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歲楚王之死:司馬玮鬥不過賈南風,他輸給了年齡

作者:岩岩說史

司馬玮若有曾祖父一半的魄力,殺伐果斷,西晉也許能續命數百年。司馬玮輸給了年齡,他太年輕了,20歲的親王鬥不過34歲的皇後。

20歲楚王之死:司馬玮鬥不過賈南風,他輸給了年齡

司馬家得國不正,取代曹魏手段卑劣,且司馬昭、司馬炎父子并沒足夠的威望來整合國内資源,以及阻止齊王司馬攸對皇權的觊觎。

齊王司馬攸的存在,讓晉武帝司馬炎寝食難安,為了讓司馬衷順利繼位,他進行了布局,以維持朝廷穩定。

首先,讓司馬衷迎娶賈南風,争取賈充支援,不讓他倒向司馬攸。要知道,賈充女兒賈褒嫁給司馬攸,兩人是親家。

其次,冊立司馬衷為儲君,樹立“立嫡以長”榜樣,讓司馬攸的支援者找不到理由,斷了司馬師(景皇帝)一脈的繼承資格。

再則,不信任門閥,擔心他們篡權,便讓外戚楊駿輔政。賈南風是皇後,賈家也是外戚,卻并不輔政,進而形成一種制衡。楊家不如賈家強,彼此各有優勢。

最後,分封諸侯,賦予他們都督地方軍事的權力,制衡朝中輔政大臣,并防止門閥士族效仿司馬家的故事,捍衛西晉江山社稷。

290年,司馬炎駕崩,太子司馬衷繼位,楊駿輔政。此時,外戚、門閥、諸侯王之間形成一種權力平衡,如果都安守本分,西晉也能正常維持下去,國祚數百年。

司馬炎考慮很周到,卻低估了賈南風的野心。惠帝司馬衷愚癡,生活自理都成問題,當皇帝是他最大的錯誤,也是悲劇人生的源頭。

司馬衷愚癡,畢竟是皇帝,皇權的震懾力還是很強。賈南風,顯然不希望楊駿輔政,她想成為呂雉一樣的人物,實際操控朝政,大權獨攬。楊駿也是如此,不知道分享權力,處處為難賈南風,豈不是自找苦吃。

20歲楚王之死:司馬玮鬥不過賈南風,他輸給了年齡

楊駿掌握京城兵馬,還是輔政大臣,賈南風如何才能搞定他呢?很簡單,調遣外地諸侯入京,尋找機會誅殺楊駿,司馬亮、司馬玮成為人選。

司馬亮,司馬懿的兒子,惠帝的叔祖,也是司馬炎的輔政大臣。但是,楊駿關鍵時刻把司馬亮排擠出局,讓他離開洛陽,前往許昌“養老”。司馬亮對楊駿非常不滿,卻沒有這個膽量,故而婉拒賈南風。

老成持重,未必能幹大事,司馬亮不出來,賈南風也不勉強。此時,賈南風想到了楚王司馬玮,他不但年輕,才19歲出頭,且跟楊駿關系惡劣,一定會幫助自己完成任務。

司馬玮,麾下兵馬衆多,為人強勢,楊駿很畏懼他。楊駿根基不穩,也擔心别人不服,便同意司馬玮入京城參與政務,并授予他衛将軍、北軍中候、侍中、太子少傅。

司馬玮入京,得到參與中樞政務的資格,心滿意足。接下來,賈南風、司馬玮聯手行動,采取突然襲擊方式,誅滅楊駿三族,拉開八王之亂的序幕。

作為回報,司馬玮得到宮廷禁軍的統領權,但并沒成為輔政大臣。因為,司馬亮與衛瓘這資曆更老,且司馬亮是司馬炎指定的攝政王,故而楊駿死後,朝政大權落入司馬亮、衛瓘手中。

司馬亮、衛瓘有個缺點,就是不長記性。權力鬥争,是你死我活,況且司馬亮還經曆過高平陵之變、洛水之盟、曹髦事件,見過太多殺戮場面,卻學到不父親司馬懿、兄長司馬師、司馬昭的半點精髓。

司馬亮總以為,隻好認真輔政,沒有二心就能善終,卻未必。司馬亮看不起司馬玮的為人,便上奏賈南風,讓司馬玮離開朝廷,回到封國荊州,遠離中樞。

衛瓘也惱火司馬玮,埋怨他不限制部下,在京城惹是生非。公孫宏、岐盛這兩位楚王謀士,都被衛瓘斥責,甚至想要逮捕他們。為此,他們決定搶先下手,讓司馬玮殺了兩人。

20歲楚王之死:司馬玮鬥不過賈南風,他輸給了年齡

司馬玮、賈南風都對司馬亮、衛瓘不滿意,自然一拍即合。賈南風以惠帝名義下旨,讓司馬玮逮捕司馬亮、衛瓘,理由是:他們想廢惠帝,斷了武帝血脈。

司馬亮、衛瓘麾下兵馬也不少,足以跟司馬玮交戰。但是,司馬亮、衛瓘一直強調自己是忠臣,皇帝不會殺了他們,最多是解除權力,去封地養老罷了。

隻能說,司馬亮、衛瓘不長記性,太過天真。部将建議起兵自保,司馬亮與衛瓘都一樣,不做任何抵抗,束手就擒。當然,養老是不可能的,他們都死于楚王士兵之手,衛瓘及其子孫9人全部被殺。

攻殺司馬亮、衛瓘,中樞掌權的就剩下賈南風、司馬玮了。一山不容二虎,司馬玮、賈南風勢必會有一個出局,代價是生命,這點公孫宏、岐盛看得很清楚。

惠帝(實際是賈南風)的聖旨是“逮捕”而不是“誅殺”。司馬玮殺了他們,意味着“無視聖旨”,賈南風豈能容忍呢?況且,賈南風一直想大權獨攬,否則也不會讓司馬玮入京。

公孫宏、岐盛讓司馬玮搶先動手,借助這股士氣,直接帶兵殺入宮廷,廢了賈南風,否則悔之晚矣。廢賈南風,自己獨攬大權,司馬玮猶豫了,他還在思考,并沒答應。

賈南風這邊,看到司馬玮勢力如此強大,也是膽戰心驚。此時,張華站出來,建議賈南風立刻動手,不要給司馬玮猶豫的時間,要抓住這個視窗期。

殺伐果斷,心狠手辣,這是成大事者的必備素養,賈南風就是這樣的人。賈南風立刻派使者拿着帝王旗幟,宣布司馬玮是假傳聖旨誅殺大臣,罪不及他人。

20歲楚王之死:司馬玮鬥不過賈南風,他輸給了年齡

惠帝愚癡,但皇權的威嚴尚在,楚王的士兵聽說後,紛紛逃散。此時,司馬玮的處境跟爺爺司馬昭一樣,但司馬玮的身邊沒有賈充、成濟,栽在了賈南風手裡。

司馬玮輸了,他輸給了年齡,20歲的少年鬥不過34歲的皇後。司馬玮認為自己掌握禁軍,足以抗衡賈南風,使其不敢輕舉妄動,卻忽視了皇權的存在。

司馬衷愚癡,賈南風也沒直屬部隊,但她是皇後,這就是最大的資本。當年司馬昭基本控制了朝政,但曹髦沖出來,包括司馬伷在内的将士紛紛逃走,沒人敢當面跟皇帝過不去。

曹髦尚且可以,賈南風為何就不能呢?況且,此時皇權還沒旁落,司馬衷還是公認的皇帝,賈南風代行皇權,司馬玮正常情況下豈能鬥得過。

司馬玮的最佳選擇,就是采納岐盛建議,直接帶兵入宮,廢了皇後,這點難度并不大。後來,賈南風權勢如日沖天,連太子司馬遹都被她處死,但司馬倫卻輕松殺賈後,足以表明賈南風根基之淺薄。

廢賈南風,難度不大,也不會引起太大問題。因為,太子司馬遹還活着,這才是最大的本錢,隻要司馬玮尊重司馬遹,其他諸侯與大臣就沒理由反對讓,且司馬玮代行皇權,挾天子以令諸侯,誰敢輕舉妄動。

司馬玮沒有曾祖父司馬懿的魄力,不夠殺伐果斷,關鍵時刻掉了鍊子。司馬亮與衛瓘前一天被殺,司馬玮第二天就被賈南風處死,楚王沒能抓住戰略視窗期。

如果司馬玮足夠狠辣,帶兵廢了賈南風,并宣布賈南風罪責,将誅殺楊駿、司馬亮、衛瓘的責任扣在賈後身上,然後以皇帝名義給司馬亮、衛瓘平反,司馬玮足以穩定時局,并樹立威望。

20歲楚王之死:司馬玮鬥不過賈南風,他輸給了年齡

一切搞定後,司馬玮尊重司馬衷、司馬遹,自己當輔政大臣。如此,西晉朝廷可以正常運轉,八王之亂到此為止,司馬家的國祚也許能持續兩三百年,類似漢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