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公募經理淪為大散戶,最高換手超300倍,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作者:研值有道
公募經理淪為大散戶,最高換手超300倍,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公募經理淪為大散戶,最高換手超300倍,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公募中國研究組 | Jamie

編輯、統籌 | Jamie

制作 | Jessica

一頓操作猛如虎,淨值漲幅0.5。在闆塊快速輪動的A股市場,一些基金經理試圖通過頻繁的買賣調倉操作擷取收益,但結果往往事與願違。

據Wind資料,2023年4264隻主動權益基金中(統計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以及靈活配置型、股票多空),有339隻基金年度持倉換手率超過10倍,有基金甚至超過300倍,而當年它們的平均回報為-11.57%,低于整體的-11.51%。

最倒黴的一隻基金,一年50倍的換手率,回報卻是-44.90%,成為做多錯多的典範。

公募經理淪為大散戶,最高換手超300倍,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339隻基金換手率超10倍

基金換手率即持股周轉率,反映的是基金在一定時期内買賣操作的頻繁程度和市場活躍度。比如某隻基金年度換手率為100%,基本相當于該基金一年中将持倉的股票全部換了一遍,也可能是部分個股交易的比較頻繁,或者為了應對基金的日常申贖而進行的操作。

2023年,4264隻主動權益基金平均換手率為450%,中值為323%,意味着平均而言基金買入或賣出的股票總額是股票持倉市值的3-5倍。

去年換手率超過10倍的主動權益基金有339隻,占比8%。其中,僅有49隻基金回報為正,占比14.45%,相當于每7隻高換手率的基金,隻有1隻基金取得正回報。此外,去年換手率在5-10倍的主動權益基金有989隻,占比23%。

公募經理淪為大散戶,最高換手超300倍,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2023年換手率最高的基金是鵬華弘鑫A,2023年換手率高達319.36倍,是唯一一隻超過100倍的基金,時任基金經理李韻怡。作為一隻靈活配置型基金,鵬華弘鑫A股票倉位的調節範圍較大,2023年基金幾乎對持有的股票進行“清倉”處理,股票持倉市值低(分母低)是其換手率異常的主要原因。

資料顯示,2023年各季度末,鵬華弘鑫A對股票的配置比例分别僅有0.18%、0.25%、0.00%、0.27%,以持有現金、買入返售金融資産為主。年中、年末,基金分别持有杭氧股份1000股、溫氏股份1600股,股票持倉市值分别為3.44萬元、3.21萬元——規模還不及一般的散戶。

在躺平的情況下,鵬華弘鑫A全年業績波動也比較小,甚至獲得了0.77%的正回報,也跑赢了負回報的滬深300,可以說是躺赢的典範。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鵬華弘鑫A換上新的基金經理蕭嘉倩之後大舉買入股票,股票倉位提升至95%,業績一度在27個交易日大漲35%,又在21個交易日回撤20%,淨值從一潭死水走向大起大落。

公募經理淪為大散戶,最高換手超300倍,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公募經理淪為大散戶,最高換手超300倍,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換手率50倍,虧損45%

相比于鵬華弘鑫A李韻怡的巋然不動,諾德優選30基金經理牛緻遠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2023年諾德優選30換手率高達51.92倍,在4264隻主動權益基金中排名第5,而年度回報虧損44.90%。

公募經理淪為大散戶,最高換手超300倍,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讓我們來看一下他是怎麼操作的。

2023年,諾德優選30的股票倉位基本上在七成以上,是以不存在躺平的情形。高換手率的背後,是牛緻遠近乎瘋狂的調倉,每個季度都要換掉7、8隻重倉股,基本上沒有一隻股票能停留2個季度以上。

一季度,牛緻遠瞄準光伏闆塊,季度末重倉歐晶科技、陽光電源、捷佳偉創、鈞達股份、京山輕機、石英股份、晶盛機電、德業股份、固德威、晶澳科技,大部分是光伏行業上下遊的公司,結果光伏行業産能過剩,闆塊開始進入下行通道,一季度其重倉股僅有歐晶科技和京山輕機有明顯漲幅,其餘8隻股票有6隻下跌,2隻微漲。當季,基金回報為-6.57%。

二季度,牛緻遠調入聚和材料、天合光能、科大訊飛、通靈股份、億嘉和、華電國際、彙川技術等新面孔,前十大重倉換了7隻。從全部持股看,還有宇邦新材、晶科能源、中科三環、愛旭股份、頂通科技等新面孔。前十大重倉股有8隻當季上漲,但基金淨值卻微跌0.52%,牛緻遠大機率屬于追高進入。

上半年諾德優選30換手率就達到22倍。下半年,基金迎來了至暗時刻。三季度,牛緻遠故技重施,前十大重倉股換掉8隻,重新買回陽光電源,還重倉華銳精密、帝科股份、歐科億、偉測科技、天孚通信、帝爾雷射、安徽合力,再次慘遭打臉。以陽光電源為例,二季度尚有11.46%的漲幅,三季度卻大幅向下,大跌23.25%。當季,諾德優選30淨值大跌34.60%。

四季度,絕望之中諾德優選30全倉AI賽道,買入賽騰股份、瀾起科技、中際旭創、協創資料、佰維存儲等個股,前十大重倉換掉9隻,并且九成是資訊技術行業公司,不過已經無力回天,基金淨值再跌9.35%。

公募經理淪為大散戶,最高換手超300倍,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在牛緻遠孤注一擲的背後,是基金求生意志的展現。自成立以來,諾德優選30混合基金的規模不斷縮水。該基金在成立初時規模為11.81億元,截至2023年末,基金規模僅為0.2億元,處在随時清盤的邊緣線。

押注式投資失敗後,諾德優選30在今年5月7日釋出公告稱,拟以通訊方式召開本基金的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審議終止該基金《基金合同》的議案在,正式走向清盤。

公募經理淪為大散戶,最高換手超300倍,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交易成本高企

和諾德優選30類似,大部分超高換手率的基金是在清盤邊緣上掙紮的迷你基金,試圖通過“押寶”式博取超額收益,最終實作“保殼”。

比如杜哲管理的國金鑫瑞、李響管理的九泰天奕量化價值、餘李平管理的交銀榮鑫、劉志強管理的先鋒聚優,2023年換手率分别為105倍、64倍、57倍、40倍,排名第2、3、4、6位,去年末規模分别為1278萬元、85萬元、5349萬元、4623萬元。

事實上,去年339隻換手率超過10倍的基金中,年末平均規模為1.78億元,規模超過10億元的僅11隻基金,規模最大的楊夢管理的博道成長智航,34.64億元。合計123隻基金年末規模低于5000萬元,觸及清盤紅線,占比超過三分之一。規模最小的是九泰天奕量化價值,僅85萬元。

那麼,這些基金豪賭結果如何?

資料顯示,上述339隻高換手率基金平均回報為-11.57%,跑輸滬深300的-11.38%,中位數回報為-10.88%。正回報的僅49隻基金,其中成績最好的基金是熊钰管理的前海聯合潤豐,規模8131萬元,2023年換手率12倍,A類回報18.68%。熊钰2023年重倉資訊技術闆塊,買入三七互娛、恺英網絡、創維數字、巨人網絡、中際旭創、金山辦公、科大訊飛、天孚通信、拓普集團等個股,重倉股不斷輪換。

除了前海聯合潤豐以外,國信國證新利、東方量化成長A、天治研究驅動A等7隻基金去年回報超10%,多數重倉資訊技術闆塊。

339隻基金中290隻基金2023年業績為負,其中72隻基金回報低于20%。業績最差的正是上面說的諾德優選30,全年業績虧損44.90%。還有陳修竹管理的大摩基礎行業,去年全年換手率10倍,業績虧損41.39%;翟雲飛管理的上銀科技驅動雙周定期可贖回A,去年全年換手率12倍,業績虧損38.96%。

盡管低換手率的基金去年也沒有創造出多好的成績,但高換手率的基金,還要在交易傭金上付出較大代價。

例如諾德優選30,去年全年交易傭金合計達150.88萬元。在基金規模在2000萬元左右的背景下,傭金規模比達到6.96%,大緻相當于基民每投入15元,就有1元作為交易傭金付給了券商。再比如九泰天奕量化價值,2023年交易傭金為21.78萬元,是年末基金規模的四分之一。

整體看,上述339隻高換手率的基金2023年整體付出了9.56億元的交易傭金,粗略計算占期末規模的1.58%,平均每隻基金交易傭金達到283萬元。其中23隻基金年度交易傭金超過1000萬元,例如中歐量化驅動為4142萬元,平安優質企業為2790萬元,博道成長智航為2554萬元。從傭金規模比角度看,共62隻基金超過2%,占比接近五分之一。

公募經理淪為大散戶,最高換手超300倍,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一般而言,換手率會産生較多的交易傭金,提高組合管理的成本,一定程度上影響基金的淨值表現,疊加管理費、托管費等硬性支出更是不菲。事實證明,在2023年的行情裡,頻繁操作除了給券商帶來好處之外,并不能給基民帶來多好的體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