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醫生呼籲:職場應為健康讓路!感冒而已,扛過去?ICU走一遭,兩位年輕人闖過生死關→

作者:話匣子FM

普通人眼中的“小病”流感,從來就伴随着危險的陰影,年僅28歲的孔女士和34歲的趙先生都先後經曆到了流感帶來的兇險,一度在生死邊緣徘徊。

近日,雖然有過兩次搶救成功的經驗,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急診醫學科的醫護人員卻依然心有餘悸,他們發出特别提醒:中青年人千萬不要小觑小毛小病,也不要讓身體輕易地去“扛”發熱、咳嗽等症狀,要認真對待身體的每一次不适與報警。

醫生呼籲:職場應為健康讓路!感冒而已,扛過去?ICU走一遭,兩位年輕人闖過生死關→

年僅28歲的孔女士(化名)因劇烈活動,一天後出現胸悶伴高熱的症狀,前來上海新華醫院急診科就診,系列檢查提示,她患上了病毒性心肌炎、甲流感染。然而,病情急轉直下,她心功能迅速惡化,全身濕冷、心源性休克、心髒泵衰竭。很快,心電監護出現了室顫,呼吸心跳驟停……

上海新華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高成金、副主任葛勤敏立即帶領值班醫生給患者心肺複蘇、電除顫、氣管插管等一系列搶救措施,但孔女士始終未複蘇成功,命垂一線。

醫生呼籲:職場應為健康讓路!感冒而已,扛過去?ICU走一遭,兩位年輕人闖過生死關→

“ECMO!”兩位專家當機立斷,并将患者迅速由搶救室轉入急診ICU,李永德主治醫師首先成功植入臨時心髒起搏器,陳涼副主任醫師和醫院ECMO團隊即刻到位,迅速完成股靜脈、股動脈置管,啟動VA-ECMO。

奇迹出現了,當天下午孔女士睜眼、有了指令性動作。經過5天的嚴密監測和守護,患者心功能完全恢複,順利撤除ECMO,“代班”心髒功成身退,目前患者渡過了腦複蘇關、AKI關、傷口感染關,病情穩定,正在進一步康複中。

體外膜肺是一種改良的人工心肺機,通過膜肺和體外離心泵分别起人工肺和人工心的作用,是目前針對心肺功能衰竭進階的生命支援手段,是維持危重患者生命的最後一道生命防線,在醫學界素有“魔肺”美譽,有“終極救命神器”之稱。

醫生呼籲:職場應為健康讓路!感冒而已,扛過去?ICU走一遭,兩位年輕人闖過生死關→

類似的病情快速變化也出現在34歲的趙先生身上。他因發熱伴咳嗽、咳痰、氣促就醫,本來他想去看門診,可在路上就發生了呼吸急促的情況,被緊急送到了新華醫院的急診搶救室。此時,他血壓低,大劑量升壓藥物持續泵入情況下血壓仍難以維持,在氣管插管、高參數呼吸機支援的俯卧位通氣的情況下,動脈血氧分壓依然維持的較低水準,床旁胸片提示“大白肺”。

新華醫院急診醫學科陳涼副主任醫師考慮,趙先生為重症肺炎所緻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急診醫學科高成金主任再次帶領ECMO小組攜手作戰,親自完成股靜脈、右側頸内靜脈置管,啟動VV-ECMO。“魔肺”再次立馬發揮效果,上機後僅數分鐘時間,趙先生血氧飽和度迅速回升。經過急診科醫護的精心治療,趙先生呼吸衰竭症狀逐漸改善,生命體征趨于穩定,順利撤除ECMO。VV-ECMO的置入為患者搶得一線生機,但後續仍面臨一系列挑戰。

醫生呼籲:職場應為健康讓路!感冒而已,扛過去?ICU走一遭,兩位年輕人闖過生死關→

趙先生的這場仗打了40多天,他先後經曆了二尖瓣後葉重度脫垂、内環境紊亂、腎功能衰竭等問題,最終逐漸改善了心、肝、腎、凝血及免疫功能等名額,營養得到有效支援。在醫護團隊精心治療和照顧下,趙先生日益好轉,順利出院。

醫生呼籲:職場應為健康讓路!感冒而已,扛過去?ICU走一遭,兩位年輕人闖過生死關→

新華醫院急診醫學科葛勤敏副主任表示,中青年人不要笃信自己的身體底子。“我們在臨床中也發現一些中青年患者的病情明明到了入院治療的标準,但還是因為工作壓力或堅信自己能扛得住,堅持要回去上班。”

兩位年輕人的成功救治,得益于搶救室與急診ICU對急危重症患者病情的準确判斷及救治的無縫銜接,利用ECMO為急危重症患者心肺功能恢複争取寶貴時間,挽救兩個家庭。

葛勤敏說:“希望職場能為健康讓路,讓社會中堅層能更好地工作,更好地生活。”

醫生呼籲:職場應為健康讓路!感冒而已,扛過去?ICU走一遭,兩位年輕人闖過生死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