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準格爾旗:逐綠前行 書寫黃河“幾字彎”攻堅戰新答卷

作者:準格爾旗釋出
準格爾旗:逐綠前行 書寫黃河“幾字彎”攻堅戰新答卷

準格爾旗地處黃河幾字彎,黃河流經旗境5個鄉鎮,全長238公裡,占内蒙古段的28%,也是黃河沿岸水土流失較為嚴重的地區之一。全旗總面積7692平方公裡,被國内外專家喻為“地球癌症”的砒砂岩區面積達5807平方公裡,占全旗總面積的76.9%,其中嚴重裸露區為1193平方公裡,占全旗總面積的15.8%。

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準格爾旗通過實施國家水土保持工程、砒砂岩沙棘減沙生态治理、黃土高原淤地壩建設、小流域綜合治理等項目,持續治理砒砂岩。目前全旗61.8%的砒砂岩土地得到治理。在砒砂岩裸露區較為集中的暖水鄉,将黃土、農家肥按不同比例與砒砂岩混合種植蘋果樹,全鄉種植蘋果樹2700畝,去年産量達到了320萬斤,有近百戶果農的年均收入達到十幾萬元。

準格爾旗屬于黃河中遊幹旱半幹旱地區,水土流失嚴重,水沙沖突突出,治沙成為黃河治理的首要任務。自1983年以來,準格爾旗開始不間斷地實施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建設項目。2000年以來,準格爾旗累計投入生态資金26.3億元,完成林草建設641萬畝,全旗森林覆寫率從8.4%提高到36.38%,植被覆寫度從16.6%提高到76.2%。建成黃河三級标準堤防61公裡、淤地壩800餘座、攔砂壩2000餘座,完成水土保持綜合治理221萬畝,有效遏制了風沙危害和水土流失,2023年建設了皇甫川流域、窟野河流域62座攔沙壩工程。泥沙攔起來,山頭綠起來,一灣清水出現在準格爾。

庫布齊沙漠在準格爾旗境内綿延922平方公裡(138萬畝),占全旗國土面積的12%。2023年準格爾旗共投入3025萬元,全面推進庫布齊沙漠綜合治理,同時實施庫布齊沙漠400萬千瓦新能源項目,大力推行“光伏+治沙+農林+旅遊”和“闆上發電、闆下種植”發展模式。2023年,壕賴河生态清潔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工程批複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3000公頃(生态自然修複區2013.85公頃、綜合治理區986.15公頃),批複投資1500萬元,已全部完成。布爾陶亥生态水源工程全部建設完工,周邊水源涵養不斷增加,已逐漸形成沙水相連的生态格局。

準格爾旗:逐綠前行 書寫黃河“幾字彎”攻堅戰新答卷

赤麻鴨打卡礦區

近年來,準格爾旗多措并舉,高品質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并取得了顯著成效。每年初春時節,可愛的“小客人”赤麻鴨都會準時到準格爾旗的綠色礦山“打卡”。

作為黃河準格爾旗段村級河長,小灘子村黨支部副書記喬旭每月都要對河道巡查兩次。近年來,他發現來這裡歇腳過境的候鳥明顯增多,“樹多了,草綠了,過境的候鳥數量也越來越多,這證明我們的生态環境變好了。”準格爾旗林業和草原局自然保護地和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站長薛勇表示,如今,黃河岸邊十二連城鄉、大路鎮、龍口鎮等地引來栖息鳥類200多種,已經成為候鳥理想的遷徒、繁衍和栖息之地,其中不乏白天鵝、赤麻鴨、灰鶴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國土綠化提升行動高位推動生态植被建設。2023年完成生态植被建設28.75萬畝,其中林業生态建設14.25萬畝,草原生态建設14.5萬畝,較上年增加31.2%。全民義務植樹擴面提質。2023年林草系統組織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16場次,完成義務植樹150萬株。打造“杏福”準格爾工程,樹立“一事一典範”形象。按照《準格爾旗林果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檔案,2023年投入資金4000餘萬元,通過與老百姓利益連結的模式,完成經濟林建設9.28萬畝。截至年底,全旗種植沙棘93萬畝、山杏90萬畝、蘋果3萬餘畝,梨、桃、李、紅棗3萬餘畝,率先在全區完成百萬畝經濟林目标。

2023年7月,位于黃河北部的十二連城鄉巨合灘村引進了南美白對蝦養殖項目,首批投放蝦苗共計120萬尾。該項目實作了示範和帶動周邊地區鹽堿地漁業産業發展和鹽堿地改良的雙赢局面,讓村民增收。在鹽堿地上實行集約化養殖,在傳統養殖業的基礎上增加産業鍊,符合巨合灘村“以漁改堿”的産業發展前景。

準格爾旗:逐綠前行 書寫黃河“幾字彎”攻堅戰新答卷

大路鎮小灘子村黃河稻漁生态觀光園

大路鎮小灘子村的黃河稻漁生态觀光園裡,小魚小蟹在稻苗間穿梭,“稻蟹魚共生”的景象令遊客難忘。然而在過去,這裡是撂荒多年的重度鹽堿地。黃河稻漁生态觀光園副總經理喬生說:“通過改造,園區完成了高标準農田基礎建設工程,每年水稻産量約65萬斤、魚産量約8萬斤、螃蟹産量約1萬斤。”

2023年10月,準格爾旗十二連城鄉和大路鎮沿黃河河道1.42萬畝苜蓿和燕麥草迎來收獲季。為了促進黃河流域生态保護,準格爾旗礦區生态建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以“一事一典範”為抓手,從2023年開始,在十二連城鄉和大路鎮沿黃河河道禁種高稈作物區域流轉農戶土地1.42萬畝種植牧草,進而降低灘區風速、減少風蝕、改善土壤環境,促進項目區生态環境良性循環,提高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

如今,行走在黃河準格爾段的兩岸,一幅景美、民富、産業興的黃河“幾字彎”攻堅戰新答卷正在徐徐鋪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