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鄉村行 看振興丨熱土引來“務工客”

作者:平羅縣融媒體中心

随着農業産業的蓬勃發展,返鄉務工成為熱潮,這不,甯夏華泰農的田間地頭活躍着天南地北的“打工仔”,他們在地裡耕耘,在鄉村“淘金”。

鄉村行 看振興丨熱土引來“務工客”
鄉村行 看振興丨熱土引來“務工客”

5月13日,在甯夏華泰農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廣袤田野裡,一畦一畦芥藍、菜心郁郁蔥蔥,生機盎然,勞工們正動作娴熟地采摘,手落菜起,一掐、一放、一割、一捋,一排菜整齊地采摘入筐……華泰農公司又一批冷鍊蔬菜進入了采摘期。

33歲的楊華仙夫婦來自雲南,今年是他們來華泰農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務工的第5個年頭了,管吃管住、收入不錯是楊華仙堅持不懈的不竭動力。

楊華仙說:“每年3月份來,10月、11月份回去 ,夫妻兩人1個月大概能掙1.2萬元,今年來了四五年了。”

環境不錯,收入不錯,這也是吸引貴州小夥彭永超夫婦來我縣打工的原因。今年是他們來平羅打工的第一年,4月9日下田摘菜,截至4月30日,17000塊錢已經裝進腰包,這讓彭永超務工的信心更足了。

鄉村行 看振興丨熱土引來“務工客”
鄉村行 看振興丨熱土引來“務工客”

在華泰農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冷鍊工廠中的房間,裝菜、放冰、按壓、封箱,來自東北的小夥子們正在麻溜地打包,一氣呵成,3、5秒就能裝好一箱,這是他們在這裡打工10年練就的“絕技”,這本領也為他們帶來了月薪6000元左右的收入。

華泰農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餘吉忠說:“我們華泰農基地每年從3月份開始大面積栽菜, 每年從東北、雲南、貴州來的勞工大概有200多人,每年他們可以務工7至8個月,每年我們在外地就業務勞工員的勞務支出上達600多萬元。”

鄉村行 看振興丨熱土引來“務工客”
鄉村行 看振興丨熱土引來“務工客”

2013年,甯夏華泰農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落戶廟廟湖村,流轉土地種植沙漠蔬菜,每年吸引大量務工者前來務工。目前,華泰農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已建成面積6500畝的生态瓜菜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在華泰農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帶動下,平羅縣紅崖子鄉生态移民村2360多戶生态移民及陶樂鎮、高仁鄉周邊農戶積極參與生态農業發展,平羅縣河東地區設施農業面積達到1500畝,沙漠西瓜種植總面積達到2萬畝。豐厚的薪酬、良好的治安、優美的鄉村、淳樸的民風吸引天南地北的務工者來打工。鄉村振興,産業興旺,廣袤的農村蘊含着無限生機,在平羅的農村越來越多的産業向務工者抛出了橄榄枝。

記者:王 燕 段 波 馬勝文

編輯:張亞麗

責編:王 剛

稽核:馬文燕

新聞熱線:0952-601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