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導演把觀衆給“騙”了,《新生》的大結局,遠比想象中要複雜

作者:電影七

期待已久的《新生》大結局,終于播出了!

說句實話,當真相被揭曉的那一刻,我一點也不感到意外。

導演把觀衆給“騙”了,《新生》的大結局,遠比想象中要複雜

申奧在《新生》中,布置的懸疑騙局,其實從一開始就暗示是一場騙中騙的迷局。

雖說在國産懸疑劇中,這樣的設定并不太多見,但是好在鋪墊和叙事得有模有樣。

導演把觀衆給“騙”了,《新生》的大結局,遠比想象中要複雜

在大結局中,所有人都成功從密室中逃生,唯有費可死去了。

而且這次他是真的死了,不像開場那次一樣假死。

導演把觀衆給“騙”了,《新生》的大結局,遠比想象中要複雜

幾乎所有人的臉上,是那副劫後餘生的喜悅。

唯獨有一個人,他名字叫程浩,在車上默默流淚,似乎為費可的死感到悲痛,内心有一種不能言表的難受。

難道,《新生》的大結局真的爛尾了嗎?

其實,從一個個謎底被解開的那一刻開始......其實這個故事根本沒有所謂的結局。

導演把觀衆給“騙”了,《新生》的大結局,遠比想象中要複雜

誰舉報了費可當年替考的事情?

從一開始,很多人都以為是何珊舉報的費可。

是以,他才會布下這局,為的就是複仇何珊。

導演把觀衆給“騙”了,《新生》的大結局,遠比想象中要複雜

可是看到後來,才發現遠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

在這一集的鏡頭中,費可在考試中劃掉了自己的名字,就預示着是他自己舉報自己。

但是,等你再往後看,又發現好像又不是這樣。

導演把觀衆給“騙”了,《新生》的大結局,遠比想象中要複雜

故事的結局,源自何珊的小說,也就是說整個故事都是出自她筆下。

這樣一看,整部劇就更加撲朔迷離了。

那麼,這次的故事到底是何珊的想象,還是她的親身經曆。

是以,沒有結局,就是最大的結局。

導演把觀衆給“騙”了,《新生》的大結局,遠比想象中要複雜

其實,我們再來看看整部劇的故事,你會發現導演申奧把所有觀衆都“騙”了。

首先,用費可假死,來引出一場密室的審判。

5位受害者,5種身份,可是通過他們的回憶,卻拼湊不出一個騙局。

反倒是,出現了5個費可,5種不同的騙局。

導演把觀衆給“騙”了,《新生》的大結局,遠比想象中要複雜

其次,在費可設下的謎團裡,觀衆就順着故事線開始尋找線索。

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解開謎底。

可是這樣一來,作為觀衆的我們,始終活在了費可的視角裡,又或者是站在受害者的立場。

導演把觀衆給“騙”了,《新生》的大結局,遠比想象中要複雜

表面上,這5場不同的騙局,最終指向了同一個人。

事實上,隻不過是一個人用了5種不同的身份,實施了同一場騙局。

雖然整部劇的坑比較多,有的沒有被填完,而且有些情節銜接并不好,但是好在大結局設定了一個巧妙的轉折,那就是小說的結局終章。

導演把觀衆給“騙”了,《新生》的大結局,遠比想象中要複雜

與其說,5個受害者,隻不過是費可拼圖的一部分。

還不如說,大家都活在何珊的小說裡。

是真是假,不得而知!

導演把觀衆給“騙”了,《新生》的大結局,遠比想象中要複雜

其實,《新生》作為一部懸疑劇,無疑是開了個好頭。

整個故事的“爽”,突出了一個“騙”字。

無論是故事中5位受害者的騙中局,還是小說給觀衆設定的局中騙,再次代入後難免會有些想要破局的“欲望”。

導演把觀衆給“騙”了,《新生》的大結局,遠比想象中要複雜

正因為如此,就連導演申奧自己也承認,《新生》的故事沒有結局。

說到底,每個人都可以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結局。

導演把觀衆給“騙”了,《新生》的大結局,遠比想象中要複雜

總的來說,《新生》看似結局爛尾,其實沒有結局又談何爛尾。

隻不過,結局不如觀衆心中的意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