱憾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