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蘋果聯手谷歌,要讓藍牙追蹤器回歸正軌

作者:三易生活

此前在2021年春季,蘋果方面推出了藍牙跟蹤裝置AirTag。這款“防丢神器”的出現确實在一定程度上讓不少經常丢三落四的朋友不再煩惱,但也引發了諸多始料未及的問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被用于跟蹤他人。為此,去年蘋果與谷歌合作推出了《Find My Device Network》草案,希望進一步規範藍牙追蹤器的使用。

蘋果聯手谷歌,要讓藍牙追蹤器回歸正軌

如今橫跨iOS和Android的跨平台反跟蹤器标準終于将要落地,數天前蘋果和谷歌方面宣布推出“檢測預期外位置追蹤器”(Detecting Unwanted Location Trackers)行業标準,蘋果将在 iOS 17.5中引入這一功能,谷歌也将為Android 6以上的裝置上帶來相關功能。據悉,這一标準将提醒iOS和Android使用者,告知其是否有他人利用藍牙跟蹤裝置在進行追蹤。

如果發現一個未知的藍牙追蹤裝置在随使用者移動,那麼無論在哪款裝置上,使用者的智能手機就都會收到“Found Moving With You”的警報。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标準不僅支援蘋果和谷歌的追蹤器,包括Chipolo、eufy、Jio、Motorola、Pebbblebee等藍牙追蹤器廠商也已承諾未來将與其相容。看起來藍牙追蹤器這個最初被設計用于定位物品的裝置,在被人為扭曲了功效之後,終于要被蘋果和谷歌聯手糾偏了。

蘋果聯手谷歌,要讓藍牙追蹤器回歸正軌

在AirTag剛剛上線時就已經有不少人擔憂,如果沒有iPhone,一旦自己被AirTag粘上,就等于行蹤被暴露給其他人。彼時蘋果确實提前做了準備,按照當時官方新聞稿的說法,如果有人意圖用AirTag來跟蹤相關使用者,而其使用的是iPhone,那麼iPhone會自動檢測到陌生的AirTag、并且及時通知使用者。此外,即便周圍的使用者沒有iOS裝置,與物主長時間分離的AirTag也會在在移動時發出聲音,以引起他人的注意。

可是經過海外媒體的實測,AirTag在反跟蹤上的效果卻不太盡如人意,使用者在被跟蹤2小時後iPhone才會顯示安全提示,AirTag與綁定裝置分離3天後警報才響起,且微弱的警報也隻會持續15秒。雖然蘋果方面在iOS 15.4中更新了AirTag的反追蹤功能,并且後續還逐漸增加了支援對未知 AirTags的精确查找、隻要有聲音就會彈出提醒,以及更大聲的AirTag聲音播報,但iOS與Android系統之間的壁壘卻在客觀上縱容了藍牙追蹤器被應用到追蹤上。

蘋果聯手谷歌,要讓藍牙追蹤器回歸正軌

要知道對于蘋果、谷歌而言,它們推出AirTag等藍牙追蹤器的目的,是通過一款幫助定位丢失的小工具,來建立一個基于海量iOS/Android裝置組成的“衆包網絡”。所謂“衆包網絡”指的是利用裝置的藍牙功能掃描周圍的裝置,再通過掃描到的信号強度來估算出相對距離。而作為定位技術,衆包網絡唯一的缺陷就是需要聚沙成塔,畢竟相較之下,GPS覆寫全球僅用24顆衛星,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也隻需要39顆衛星。

蘋果聯手谷歌,要讓藍牙追蹤器回歸正軌

反觀基于藍牙的衆包網絡,當網絡中的裝置不足時,估算出的距離是不精确、也無法判斷方向的,但如果相關裝置滿大街、整棟樓的手機都這樣互相掃描,那麼通過綜合複數裝置與需要追蹤裝置之間的信号強度,以及這些裝置自身的位置關系,就可以實作非常精确的定位了。這也是為什麼當初蘋果方面在宣傳AirTag時會強調,每一部開啟藍牙的iPhone都将成為在全世界範圍内搜尋丢失物品信号網絡的一部分。

然而遺憾的是,就像前文中提到的那樣,AirTag等藍牙追蹤器帶來的隐私問題成為了蘋果、谷歌希望建構的“Find My”和“Find My Device”網絡暗藏的一顆“雷”。在如今全球使用者對于個人隐私安全愈發關注的情況下,AirTag這種可以直接追蹤到使用者的裝置很容易就挑動大家敏感的神經。如果谷歌和蘋果不打通Android和iOS互相檢測對方生态内的藍牙追蹤器,那麼後者在隐私保護相關法律逐漸完善的當下,就有可能會變成懸在廠商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蘋果聯手谷歌,要讓藍牙追蹤器回歸正軌

換句話來說,如果蘋果或者谷歌、乃至其他廠商想要建立一個遍及全球的衆包網絡,那麼擁有一個全行業通用的跨平台反跟蹤标準就是前置條件。而在AirTag上市三年之後,蘋果也開始補課了。

繼續閱讀