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白江區住建局探索踐行“黨建+”思路,聚焦優化營商環境

作者:青白江住建
青白江區住建局探索踐行“黨建+”思路,聚焦優化營商環境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作出一系列重要訓示,強調“營商環境隻有更好,沒有最好”。為此,各地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部門多措并舉、改革創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取得重大進展。

既有建築改造工程的消防審驗工作是建設工程消防領域的一個重要方面,其中,對“一老一小”設施的改造更是一項重要民生工作,在審批事項中,紙質申請材料多、流程不清晰且需來回跑多個部門,施工難點多、行業監管難等問題突出。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區在全市率先推出教育教育訓練、養老機構等民生改造工程相關業務辦理流程,推進“清單”管理模式,實作“家政式”服務。

為確定改建房屋的結構安全和消防安全,青白江區結合區域實際及申請辦學許可需求,科學制定《既有建築内辦理非學科類校外教育訓練機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備案)管理流程》,定期組織開展消防品質交底、現場業務指導等工作。該流程的順利實施,既保障了低齡、超齡段人員密集場所安全,也避免出現一些企業盲目投入資金進行既有建築改造,造成後續消防審驗未能通過和無法營業等問題。

一直以來,成都市青白江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不斷探索踐行“黨建 + 住建”工作思路,聚焦“促發展、惠民生、防風險”,将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同頻共振、深度融合。除了行政審批上精減要件、壓縮時限,做到“簡捷辦、立即辦、 主動辦”, 還聚焦“痛點”問題、 疏通“堵點”問題、瞄準“難點”問題,加大對行業營商環境的優化和對作風效能的監督力度,防止重點崗位出現“腸梗阻”,針對企業具體問題把脈問診,為企業項目建設提供全方位的要素支援。

青白江區住建局探索踐行“黨建+”思路,聚焦優化營商環境

“黨建 + 機制”,積極支援市場主體發展

堅持将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号工程,突出黨組織政治優勢,建立健全“黨建抓發展”營商環境工作機制,以提升市場主體感覺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為目标,聚焦房地産業高品質發展和建築行業轉型更新等重點任務,持續深化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放管服”改革,加快建構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建立健全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政風、行風監督員制度,選聘 20 多名有社會影響力、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的社會人士擔任政風行風監督員,把政風、行風建設定于人民群衆和社會各界的監督之下,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工作提質增效。探索建立容錯糾錯機制,細化形成 6 類 14 項免予追究行政過錯責任清單,有效提升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監督管理效能,服務全區營商環境建設和高品質發展。

“黨建 + 改革”,深入優化行政審批流程

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堅決扛起行業主管責任,堅持“減審批、強監管、優服務”的原則,在企業、群衆辦事流程上做“減法”,在優化服務上做“加法”,深化制度創新、流程再造,全面推行“容缺審批 + 告知承諾制”“聯合驗收”“分階段辦理施工圖審查”等一系列改革政策,實施非關鍵要件“容缺後補”機制,為企業發展注入新活力。聯合審批部門在全省率先推行夜間施工許可“審批 + 監管”一條龍智能 + 服務,建構形成“一端申請、一窗審批、一證核發、一鍵延續、一網監管”的全流程智能服務新模式,實作夜間施工許可審批和監管雙向關聯,做到“零成本、零跑動、零見面”,企業申請材料由原來的 9 項壓減至 4 項,跑動次數由原先跑至少 2 個部門轉變為業務線上辦理“不見面”,辦結時限由原先合計的5 個工作日變為 1 個工作日,最快可縮減至半天,切實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打通項目竣工到驗收備案的“最後一公裡”。

“黨建 + 項目”,持續賦能宜居城市建設

探索“黨建 + 項目”融合發展新模式,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的理念,做好城市建設“排頭兵”,聚焦市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城市生态及城市有機更新等重點項目,細化進度目标,織密小微項目建設“防護網”,牽住重大項目建設“牛鼻子”。以建築“審批環節 + 過程管理 + 要素配置”為主線,打通建築項目立項、用地、規劃、施工設計、施工、驗收、運維全生命周期審批監管資料鍊條,支撐重大項目“策劃即入庫”“拿地即開工”“建成即投用”,為項目“快進”清障護航。依托城市住房建設管理領域專項治理,不斷創新監管方式,完善項目“網格化”管理,探索“行業專家 + 執法人員”交叉檢查模式,把問題整改、安全管理、應急管控等工作做深做實,全力拼出發展“加速度”。

“黨建 + 服務”,系統強化幹部主動作為

堅持靠前服務、主動服務、創新服務,建立企業定期走訪聯絡機制,設立項目服務專員,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動員黨員幹部沖鋒在前,深入所屬企業、項目開展“一對一”蹲點服務,常态化解決企業實際困難,以“店小二”姿态為項目建設提供全流程的跟蹤指導和“保姆式”服務,助力企業“撐杆跳”。依托“蓉易見”搭建政企溝通“連心橋”,積極推廣“蓉易貸”政策性普惠信貸工程,為 23家企業發展提供政策資金便利,有效緩解企業融資梗阻。“地毯式”開展“走萬企、解難題”活動,全覆寫走訪企業 1 443 家,幫助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 568 個,有效推動房地産企業、建築企業等市場主體健康發展。

成都市青白江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始終忠實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黨建 +”創新舉措為抓手,優化便民服務體系,主動靠前服務企業,堅決破除影響和制約住建領域營商環境建設的突出問題,為青白江區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持續注入新動力。

來源 | 建築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