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士說心語丨邊疆石下的堅守

作者:中國軍網
士說心語丨邊疆石下的堅守

軍校畢業,我懷着滿腔熱血來到新疆軍區某部隊。

踏上喀喇昆侖,陽光透過雲層照亮腳下的土地,仿佛在迎接着我的到來。初入營區,一塊石頭不經意間吸引了我的目光,它的表面繪滿了油菜花。我感到好奇,便詢問戰友,想知道這塊石頭的來曆。他們告訴我,這是王班長精心繪制的,美術專業的王班長有着獨特的視角和精湛的繪畫技藝,他用手中的畫筆賦予了石頭生動的色彩和故事,這些石頭被戰士們親切地稱為“邊疆石”。

漸漸地,我留意到連隊中擺放着很多邊疆石,有些石頭上畫着戰士的訓練日常、生活點滴,有些石頭上描繪着官兵堅守崗位、執行任務的瞬間,畫面生動而震撼。

士說心語丨邊疆石下的堅守

王文賀 繪

一段時間後,我發現連隊的日常生活就是和風沙相伴,并沒有我渴望參加的重大任務和邊疆石上那些令人觸動的場景,我産生了極大的心理落差。

“邊疆石上的故事都是真的嗎?”我充滿疑惑。

一天深夜,我正準備去洗漱,突然注意到鍋爐房燈火通明,走近發現一位戴着棉帽的班長倚在牆邊,左手抱着一塊石頭,右手拿着畫筆細心地勾勒着,他滄桑的面孔上有一雙深邃的眼睛,透出堅毅的目光。“想必他就是王班長了。”我心想。

走上前去攀談得知,我們年齡相差無幾,而他已經在邊防堅守了兩年多的時間。他似乎看出了我對這裡的不适應,便開導我:“你第一次來高原不習慣很正常,但是你一定會愛上這裡。”

“這裡荒無人煙,我們在這裡堅守有什麼意義?”我不解地問道。“我們守在這裡為的是保通道路,一旦戰争爆發,我們保障的就是生命線。”王班長指着一塊邊疆石講起他初上高原的故事。

“暴雪封鎖了主要道路,物資運送車隊被困在達坂上!”王班長剛到點位,還沒來得及适應環境,便接到了緊急任務。他跟戰友們連夜趕到現場,才發現積雪已深及膝蓋。

就在衆人一籌莫展之際,營長決斷:“所有黨員跟我來,我們踏出一條路!”他們手牽手,不顧高原反應和墜崖風險,一次次跌倒再站起,用腳印指引道路的方向。經過一夜的努力,車隊準時将物資送抵邊防哨所。

“最開始我也迷茫,但正是這次經曆,讓我明白了堅守在這裡的意義,堅定了我留下來的決心。”王班長說。

這是他畫的第一塊邊疆石。此後兩年多的時間裡,他用畫筆記錄了一個又一個故事,以特殊的方式诠釋着對邊關的熱愛。這些邊疆石也深受大家歡迎,成為雪域高原上特有的風景。

士說心語丨邊疆石下的堅守

王文賀 繪

那日,我像往常一樣來到王班長身邊看他繪畫,忍不住問道:“你的水準這麼高,為什麼不考慮更高的平台呢?”

“我的志向就是在基層,在這裡能更真實地捕捉邊防軍人的生活,我的畫筆才更有意義。”他邊向我解釋,邊用顔料描繪石頭上未完成的風景。

多次交流拉近了我們兩個之間的距離,使我們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我向他傾訴滿懷激情的我如何不适應這裡的枯燥和平凡,他則一次次地用親身經曆給我加油鼓氣。慢慢地,我感到畢業之初的我就像王班長一樣,渴望紮根基層,但是在選擇堅守的過程中,我并不像王班長一樣堅定。

不久之後的一次武裝登山訓練,讓我的内心徹底發生轉變。起初我興緻勃勃,快步走在隊伍前面。随着海拔越來越高,坡度也越來越陡,我的體力開始不支,腳步也放慢了許多。

松軟的土質使我每走一步便向下滑半步,加之缺氧的環境和沉重的背囊,令我苦不堪言。呼吸急促、雙腿發軟,不覺間我已經掉到了隊伍的後面。我雙手撐着膝蓋,大口地喘着氣。“體力跟不上就跟着收容隊慢點走。”身旁路過的戰士對我說。

“加把勁,堅持住!”在我猶豫不決的時候,王班長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他的鼓勵讓我打消了放棄的念頭,我拉起他的手,艱難地向上挪動。

“通往山頂的路看着很遠,但隻要你盯着腳下,不一會就到了。”我照着他說的做,悶着頭咬牙堅持,不覺間緩緩接近山頂。

到山頂時,王班長朝我豎了一個大拇指。“爬上來之後你會發現,路上吃的苦都是值得的。”聽着他的話,看着壯麗的群山和腳下艱難的路,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武裝登山的經曆再一次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選擇。也許戍守邊防就像登山一樣,過程平平無奇甚至無比艱難,但堅持過後就會看到終點的風景。此刻我了解了王班長的話,開始愛上這片土地。

王班長下山休假前,送給我一塊邊疆石,石頭上繪着一片繁花,遠處是白雪皚皚的山峰。“是我們的堅守,讓這裡有了色彩。”他的解釋讓我恍然大悟,那些盛開的花朵象征的就是堅守在這裡的我們。

和王班長相處的時光讓我感慨頗深,他用畫筆描繪堅守的色彩,也讓我明白了堅守的意義。走在營區,看着巍峨的雪山和浩瀚的星空,我逐漸明白:選擇堅守首先要甘于平淡。畢業時的那股熱血再一次湧上心頭,我更加堅定了戍守邊防的決心。

整理:晏子祎

來源:解放軍報用戶端

作者:安思危

責任編輯:闫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