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4日,美國白宮宣布美國宣布在原有對華301關稅基礎上,将對從中國進口的鋼鐵、鋁、半導體、電動汽車、電池、關鍵礦物、太陽能電池、船舶、岸上起重機和醫療産品等一系列商品加征新的關稅,影響的貿易額約為180億美元。
美國之是以會針對中國對外貿易産品加征關稅,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中國對外貿易産生發生了變化,從出口結構來講,中國出口産品在近十年發生了很多變化。
2010年勞動密集型産品出口占比超過70%,在當時有70%以上是勞動密集型的紡織品、服裝、箱包、玩具和輕工産品而到了2023年高附加值産品超過90%,90%的産品是機電産品、電子産品。
其中,加工貿易的比重更是從50%降至20%以内,而中國自己的産業鍊叢集制造的東西占到了70%,勞動密集型産品也好、加工貿易也罷,其主要利潤都是被西方國家所賺取。而現在,中國高端制造行業發展的越來越好,歐美所能賺錢的利潤越來越好,美國自然不肯,是以就提出了“産能過剩”的帽子。
其中最引人矚目的當屬中國新能源汽車,稅率從目前的25%升至100%,但其實這個新稅率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因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基本上沒有進入美國市場,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出口到美國的電動汽車數量不足2000輛,而美國2023年電動汽車銷量約144萬輛。
美國這是在向中國釋放信号,美國将不惜一切代價阻礙、打壓、制裁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的發展,因為汽車産業所能擷取的産值甚至要遠高于半導體産業,日本汽車産業曾經為日本創造了600萬個高薪酬職位,整個汽車産業鍊占據日本GDP的40%以上,而美國汽車産業占國家GDP比更是達到了3%-4%的水準,要知道制造業在美國的GDP中隻占不到20%。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産業的上下遊産業鍊基本上都實作了國産化,歐美所能夠擷取到的利潤很少,而且随着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的出海,也會擠占歐美汽車産業的市場,這也是為什麼美國會大力打壓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的原因。
除此之外,美國也希望通過這樣的舉動,引導和影響其他國家采取類似對抗性舉動,達到遏制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的目的。
是以總結來說,美方針對大陸提出的“産能過剩論”,實際上是打着“産能過剩”的旗号,企圖對中國的先進産業進行打壓和限制,以“公平競争”的名義大搞貿易保護主義。
而在具體對華加征關稅措施出爐之前,根據觀察者網援引美媒彭博社釋出的報道,當地時間13日,美國财長耶倫在接受該媒體專訪時透露,美國無意與中國進行經濟脫鈎,但美國必須確定競争環境是公平的。耶倫表示,美國政府正在“努力穩定”中美經濟關系。“我們不希望在經濟上脫離中國,但我們的确認為競争環境應該更公平”。耶倫還誣蔑說,中國正在采取大量補貼等不公平做法。同時耶倫還表示稱“不樂見中方做出強烈回應,但這種可能性一直存在”。
耶倫接受采訪畫面
耶倫的言論就差赤裸裸說,美國對華加征關稅是合理的行為,因為中國存在競争不公平的情況,是以中國不應該報複美國。
耶倫的言論就連彭博社的主持人都聽不下去了,直接打斷了耶倫,主持人直接犀利提問稱,如今的局面有沒有可能隻是因為在這些領域美國被中國打敗了,耶倫這才回答中國正在采取大量補貼等不公平做法。而主持人又直接反駁,難道中國補貼的比美國晶片法案和“通脹削減法案”補貼的還要多麼?我們可是補貼了幾十億美元了。這就導緻耶倫隻能岔開話題。
就連美國主持人都明白的道理,美國的官員難道會不清楚嗎?
為此,華春瑩在“X”平台上抨擊耶倫并回應道:
“翻譯一下(耶倫的話):我們(美國)會用補貼支援美國産業,因為這是戰略性的,但當别人這麼做時,就是不公平競争。”
華春瑩還表示,與回避競争甚至是抗拒競争的美國不同,中國正在敞開雙手去迎接未來。就在耶倫在本國媒體面前邀功的同一時間,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建設項目已經獲批了施工許可證,而這也是特拉斯在美國本土之外的第一座儲能超級工廠。
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也強硬表示,美方強行推行脫鈎戰略、築起高牆、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排斥競争,才是謀求“不公平優勢”的行為。
對于美國而言,持續實施貿易保護政策,雖然短期可以阻礙中國的産品進入美國市場,但是長期來看,這種做法不僅會對自身的發展造成阻礙,還可能對美國企業的經濟利益産生負面影響,原因在于這些因加征關稅而增加的成本最終都将由美國企業自己承擔。
不過對于目前的美國來說,和中國在高端制造業展開競争,是難以為繼的事情,既然如此,那就隻能通過非正常的手段,來阻撓中國高端制造業産品的發展了,但中國肯定不會站立挨打的,中國的反制措施,一定會給美國以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