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
是激發經濟發展活力
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因素
“便企、利企、惠企”
政策精準“投遞”
讓市場主體有更多更強的獲得感
全力打造一批
新津特色營商環境
創新應用場景
↓
新津區“政策找企業”平台試運作一個月後,已完成兩批“免申即享”惠企政策兌現,203家企業受惠,兌付資金4399萬元,兩批“易申快享”申兌也在開展。5月底前,全區“免申即享”“易申快享”預計兌付資金超1億元。
秉持“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理念,新津創新推出“蓉易見·政商懇談會”、蓉易見·津商茶叙、周三企業服務日,以及區級上司聯系服務企業等系列舉措,推進跨部門聯合監管,幫助企業解決“成長的煩惱”,打造智造高地,實施“工業強區”攻堅行動,築牢實體經濟發展根基。
在“營商”中“赢商”,政策合力正加快發揮作用。
政商懇談會
企業現場提訴求
成都漁耕農業科技負責人陳斌還記得新津區新年首場政商懇談會的情景:一同參加的企業有四川至臻光電、五八農業科技等23家區内企業。他直言自己的企業小,“隻有七八個人”,但依然獲邀參會并發言。
第一期蓉易見·政商懇談會
“希望能為農業企業搭建共享實驗室,助力企業研發創新。”陳斌提出的訴求在現場就得到相關部門的回應:“我們已經關聯中農大産研院和省農科院,建立共享實驗室。共享實驗室預計春節後對企業開放,在滿足企業檢驗檢測和研發創新需求的同時,逐漸比對一些專業性的技術人才,提供技術指導和人才教育訓練服務。”
“希望園區的配套設施能夠進一步優化……”“希望搭建更多校企對接平台……”會上,現場企業踴躍發言,相關職能部門也“有求必應”。
值得注意的是,陳斌提議的“共享實驗室”目前已經對企業開放并提供服務。
“很滿意。”陳斌表示。
第二期蓉易見·政商懇談會
從今年1月首場“政商懇談會”開始,新津每個月要舉辦一次主題“政商懇談會”。
會上新津區委、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與企業家面對面,坦誠講問題、談困難,相關機關予以回應,并明确解決方案和時間表。目前,“蓉易見·政商懇談會”已舉辦4場,共辦理回複企業訴求151條,受到企業高度認同。
蓉易見·政商懇談會
“我們能明顯感受到新津對企業的真切關心。”中糧生化總經理梁永紅在第二期“蓉易見·政商懇談會”上表示。中糧生化已決定加大投資、建立二期項目,并将原本明年11月投産計劃提前到今年。
在新津事豐醫療器械公司相關負責人看來,懇談會增進了企業與政府之間的了解與信任,“在新津發展,我們有信心。”
企業服務新品牌
“周三企業服務日”
在新津,可能有企業一時搞不清什麼是“瘋狂星期四”,但肯定知道“周三企業服務日”。
寶灣項目負責人董珂對新津區如何過周三印象深刻——他多次參加了天府智能制造産業園組織的“周三企業服務日”。
董珂所在的項目涉及多個部門,“每次服務日都有多個部門參加,能當場解答企業的疑難困惑,不用多頭跑。”
周三企業服務日
此前,天府智能制造産業園建立了服務專員一對一聯系企業制度,基本實作在産企業、在建項目對口服務全覆寫。
“周三企業服務日”在全面梳理企業平時反映最多、最急、最難的問題基礎上,每月一主題,固定周三,暢通企業反映情況和訴求的管道。
另一方面,園區管委會還依托“津津通”APP線上收集企業訴求。四川曉麥負責人通過“津津通”了解到“周三企業服務日”的活動主題,“正中我們下懷,收獲很大。”
“以‘周三企業服務日’為契機,精準對接企業需求。”天府智能制造産業園管委會方面表示,“收到訴求後,三個工作日内回複,及時協調解決。”
“服務日”相關活動切實幫到了不少企業——在“金融賦能智能制造”專場銀企對接活動上,成都農商銀行新津支行對中儲糧油脂成都有限公司授信1億元低利率貸款,有力解決企業融資難題。
2026年底
達到全國一流水準
“改革無止境,發展不停步”,今年3月新津釋出《關于深化數智賦能推動“服務增效”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全力打造一批新津特色營商環境創新應用場景,以更大力度推進營商環境持續改善。
創新開發的“政策找企業”智慧應用場景自4月9日上線以來,“免申即享”已兌付兩批,惠及企業203家,兌現資金4399萬元。
同時,正在開展第一批“易申快享”政策兌付5500餘萬元,受惠企業400餘戶,同步開展第二批“易申快享”申報工作;5月底前,全區“免申即享”“易申快享”預計兌付資金超1億元,預計惠及企業500餘家。
資料多跑路、企業零跑路。“免申即享”“易申快享”讓惠企政策兌現更快捷,增強了企業發展信心——在中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看來,這是名副其實的“可感可及”。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新津區釋出的《實施意見》,2024年底,企業全生命周期智慧服務體系基本形成;2026年底,營商環境服務質效達到全國一流水準。
上海信環固雅環境公司去年落地新津區,負責人李東來新津三次,也認識了新津三次。
最初新津留給他的印象是環境優美、區位優勢明顯,“有利于市場開拓”;“再認識”緣于一次合作:在新津區的牽線搭橋下,他們與成都一家大型國企達成“牽手”,“政府服務非常到位。”
第三次則緣于一次參觀——從新津民營經濟博物館出來後,他感受很深:民營經濟在新津的曆史脈絡很深,“這裡對企業的支援是一以貫之的,我們對未來在新津的發展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